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在非洲当酋长 > 第2546章 遗传的愚蠢

我在非洲当酋长 第2546章 遗传的愚蠢

作者:老杨半仙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0:07:57

现在有一些类人形生物在吹嘘蒙古的时候有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蒙古文盲率超级低,常年不足0.5%,属于全世界最低水平。一直吹蒙古重视教育。

但凡是喝酒吃了两口菜也不能说出这话!

这事儿谁信了谁傻x!

首先蒙古是否重视教育?

那是真的重视,但是跟蒙古无关——那是苏联的功劳!

苏联严控蒙古的时候,非常重视这边的教育,他们大力推广西里尔字母废除了回鹘蒙文,说白了就是为了用文化手段掌控蒙古。

后来等到苏联解体,蒙古这边就变成了另外一个样子,国家还是延续了苏联政策重视教育,但是老百姓不认了啊!

有那时间上学不如早点去赚钱!

这个国家30%以上的人口为游牧或者半游牧民族,这些人基本上就不上学,就算送去上学也就是仅仅具备基础读写能力,很多人甚至连官方文件都看不懂。甚至他们首都乌兰巴托的‘蒙古包区’里大量的孩子没接受过教育,就算接受了教育也没有接受持续性教育。

蒙古那引以为傲的‘世界最低文盲率’计算方式是和印度如出一辙:是建立在牧区和棚户区的老百姓不算人的基础上的。而且他们对文盲的标准也很低,基本可以理解为一个漂亮国人可以写出26个英文字母就不算文盲的水平……

不是埋汰他们:蒙古现在的政权管理水平那还存在于几百年前的水平线上。

蒙古一直鼓吹几百年前的蒙古帝国,天天喊着恢复往日荣光,可是他们却都忽略了一个问题——当年的蒙古帝国就是昙花一现。

虽然他们凭借着兵强马壮建立了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并且建立了四大汗国,但是这四大汗国都不长远。

钦察汗国到了第九任大汗时国力达到巅峰,但是迅速衰落分裂成了无数小汗国最后被俄罗斯给灭了;察合台汗国从建立起就是托雷家族和窝阔台家族的内乱,56年出了17位汗王平均三年一换,在建国不到五十年的时候就已经成了各个部落占山为王的局面,先后被灭;伊利汗国攻陷阿勒颇和大马士革震惊YSL世界,结果传到第七代的合赞时后,他已经不叫自己可汗而叫苏丹,与蒙古国教佛教决裂信奉YSL。伊利汗国那时候也就等于没了。

至于窝阔台汗国更惨,后来成了察合台汗国的附庸(窝阔台汗国领土比察合台汗国),等到仰吉察儿继位成大汗后直接被元朝和察合台汗国瓜分,仰吉察儿也被毒杀在大都。

干这事儿的是元朝第二任皇帝……

而元朝呢?忽必烈1271年改国号‘大元’定都‘大都’,1279年南宋灭亡,1368年被徐达赶出大都。事实上真没在中原呆多久。

(关于元朝到底存在多久,这真的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有人说应该从铁木真开始算,传15帝163年;有人说应该从忽必烈改国号开始算,一共传11帝98年,也有说从灭南宋起一共89年。其实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说法,比如说一直到1635年,后金才灭了北元。事实上还有很多奇怪的证据,比如说根据《明实录》记载,一直到1390年的时候,川西藏区依然是元朝旧臣用八思巴文书写公文,而半岛的《李朝实录》里更是记载了1428年带着狼图腾的‘北元使者’到了半岛要求高丽王朝以属国之礼相待。所以这段历史就是一个糊涂账。大致存在着三种截然不同的计算方法。)

(事实上这三种不同的时间计算方法折射的是话语权较量问题。主张98年的‘中原王朝说’就是汉文化中心论,把蒙古政权视为是中原正统的‘插曲’;而主张从铁木真开始计算的‘蒙古帝国说’则是试图把蒙古帝国纳入龙国的朝代序列,为多民族国家寻找历史依据;至于到后金灭亡北元的268年历史的‘全球史观说’则是西方学者试图重构东方历史的叙事策略。不管是哪一种其实背后都是文明话语权的较量)

现在很多人提起元朝灭亡,想的都是‘开局一个碗结局一江山’的那位朱元璋的英明神武。

但是历史这玩意真不是那么简单一句话。

首先说,朱元璋‘开局一个碗’这个事情就值得说道说道——他确实开局一个碗,但是真不是乞讨而是化缘。

这可是有很大区别的。

朱元璋小时候就在於皇寺(又名皇觉寺)当和尚,当和尚的时候接受过寺庙的教育会读书识字——不会读书识字怎么会念诵佛经?

当了三年和尚后当地闹饥荒,寺里让和尚云游化缘,十七岁的朱元璋以‘化净’为名开始托钵流浪当了三年游方僧回到皇觉寺继续为僧五年。二十五岁的时候接到汤和来信投奔了郭子兴加入红巾军,刚入伙就被郭子兴任命为亲兵九夫长成为心腹,还娶了郭子兴义女马氏也就是后来的马皇后。在郭子兴的将士群体里被称呼为‘朱公子’,郭子兴死后继承其军队,打下来后面一片江山。

而为什么他加入郭子兴队伍就立刻受到重用?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粗通文墨’——在元朝时期底层老百姓文盲率极高,‘粗通文墨’的朱元璋在那时候绝对属于人中龙凤级别的。

没有他的话,恐怕郭子仪的义军里连传达文书都是个难事。

另外说他‘粗通文墨’也绝对是谦虚的说法!

萧鹏在故宫看过李公麟的《临韦偃牧放图》,里面有朱元璋的跋文,那也是经过专家考证最可信的朱元璋过书法真迹,那笔字该怎么说呢?

用康永为的评价就是‘明太祖书雄强无敌’!

当然,这也有可能是他当皇帝后苦练的结果。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绝对不是一个‘开局一个碗’的乞丐。

准确的说他从十四岁起到二十五岁之前他一直都是和尚,所谓的乞讨就是游方僧的‘化缘’,游方三年后还是回到寺庙里当和尚。如果不是身在红巾军的汤和邀请,说不定朱元璋一辈子都在寺庙里。

那么为什么元朝统治了那么短时间就全国时间内爆发了暴动?

这必须要说一下元朝的统治了。

元朝真不是没能人!

毕竟他们有一个多智近妖像是穿越者一般存在,就是那位文武双全的‘元朝典章制度之父’、‘东篱将军’刘秉忠。

这位牛人在元朝建立制度的时候就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货币体系,只用纸币停止铸造铜钱确立了新的货币制度,全国只通用一种货币‘中统钞’,并且聘请了大量精于算学的色目学者精心计算严格控制货币发行量防止钞票贬值,同时设置‘金银平准行用交钞库’来锚定纸钞价格。

就这套货币制度放到现在的地球也是先进制度,这个星球上起码三分之二的国家货币制度还赶不上当年刘秉忠制定的那一套。

但是元朝后期这些货币怎么崩了导致民怨四起民不聊生纷纷奋起反抗推翻元朝呢?

说到底就是因为元朝的统治者实在太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