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穿越之我要看不一样的世界 > 第37章 签售会

穿越之我要看不一样的世界 第37章 签售会

作者:妙手仁心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0:18:37

半个月后,房子的施工正式完成,杨云帆验收了一遍,非常满意,暖气都已经安完,就等外网一接上,就能用了,房屋和地面也都粉刷更换了,好,非常好,杨云帆很高兴,结算费用时又多给了些钱,工人师傅也很高兴,至于佟为民又给了五千,把老佟乐的费拉着杨云帆吃饭。

还是小馆子,两人边吃边聊,杨云帆说:“佟老哥,还有事求您。”

佟为民说:“别求不求的您说。”

杨云帆说:“您呢是干房子这一行的,我想如果还有这样的,您给我留意着,大的也行二进三进的,最好还是这片的。”

佟为民说:“您这那是求我啊,您这是给我找饭折呢。”

杨云帆哈哈一笑:“真是求您,我这人生地不熟的,还得您照应着。”俗话说人捧人高,虽然你绐了钱,但是人情世故你也得懂。”

佟为民说:“您这有一个了,还想买。”

“是啊,未来还想把爸妈接来,我这,是不也得成个家,现在这个估计不一定够用,万一来个亲戚朋友啥的,得有地方住啊。”杨云帆说。

佟为民感慨的说:“杨老弟,够孝顺,现在许多人不愿和老家住一起了,你这不容易啊。“

杨云帆答到:“应该的,应该的。”

饭毕杨云帆又回到小院,一个屋一个屋又看了一遍,哎前世的一个愿望终于实现了,现在还缺点床上用品,家用电器,看看还有时间,先去看看吧。

之后的几天,东西陆续地的采买完成,杨云帆自己看了个日子,挑个休息日,搬进了小院。

虽然没邀请别人,他自己也做了四个菜,弄了一瓶白酒,人生得有仪式感嘛。酒足饭饱后躺在炕上,这个炕在收拾屋子时保留了,东北人怎能没有炕。

杨云帆回想这一路走来,几番坎坷,今天终于在京城有了自己的家了,有了家了,人生也算有了避风港,进了家门能挡外面的风风雨雨。胡思乱想中睡去。

之后的几天扬云帆往返于学校和小院,几个室友也知道杨云帆买了房子,都要来看看,因为这个星期要开签售会,就定在下个星期天。

星期天一早杨云帆收拾的干净利落,几个室友也自告奋勇充当助理,几人打车来到市内新华书店,没到签售时间,人已经排长队了。

梁祥云涚:“老四你这挺受欢迎啊。”

杨云帆说:“我也没想到这些人。”

夏成龙说:“。赶紧走,我看见我舅舅了”其实这种事赵青山自不必来,但是为表重视也来到签售点。

见杨云帆来了,马上要现场负责人组织开始签售,人已经等了一会儿了。

主持人一阵开场白,签售会正式开始,每一个近距离接触杨云帆的都非常惊讶,这个作家真帅啊,还这么年轻,这书是他写的吗?好多人甚至在一起窃窃私语。赵青山深通人情世故,在旁听到人群私下议论,于是拿起话筒说:“各位我在隆重的介绍一下我们的作者,杨云帆现就读于清华大学,当年以满分的成绩考取全国理科状元,他从高中就开始写作,这是他的第一本长篇小说,我们现场的读者家里如果有马上高考的学生,可以让作者为孩子写几句寄语,沾沾喜气嘛。”

一番话讲完,人群炸了,一个个争相上前,特别是那些有孩子要参加高考的,纷纷要求写个寄语,工作量马上就大了,梁祥云三人一个帮翻书页,两人帮维持秩序,忙的不亦乐乎,大约一个多小时,总算签完了,杨云帆纵有宗师体质,手腕也累的发酸。

休息一会,开始记者采访。

“杨云帆你好我是日报记者,请问你写这部作品的初衷是什么。”

杨云帆想初衷就是为挣钱但不能这么说啊,于是道:“我是东北人,九十年代初,改革大潮席卷东北,许多人下岗了,上了一辈子班,突然无所事事,人们无措迷茫,不知道下面的路怎么走,可是就有那么一批人,敢为人先,带领那些迷茫的人,走出一条属于他们的路,那时我还是个孩子,没有能力帮助他们,所以我想用我的笔来歌颂他们,赞美他们,让更多人知道,在东北这一块热土有那么一群人,在努力,在拼搏,他们是最美的,他们值得歌颂。”

“杨云帆我是晚报记者,我想问的是,书中提到主人公为了让更多的人就业,拒绝了更快更方便的机械设备,请问这是历史的倒退吗,又或者是你写作的误区?”

