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 第1411章 转口贸易,打通的和国商路

第1411章 转口贸易,打通的和国商路

“菩萨啊!又有船到港了!…”

“快!快卸货!…”

“家主又从米屋买了米?咦!船上还有牛和马?这是…刀枪盔甲?…”

“助三郎,别瞎看!去!把新来的领民领下来,带去后面的窝棚!…”

“是!河野组头!…”

四月过了大半,春光回照大地。海风很是暖和,积雪都化了个干净。五艘大型的米屋商船,停靠在胜山馆外的港口,几十上百的武士和农兵,就又一次忙碌了起来。

“这一次的商船,好像比之前的都大啊!甚至赶得上几年前的那艘遮洋船了,还是五艘!…”

组头河野健一眯着眼睛,打量着港口处,虾夷地罕见的大型商船。它们几乎是和国本土造船技术的最高水平,是最新出现的“弁才船”。而看那单桅竖帆平底的形制,明显受到了唐船的影响,尤其类似沙船。

眼下,港口的每一艘“弁才”商船,都有400石的载货量!按照每石120公斤计算,大约是50吨的载重。在这个15世纪的末期,可以说是和国真正的“大船”!

“尖尖的船首,方方的船尾。一根很高很大的桅杆,挂一面方形的大竖帆。很平的船底,船舷两侧还有两排桨位,桨帆并用…京都的大商人就是阔气,竟然能用这种大船运货!…”

“嗯,这些商船运满了货,在这个时候抵达,又只卸一部分货下来…难道是要和本家一起,在下个月北上?…嘶!每艘船上,都有好几个僧兵,看上去就很能打?这一次的山靼贸易,规模这么大吗?!…”

看到手持薙刀、背着和弓的天台宗僧兵,组头河野健一神色一凛,眉头微微蹙起。

蛎崎家的武士,基本都参与了去年的北上讨伐,和随后的山靼贸易。而用农人工匠、牲畜货物,向山靼人交易黄金的事,大伙都心照不宣,守口如瓶。像是本家这一次,家家户户发米减税,是历代家主都未曾有过的厚赏。武士们各个喜笑颜开,也都知道这笔“横财”,究竟是来自哪里!

只是这样的黄金财路,本家竟然不独占,反而把京都的大商人也引了进来?京都的商人多吃一口,那他们蛎崎氏,不就少吃一口吗?这到了最后,会不会让更强大的大名入了场,把本家一脚踢开?…

这样武士层面的忧虑,盘绕在河野组头的心里,但对家主蛎崎光广来说,却并不存在!

虾夷地的产出毕竟有限,必须通过森野清的渠道,才能获得北上交易的大量货物。而从山靼人手中交易到的黄金,也必须通过森野清,才能变现成实实在在的“大米”!

眼下,森野清已经成为了蛎崎氏的“家老”,成为了自己的“叔父”,是彻彻底底的自己人。双方早已谈妥了具体的责任与分成:森野清负责运货,从各国采购货物,用大船运到胜山馆。蛎崎氏作为地头,出动武士民兵,保证贸易的安全,并负责与山靼部族的接触…

至于最后的分账,名义上五五分成。但附加的条件是,森野清会用蛎崎氏需要的物资,平价交换蛎崎氏手里的四成黄金…

也就是说,森野清拿走所有黄金的九成,在提供山靼贸易货物的同时,还要给蛎崎氏补充领地需要的物资!这一项协议森野清看似是吃了大亏、让了大利,让蛎崎光广都有些感动。但只要黄金到手,实际上的惊人收益,只有这个京都豪商心里清楚!

“光广,这一批的商船,我给你带了50副武士胴丸,都是奈良和京都匠所产的,防护很好,更为坚固!每副我就按收来的价格,算你6贯…除此之外,还有20副重藤弓,2贯一副。40副木弓,1贯一副。80把太刀,1贯2把。200杆长枪,1贯6杆…合计起来,大概450贯,还是按90贯一斤黄金的价格….”

