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在非洲当酋长 > 第2405章 草台班子

我在非洲当酋长 第2405章 草台班子

作者:老杨半仙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0:07:57

“嗯?能听出来?”老杨笑道:“我这乡音还是太重了啊!没办法,我家祖祖辈辈都是在那里生活。走到哪里都乡音难改。不管怎么说就是个卖拖拉机的。”

萧鹏笑道:“卖拖拉机的怎么了?兰博基尼也是卖拖拉机的啊。”

“我听你口音不像是我们那边的啊。”老杨好奇:“你怎么能听出来我是芜湖那边的?”

萧鹏笑道:“两个原因啊,第一我和芜湖那边也有生意往来,也是农机方面的。中联农业芜湖事业部的小麦机可真是个好东西。”

老杨倒是一愣,看着萧鹏思考片刻后笑道:“鹏鹏,你需要小麦机今后可以找我。我们公司就是中联的。”

萧鹏恍然大悟。

老杨又问道:“你说第二个原因是什么呢?”

萧鹏拿着老杨的名片:“太炎机械?你姓杨,我恰巧想起来一个芜湖人就叫杨太炎。”

小佳听着两人对话,这时候直接开口刷了一下存在感:“鹏哥,你说的杨太炎是谁啊?”

萧鹏道:“抗战时期的隐秘战线英雄。老杨,你不是跟杨太炎有什么关系吧?”

老杨笑了起来:“正是我的祖父!”

萧鹏比出大拇指脸上挂满了敬佩之色。

他现在倒是确定了老杨的身份了——这是一个所谓的‘红顶商人’。

中联农机那就不用说了,国企农机领头羊之一。更何况他还是杨太炎的后人。

玲玲好奇问道:“鹏哥,杨太炎是谁啊?我怎么没听过?”

萧鹏道:“呃,这个事情该怎么说呢,隐秘战线上的人建国后很多都销声匿迹低调生活了。”

其实萧鹏说的还算是委婉了一些。

抗战时期很多隐秘战线上的英雄战后都选择了低调生活。

不这么做的话可能后果很严重。

几年前有部热门影视作品叫做《伪装者》,里面主角的原型就是我d情报史上绝无仅有的五重间谍,被誉为‘东方佐尔格’的袁殊。但是他的结果就很不好,有27年在监狱或者农场里,包括魔都首任副市长那也是做情报工作的,也是在监狱里待了22年最终死在监狱。

出现这种情况这也不奇怪,因为做这种工作的很多都难以获得信任——谁知道他在做情报工作的时候做了什么?或许手上也沾着同胞的鲜血。

“至于这杨太炎前辈……我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这个神人做的事情。”萧鹏挠了挠头道:“事情太魔幻了。”

“魔幻?”小佳来了兴趣。

萧鹏点头:“现在说起来其实确实挺魔幻的。老杨,你跟他们说还是我跟他们说?”

老杨笑道:“还是你来吧,我先吃点儿东西,这岁数大了肚子饿了不吃东西心慌。而且那是我祖父,有些东西从我嘴里说出来有吹牛的嫌疑。”

萧鹏笑道:“行,那我说吧,简单来说,那就是把‘抗倭捐’收到霓虹人头上的狠人。”

“啊?”小佳和玲玲都张大嘴巴。

萧鹏道:“芜湖附近的军队属于新4军。自从1943年开始,他们就开始跟霓虹军人做生意,从药品到武器弹药机械设备,基本上都能从霓虹军人那里买过来,包括造迫击炮的无缝钢管都卖了好几百根,那时候芜湖有个老字号药店叫‘张恒春’——哦,现在安徽也有张恒春药业,不过和当年的张恒春还是不同的。那时候张恒春就是霓虹军人和新4军进行走私贩卖的交易地点,而杨太炎老先生当时开了一家‘运通运输行’,就是负责把这些从他们手里搞来的物品运到无为县汤沟镇,那时候汤沟镇因为贸易进行的太好,都被称为‘小魔都’。而那时候路过芜湖的霓虹国洋行都要老老实实的给他们缴纳‘抗倭捐’才能过境。”

