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在非洲当酋长 > 第508章 奇葩的战俘营

我在非洲当酋长 第508章 奇葩的战俘营

作者:老杨半仙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0:07:57

瑞士慈善家简-亨利-杜南一辈子促进了两件大事儿:第一是建立了国际红十字组织,另外一件事情就是促成了各国缔结《日内瓦公约》。

《日内瓦公约》是1864年开始历经几次修订和补充制定的一份关于保护平民和战争受难者的国际公约。但是毫不夸张的说:从1864年到今天,只有一个国家真正的在交战期间做到了严格遵守《日内瓦公约》,那就是二战时期的德国。

就连半岛战争时候组织‘战俘奥运会’的龙国还让战俘进行劳动呢!

直接说德国有点儿不准确,这里是特指德国的一所监狱。

那就是号称‘战争文明典范’、‘二战战俘度假圣地’、‘日内瓦公约标杆’、‘越狱训练中心’的科尔迪茨战俘营。

二战时期,德国前前后后建立了一千多个战俘营,基本上每一个都是战争罪行的集中体现地。

除了这个科尔迪茨战俘营。

这个科尔迪茨战俘营按理说真的是德国最受重视、安全等级的战俘营之一。

德国的战俘营分为军官战俘营和士兵战俘营,一般那些军官都是越狱意愿强烈的存在,所以军官战俘营一般都会建设成非常难以越狱安全等级最高的地方。

科尔迪茨战俘营就是这么样的一个地方。

这里深处德国内陆,距离最近的边境线也有六百五十公里的距离。整个监狱自身就是几百年前修建在悬崖上的一座城堡,进出只有两个通道,除了护城河外周围是森林和河流。

而这个城堡被德国改成战俘营后,监狱围墙高达丧心病狂的27米然后周围都是密集铁丝网!

主打的就是一个严实!

不夸张的说,这是二战时期整个德国里硬件最好的战俘营,没有之一!

理论上被关进这里基本上也就意味着绝望。

至于那所监狱的看守?

用监狱落成时他们对上级的进行报告时德国国防军是这么说的:‘科尔迪茨战俘营的守卫是由久经沙场的老将和朝气蓬勃的新锐组成,他们将忠诚的将敌人封印在这个冰冷的囚笼中,请元首相信,这里将是帝国最安全的保险柜最严酷的惩戒所!’。

瞧瞧,说的多霸气!

小胡子听后那还不要激动死?

但是熟悉政府报告的人肯定都知道,那都是‘语言艺术’的体现,这里面肯定有水分。

事实证明也确实如此

这个战俘营确实是由‘朝气蓬勃的新锐’和‘久经沙场的老将’组成。

但是那些‘朝气蓬勃的新锐’是指一群没有任何战斗经验的德国新兵。

如果是普通新兵也就罢了,但是好兵都上前线了安排到这里的都是一些歪瓜裂枣……

至于‘久经沙场的老将’那就更值得说一下了——此人叫马克-施密特。军衔上校

此人出生于1866年,担任这所战俘营的狱长时已经73岁,更有意思的是这人虽然经历了一战但是压根就没有拿得出手的履历,要不然经历了一战的七十多岁老将怎么还只是一名上校?

分明是安排到这里养老的。

而马克-施密特也没辜负上级的期待。

他所有的工作内容简单来说就是俩字——养生。

老大爷每天的工作就是早晨八点开车准时来监狱打卡巡视一圈后就坐在办公室等下班,对监狱里的一切事情都是漠不关心。。

一把手是这样的存在,那么二把手又是什么样呢?

这所监狱的二把手也就是安全总管是从一线部队调回来的保罗-普利姆中校。

这可是有战争经验的猛将悍将,让他到这里对他是一种嘉奖。

但是可能这哥们是受到战争心理创伤过于严重需要别的物品来缓和情绪,于是他到了监狱后每天的工作就是‘品酒’。

换一种说法就是:这哥们是个‘酒蒙子’。

一把手二把手都这样,德国又没有标准的战俘营管理模式,那些‘朝气蓬勃的新锐’该怎么管理战俘营呢?

制定监狱规则实在太麻烦,最后他们决定:严格按照《日内瓦条约》执行!

营地里保证一切战俘们的通信权利,所有战俘可以随时跟家里保持联络;家里寄送的物资、金钱决不克扣——只要不运武器进来就不管;定时邀请红十字会成员来给战俘们体检以及给他们赠送香烟、零食等物资;严格遵守《日内瓦条约》没有任何强迫劳动的行为;每天除了三次点名的时候所有战俘自由活动;同时给战俘提供剧院、公园、运动场等设施,保证战俘们有足够的文娱活动;如果不满意战俘营的伙食可以自己做饭不吃食堂——有了红十字会提供的物资,那些战俘吃的比德军守卫吃的好N倍;监狱二把手每天哪来的酒喝?战俘们自己酿的……

至于刑讯逼供之类的事情在这里更是不可能发生的!

这里最扯淡的事情是什么?

这里不是军官战俘营吗?

这里还允许被俘军官保留自己的勤务兵照顾他们的生活帮他们洗衣做饭端茶递水,没有勤务兵怎么办?自己出去雇一个去。

没错,按照《日内瓦条约》,这个战俘营里的战俘可以在德国士兵的陪同下出去溜达的,这也导致战俘营山下的小镇风俗业发达空前繁华,战俘和当地小镇姑娘‘谈恋爱’的事情多不胜数。

不黑不吹,这些战俘没被俘的时候过的日子都没有在科尔迪茨战俘营里过的滋润!

在那个监狱最大的风险是来自于谁?

还真不是德国人,而是他们的盟军战友!

由于这里有盟军各国的军官战俘所以也就有了战俘派系,估计确实是这里的生活太闲了,他们没事就发生战俘内讧。

那些盟军之间真的没有那么团结

法国人瞧不起英国人敌对犹太人(二战真不是为了保护犹太人);英国人和波兰人瞧不起法国和荷兰早早投降(荷兰其实只打了四天就投降,比法国快得多);荷兰和法国则瞧不起波兰——你们国家都没了凭什么笑话我们?顺便所有人都瞧不起比利时人——羞于跟你们这些烤猫吃的玩意在一个屋檐之下。(ps:德国曾经抓到过两名比利时军官,当时被捕的时候俩人正在那里烤猫吃,这事儿当时在欧洲传的挺热闹。)

而且同一个国家的战俘也不是铁板一块。

就拿英国来说吧,贵族学校出身军官瞧不起普通学校出身的军官,普通学校出身的军官又瞧不起‘泥腿子’……

最关键的事情是——德国高层真不知道这个监狱是这个样子!

在他们的想象中,这个监狱应该比别的监狱更加的严格更加的残酷更加的保险!

他们对这里期待甚高,想要从这里的战俘身上获取更多的情报,于是把越来越多的高级战俘和身份特殊的俘虏关在这里,比如说什么丘吉尔的外甥罗米立;印度皇帝乔治六世(也就是英国女王的爹)的侄子拉塞尔勋爵;英国名将道格拉斯-黑格的儿子乔治-黑格等一大堆身份显赫的贵族战俘都被送到了这里进行关押。

而这些人到这里后没多久,科尔迪茨战俘营的还爆发了一次大型暴动!

这次暴乱即跟反FA西斯无关,也不是什么民族主义。说出来原因……

说出来能让人感觉到莫名其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