“不错!这些盔甲武器的品质,真是不错!不愧是奈良和京都产的。在和凶蛮的山靼人贸易前,最好还是武装齐全比较安心!…叔父,这是五块金符,给您!…”

“哈哈!光广,不急,不急。”

看到爽快的蛎崎光广,森野清颔首微笑。他没有急着去拿黄金,而是继续结账。

“光广,分三批运来的1200石大米,我们之前算过,是720贯,8斤黄金。领地需要的酒和茶,上一批运来的,大概是90贯,1斤黄金…”

“十二头耕牛,每头15贯,都是近江的健牛,合计180贯,2斤黄金。十二匹陆奥战马,一匹30贯,合计360贯,4斤黄金。十二匹配种的健壮母马,价格是战马的一半,2斤黄金…”

听到这些马的价格,蛎崎光广有些心疼,但脸上并没有表现出来。蛎崎氏位于虾夷地,原本不缺战马,甚至还能出口。只是去年莫名其妙的,和山靼部族打了一仗,折了十几匹战马,后面又卖了一大批母马,这才不得不补充一二。反正也就是区区六块金符,哪怕不是自己用,卖给山靼人也能翻三倍,不,四倍!…

“二十二块金符…”

蛎崎光广抿了抿嘴,算清了总共的欠账。第一次山靼贸易换来的二十四块金符,转眼就变成了一大批各色货物,满足了领民、武士和家臣的同时,只剩下最后两块了…

“嗯,象二郎!把那套名人茶具拿上来!…”

“是,屋长!”

松下象二郎低着头,小心翼翼的,端上一个精致的木盒,放在席上。然后,他轻手轻脚的揭开盖子,一套青黄釉刻、划花篦纹的青瓷茶具,就带着淡淡的流光,映入众人的眼中,如同林中诞生的珍宝!

“嘶!叔父,这是?这是!…”

“哦!光广,你之前不是让我打听一下,有没有什么出众的茶具吗?这一套‘珠光青瓷’,是堺港茶道名人,村田珠光所用过的茶具,是来自唐国闽地的宝物!…”

森野清一脸笑意,看着眼睛都发直的蛎崎光广,详细的介绍道。

“佛祖见证!村田珠光可是真正的茶艺大师,在京都的名誉,仅次于已故的‘一休’大师、‘能阿弥’大师!…他开创的‘侘茶’,讲究歌乐共融、茶禅一味,领会侘寂之美…”

“啊!真正的茶道大师?…叔父,什么是侘寂之美?”

“哦!所谓‘侘寂’,就是在‘简陋朴素的优雅中’,领会‘时间易逝和万物的无常’。这是真正精深的佛理,无法以言语表述,只能凭借内心去体悟!而用这套茶具品茶,或许能更接近佛祖的真谛,也毫无疑问,会增添家门的底蕴…”

“啊…接近佛祖真谛,增添家门底蕴?…”

这一刻,蛎崎光广双眼放光,看着“侘寂之美”的珠光茶具,根本移不开视线。他迟疑了会,还是忍不住心中的渴望,轻声问道。

“叔父,这一套宝具的珠光青瓷…要多少供奉,才能请回家中?…”

“嗯…这一套茶具,是珠光大师赠我的…不好用俗物来衡量…”

森野清面露不舍,抚摸了茶具好一会,才低声叹道。

“光广,你现在是一家之主,是蛎崎氏的家督,确实需要一套茶具,在来往家臣和客人的面前,显露出家门的底蕴…”

“佛祖庇佑!这一套茶具,我就让给你吧!至于供奉,我会回赠给大师,铜钱与银两太俗…就两块金符吧!…”

“啊!两块金符?”

蛎崎义广瞪大眼睛,看了看手头最后的两块金符,又看了看泛着清光的“珠光茶具”。二十二块金符都花出去了,都为了本家的大业,花在了刀刃上。那这剩下的两块,难道还不能让他,好好享受享受吗?更何况,这确实是武家交际必须的茶具,是增添家门光彩的宝物.半晌后,蛎崎义广终于狠狠地咬了咬牙,点头道。

“好!就依叔父所言,两块金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