“从1943年开始,由于太平洋战线的局势紧张,在咱们这里的倭奴日子可真的不好过。那是真饿肚子,于是他们就想出来用自己的武器跟我方换粮食的方式活下去。当时芜湖后勤部队最高长官叫楠木春,有一次新4军贸易总局的干部王渔等五人在安庆被捕,楠木春亲自跑到安庆,一口咬定这五个人是他的雇员硬是把这五个人都捞了出来。而当时霓虹国驻芜湖最高军事长官吉村更是亲自和新4军做生意,仅仅他卖出来的东西就有40挺轻机枪,子弹数十万以及两艘武装舰艇。按时候用来在芜湖上面收霓虹洋行‘抗倭捐’的武装汽艇都是他们自己卖过来的!等到815后,楠木春更是带着五名霓虹军医直接投奔了新4军成为了新4军战地医院的成员,最后六人都安然回国。”

“呃……”小佳一愣:“不是他们都穷凶极恶吗?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萧鹏笑道:“你以为是他们转性了?当然不是,他们只是想活下去啊!都特么得饿疯了!”

“饿疯了?”小佳不解。

萧鹏点头:“从1943年之后,由于太平洋战场上的拉胯,敌后战场上的霓虹军人过的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战争初期,霓虹国士兵的主粮中大米占了70%,后来递减为50%,里面还掺杂各种杂粮,到了后期大米没了,只能吃小米、土豆之类,还美其名曰为‘代用食’,刚开始的时候还有肉蛋奶,后来变成咸鱼,最后只能吃咸菜。再加上军官还有克扣,没事就搞什么‘减食训练’就是让士兵饿肚子军官把粮食卖掉分钱,而那时候的士兵呢?下地挖野菜、上树掏鸟窝,什么青蛙蛇虫,弄吃的都不放过。44年之前他们还可以通过抢劫百姓缓解军粮问题,而44年之后敌后武装力量越来越壮大,他们都不敢抢了,只能老老实实做生意。事实上这样的事情在那个时期是很常见的。”

小佳不可置信:“常见?”

萧鹏点头:“比如说豫北地区,那时候他们凑钱买肉卖面,中队长亲自带队给之前死难的我军家属送年货。去送年货的时候还见了当地我军长官,还感叹说‘幸亏我的前任和你们处的不错没发生太多摩擦事件’。他的前任可不是处的不错?直接一次性卖给我军四挺‘野鸡脖子’也就是92式重机枪。”

小佳倒吸一口凉气:“那他怎么跟上面写报告?就算我这样的‘军盲’也知道一个中队一次丢四挺重机枪很麻烦吧?”

萧鹏耸肩:“这我就不知道了,但是根据战史来看,那个中队是豫北地区在1944年死伤最少的军队,整年就死了仨人,两人是有用淹死的,一个是病死的。北平那边也有意思,到了1945年的时候为了方便和他们做生意,当地军方直接在清华园那里支了个早点摊双方在那边进行交易,多少枪和子弹换多少面粉,多少轻重机枪和掷弹筒换多少猪肉,那都是童叟无欺的交易,北平都这样更何况别的地方了?基本上在全国范围内,从1943年之后他们想要给建立在根据地里的据点运送补给都是问题,最后发展到了每次发给养的时候都要先例行给咱们一份武器弹药当买路钱才行!”

“这也太扯了吧?”小佳瞪大眼睛。

萧鹏耸肩:“这还不是最扯的,后来他们想要从据点撤回去都撤不回去,想要突围又打不出去,最后想出来的办法的就是找当地维持会长打招呼——那时候随便哪个维持会长都是双面间谍,他们又不敢抓,最后小队级想要撤退就要留下一半的武器弹药,中队级的则要留下几挺轻机枪和子弹。不过这还不是最扯的。”

小佳听到这里的时候已经感觉像是在听天书了,听到这里震惊道:“这已经很扯了好不好?还有更扯的?”

“当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