赵青山一听,这个问题刁钻那,答不好要出事啊,谁请来的,这不是找茬吗?

杨云帆听了深深的看了一眼记者说:“首先感谢这位记者同志真正认真的通读了我的书,首先告诉你,这不是写作误区,主人公自己就是一个下岗工人,他深切体会下岗人的不容易,所以他才会拒绝设备,目的就是让更多的下岗工人,能有一个工作机会,好养活家人,同时也正是这一个举措,让他在最困难的时候得到大家的帮助,从而度过一个又一个难关,这就是所谓的求仁得仁,种什么因得什么果,我认为,一个企业不应该只是用冰冷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工人,反而要有更多的人情人性,一个有人情的企业才会活的更久远。另外我在回答你历史倒退的问题,举个例子吧,以前装卸车辆用人,现在用铲车,省时又省力,那么我想问,那些人,都干什么去呢?未来社会,科技会越来越先进,用人的地方越来越少,这么多人都下岗吗?那么到那个时候,是不是就应该有一些有社会责任感的良心企业家站出来,来承担这个责任,这能说是历史倒退吗?”

杨云帆停了一下,看了那个记者一眼又继续说:“现在我想问大家,社会进步的标准是什么?”杨云帆环视四周。“有人会说是科技进步,又有人说财富增长,我告诉大家不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人的思想进步,只有人们都无私奉献,不计个人得失,努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社会才会更和谐,发展才会更快,这才是历史真正的进步,这位记者我的回答你满意吗?”

杨云帆一番慷慨激昂的话说完后,记者们静悄悄的,都在脑海里努力消化这些话的对错,杨云帆顺努势喝了水,静静的看着大伙,突然一个掌声响起来,接着一片掌声响起来,连书店工作人员也热烈鼓掌。

这时又一个记者站起来说:“杨作家,我想问的是东北人真像你书里写的那么热情好客吗?”

杨云帆清了清嗓子说:“当然了,东北人热情好客是刻在骨子里的,比如说清末山东人闯关东,东北富足是一方面,最主要的是东北很快接纳了他们,不排外,从而有更多的山东人继续来到东北,在东北生根发芽,现在东北人有一大部分都是山东人,他们在这块热土活的欢快自由。另外东北在建国初期为我们关内无私奉献了多少煤炭,木材,粱食,矿产,宁可自己饿着肚子,也要支援兄弟姐妹,共和国长子当之无愧。你们现在吃的大米有多少是东北的,你们知道吗?”

杨云帆喝了一口水继续说:“当年有多少关内人来到东北要饭,我本人就接待过,东北人给钱给物,没让一个人饿着肚子走出东北,现在家里的老大老了,可他却没跟兄弟姐妹张一回嘴,这样的东北人怎么能说不热情不好客。另外我呼吁,希望更多的能人志士参与到东北的发展建设上来,我也相信东北人会凭着他们的勤劳智慧走出困境,在创辉煌,谢谢大家。”

在一次的热烈鼓掌,人们情绪被调动起来了,其实杨云帆觉得有必要讲一些东北的事,前世那么多人没事就诋毁东北,他真的很气愤。

又一个记者站起来说:“杨作家,我想问的是,你书中有一些事发生在未来,有一些人对这个很感兴趣,这些未来是事会发生吗?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杨云帆笑笑说:“未来的事呢,发不发生我不知道,我只是根据现在的事件走向,开展了大胆预测而已,当不得真,我只是希望我们的生活真能像书中发展的那样,祖国强盛,人民幸福。在一次谢谢大家。”

赵青山看时间差不多了,示意主持人可以结束了,主持人意会,马上宣布今天的签售会到此结束,记者的还意犹未尽的,杨云帆最后说了一句:“希望各位记者同志拿起你们的笔,帮我宣传一下东北,在一次感谢大家。”

至此签售会圆满的结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