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在非洲当酋长 > 第918章 德尔纳的重建工作

我在非洲当酋长 第918章 德尔纳的重建工作

作者:老杨半仙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0:07:57

萧鹏把卡比尔跟自己说的事情原封不动的告诉了罗永强。

后者听完后张大嘴巴半晌合不拢嘴。

在那里逗孩子的杨猛笑道:“强哥,你现在的表情和我们刚知道这事儿时候的表情一个模样。”

罗永强震惊道:“印度人怎么想的?他们疯了吧?”

原来卡比尔找萧鹏的事情竟然是:一家印度公司想要参与被洪水毁掉的利比亚城市德尔纳的重建工作,想要萧鹏把他们引荐给小哈夫塔尔。

这个小哈夫塔尔是哈夫塔尔的众多儿子之一,也是最受器重的,今年才三十二岁已经手握重权。这次德尔纳洪灾第一个率兵进入德尔纳的就是他。

萧鹏在利比亚洪灾的时候没少和他打交道,两人关系非常不错。

为什么叫他小哈夫塔尔不叫他的名字?

因为他的名字和伊拉克的萨大叔完全相同,萨大叔死后就是为了纪念他专门改的名儿。

这名儿啥都好,就是容易挨骂不过审……

当时利比亚洪灾的时候,他是最早进去参与救援的,但是却也是被骂的最惨的一位。

现在西方媒体的口水都快淹死他了。

这个事情也不奇怪:现在利比亚两套政权,一套是西方人支持的‘皿煮政府’,一方是哈夫塔尔的‘军阀政府’,他们嘴里能说出关于小哈夫塔尔的好话才怪。

现在西方政府把德尔纳的悲剧一律扔给哈夫塔尔,现在从他们嘴里,德尔纳是一直由哈夫塔尔控制的地区。

这事儿本来就是扯淡:当时‘丹尼尔飓风’引发的洪水导致两座大坝溃坝,然后德尔纳整个城市被淹没。

事实上在2013年的时候,‘西方政府’已经拿出三百万美刀用于修建那两座大坝,如果不是他们管辖范围他们为什么要掏钱?

而且钱是掏了,但是两座大坝没有得到任何维护!那么钱进了谁的口袋?

出了事情再把锅扔到哈夫塔尔头上,嗯,这很西方。

事情发生之后,除了西方媒体一股脑的往德尔纳跑之外,还有大量的NGo组织往那里跑,一副‘积极救援’的样子。

但是小哈夫塔尔直接重兵把守:你们想送物资可以,想参与救援?我们不接受。

他们只相信红新月组织和萧鹏他们。

艾森豪威尔曾经说过:在舆论战上花费一美刀的结果超过价值五美刀的武器!

那些NGo干活的时候派不上用处,但是在带节奏方面那绝对是一流的,让他们进去的话用不了多久时间,整个世界就会知道:德尔纳是在西方世界的‘无私帮助’下才脱离的灾情。

这是他们的一贯手段。

现在那边那边开始灾后重建工作,但是这个事情真不是一笔赚钱的买卖。萧鹏和哈夫塔尔关系那么好没有参与这个项目。结果印度人却上杆子想去这个项目?

萧鹏真有点儿想不明白。

罗永强考虑了一会儿突然两眼一亮:“你说……他们有没有可能是想打击‘锡克旅’?”

他这么一说萧鹏等人集体陷入了思考。

杨猛想了一下道:“别说,还真有可能!不过卡比尔为什么掺和这个事情?”

萧鹏和罗永强异口同声道:“因为沙特境内的印度人!”

他说完后两个人对着点点头。

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个事情的话,事情就比较合理了。

其实印度这个国家挺可怜的。

没办法,让英国给玩坏了!

印度人在很多时候都是个‘笑柄’,原因嘛?

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印度人和龙国人一样,基本上心里都有个‘大国梦’,但是龙国人的‘大国梦’是一代代龙国人建设起来的,而印度人的‘大国梦’则是梦出来的。

其实印度真的有资格成为大国的。

先不说他们那个坑爹的‘种姓制度’,一个十多亿人口拥有核武的国家怎么说也不该是现在这种风评。

尤其是在非洲,印度发展的真心不错。他们的轻骑摩托、拖拉机、盗版药的主要市场就是非洲,在非洲国家真的不缺印度货。

事实上他们也有过成为超级大国的机会:在二十世纪前期,印度作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因为战争缘故很多工业都转移到了印度,有相当好的工业基础,再加上资源丰富人口众多,所以很有希望独立后直接成为强国。

西方世界自然不想看到印度崛起,于是印度的‘末代总督’,号称‘投胎之王’拥有八国王位继承权的蒙巴顿亲王一纸‘蒙巴顿方案’造成了一直到今天印度都无法解决的问题。

这些事情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英国当年在他们所有的殖民地里几乎都搞过类似于‘蒙巴顿方案’的政策,包括在厄立特里亚他们都搞过,但是别的国家几乎都把这些个问题给解决了,只有在印度这是个无法解决的矛盾。

印度有今天这些麻烦,英国人确实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更大的原因是要怪印度人自己!或者怪他们‘四大国父’里的甘地和尼赫鲁!

最早的时候印度独立方案还真不是现在这样子的!

当时英国真的想直接让印度人直接独立就算完了。

毕竟那里当时有很好的工业基础,只需要增加殖民影响力,让把印度整体独立变成英国的生产基地,这样才符合英国的利益。

最初的办法是印度教徒、mSL同时组成国会主体共同执政,当时印度教占多数席mSL次之然后是其余派别。

问题就在于国会的名额上双方产生了分歧:尼赫鲁他们希望印度教这边的席位更多,真纳希望mSL得到的席位更多。

本来双方在谈这个事情,结果有的地方就发生了印度教徒和mSL教徒的小规模冲突,mSL还吃了小亏。

按理说碰到这样的事情作为领导人想的应该是赶紧平息冲突,但是熟悉尼赫鲁这人的都知道这人最擅长的是蹬鼻子上脸,看到这个情况非但不息事宁人,反而开始火上浇油,宣传这是印度教的巨大胜利,然后要求把国会的mSL席位又降了一半!

于是双方开始大打出手。打了两年后mSL占据了除旁遮普邦外的大多数mSL地区。

看到这情况英国的‘印度大工厂’梦碎,既然你不听我们的话野心大了就该敲打,于是他们出面制止了双方的战争,这才有了后来蒙巴顿法案实现印巴分治。

但是作为‘世界搅屎棍’的英国,既然要做就要做狠点儿,所以‘蒙巴顿法案’里英国做的确实很阴险。

很多人都以为‘蒙巴顿法案’是针对印度的,其实还真不是这样。英国是通过‘蒙巴顿法案’同时给印度和巴基斯坦同时挖的坑!

首先他们把巴基斯坦这个国家一分为二。一个东巴基斯坦一个西巴基斯坦,中间还隔着个印度!这样的巴基斯坦不分裂才怪!

于是第三次印巴战争的时候,东巴基斯坦独立变成了现在的孟加拉国。

第二个坑则是同时针对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英国人故意留下克什米尔地区作为领土纠纷,导致印度刚刚独立就和巴基斯坦爆发了战争,一直到现在两国保持敌对状态持续消耗国力,只要他们两个国家领土纠纷不解决,这俩国家都想毫无顾忌的发展。

如果说这两俩大坑还是两个国家一人敲打一下,第三个大坑则是印度人独享了。

到了今天为止这依然是印度没法解决的难题。

这个坑就是‘锡克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