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末日求生,我打造了魔植世界 > 第514章 游街(三)

第514章

“哎哟,好大的一条狗!”这一声惊呼仿若一道凌厉的闪电,毫无征兆地在密不透风的人群里轰然炸响。

发声之人瞪大了双眼,满脸的震惊之色溢于言表,那声音像是从心底最深处挤出来的,裹挟着的可不只是单纯的不敢相信,更有深深扎根于灵魂深处的惊惶与震撼,恰似狂风过境,瞬间在人群中掀起轩然大波。

紧接着,另一个声音像是被冻住了似的,哆哆嗦嗦地从人群里钻出来:“那……那东西……究竟是什么?是妖怪吗……”这话一出口,仿佛是触发了某个神秘机关,原本还算平静的周遭瞬间被打破,恰似一颗巨石被奋力砸进了平静无波的湖面,溅起层层叠叠、连绵不断的涟漪。

人群之中的喧闹刹那间被推向**,一浪盖过一浪,嘈杂声如同翻涌不息的汹涌潮水,从街头蔓延至街尾,一波接着一波,毫无停歇的迹象。

街面两侧早已被围堵得水泄不通,人们紧紧地簇拥在一起,前胸贴着后背,胳膊与胳膊相互摩擦,连一丝挪动的空间都难以寻觅。大家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驱使,个个铆足了劲伸长脖子,双脚也不自觉地踮起,身体前倾,活脱脱一群被新奇玩意儿吸引的鹅群,眼神中满是急切与渴望,不放过任何一处细微的动静,生怕错过这场难得一见的奇景。那些坐落于二楼、三楼的酒肆茶馆,本是一片悠闲惬意的景象,食客们或悠闲地品着香茗,或浅酌着美酒,谈笑风生。可此刻,随着那声惊呼传开,他们手中的杯盏纷纷被搁置一旁,目光齐刷刷地被拽向街心。不少人更是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噌”地一下站起身来,脚步匆匆地奔向窗边,全然顾不上平日里的翩翩风度,双手撑着窗台,上半身使劲往外探,眼睛瞪得如同铜铃,恨不得把整个街心都装进眼里。

临街的房屋二楼,轻纱窗帘后,那些平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闺秀妇人,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喧闹搅乱了心境。她们虽碍于身份不能像旁人那般肆意,却也难掩心中如猫抓般的好奇。只见她们莲步轻移,小心翼翼地靠近窗边,白皙的手指轻轻捏住窗帘一角,微微撩起,露出一双双满含探究与渴望的眼眸。那眼神中,既有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又有对这苍南县全县都难得一遇热闹的期待,眉眼间满是藏不住的兴奋与好奇。

人群之中,囚笼里的柳一刀虽形似发狂的野狗,张牙舞爪,却未能捕获太多人的目光。孩童们面对柳一刀的凶相,吓得小脸瞬间没了血色,像是被抽干了生气的人偶,紧紧地拽着大人的衣角,整个人几乎都要缩进大人的身后,只敢战战兢兢地探出半个脑袋,用惊恐的眼神偷偷打量着外面的世界。而那些胆小怯懦之人,双腿像是筛糠一般,止不住地微微发颤,身体也跟着摇晃起来,仿佛一阵微风就能将他们吹倒,显然是被吓得丢了魂。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绝大多数人的目光都被牢牢地吸附在后面那辆缓缓前行的牛车上。车上,一条硕大无比的狗尸静静地横陈着,在日光的照耀下,散发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神秘气息,瞬间成了全场的焦点。

若是置身于苏禅曾经生活的那个世界,大型犬在人工精心培育下,历经一代又一代的更迭,体重已然能轻松突破七八十公斤大关,部分品种甚至能达到九十公斤、一百公斤以上,堪称犬中巨无霸。当它们后腿站立时,那高度更是惊人,能达到二米二、二米三,这般身形,几乎与一些身形较小的狮虎亚种相差无几。但这背后,是无数科研人员与训犬师日以继夜的付出,他们穿梭于实验室与犬舍之间,针对犬类基因不断进行优化筛选,从饮食搭配到运动训练,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无数心血与精力,历经漫长岁月,才让这些巨型犬得以诞生。

在现实世界里,大多数地方、大多数时候,这般庞大的犬科类动物就如同传说中的神秘生物,难觅踪迹。苏禅身处这个全新的世界,也不确定这里是否能常见到如此巨型的犬类。但回想起自己曾经生活的时代,即便巨型犬已然培育成功,可在日常生活中,它们依旧是稀罕物。这些巨型犬大多被安置在专业的养殖基地、高端的宠物繁育中心,或是被圈养在动物园等特定场所,要么作为珍贵的展示品,供人观赏惊叹,要么参与到警犬训练、搜救等特殊工作任务中,寻常百姓想要一窥其真容,简直难如登天。

放眼当下这热闹非凡的场景,不难发现,这个世界的人们对巨型犬同样知之甚少。瞧那如雷贯耳的人声鼎沸,喧闹声一阵紧接一阵,恰似汹涌的潮水,一波接着一波拍打而来。苏禅混迹在人群中,从周围人的表情与反应便能清晰洞察,此刻,他们全被牛车上那头狗妖的尸体深深震撼、震慑住了。那狗妖尸身的皮毛粗糙且凌乱,一缕缕毛发肆意张扬,在阳光的直射下,泛着一层诡异阴森的光泽,像是被邪恶的力量笼罩。它的身躯庞大得超乎想象,四爪粗壮得如同百年老树的树干,虽已没了生机,可那与生俱来的威严与凶悍气息,却如同幽灵一般,久久萦绕不散,让人望而生畏、不寒而栗。实际上,单论体型,这头狗妖的尸身比起许多威风凛凛的大型猛虎,丝毫不落下风。

苏禅目光如炬,凭借着过往的经验与敏锐感知细细打量,心中暗自思忖,这头狗妖的尸身重量起码在三百斤上下。它那宽阔厚实的脊背,几乎将大半个牛车都占据了,长长的獠牙从微微张开的嘴里突兀地露出来,即便生命已逝,可那獠牙上仿佛还残留着生前猎杀时的凶狠与狰狞,让人看了头皮发麻。虽说这个世界存在着神奇莫测的武功,可对于手无缚鸡之力的普通百姓而言,眼前这狗妖的庞大体型,足以颠覆他们对世间万物的认知,让他们惊得合不拢嘴,满心皆是难以置信。

果不其然,现场众人的反应正如苏禅所料。周围此起彼伏的惊呼声、惊叹声不绝于耳。一些胆小的女子,在看到狗妖尸身的瞬间,原本粉嫩的嘴唇瞬间没了血色,下意识地用手帕紧紧捂住嘴,眼睛瞪得快要脱眶而出,仿佛看到了世间最恐怖的景象。紧接着,双腿一软,身体像断了线的风筝一般,直直地向后倒去。身旁的同伴们见状,顿时慌了手脚,手忙脚乱地伸手去搀扶,有的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安慰的话语,可声音里同样带着一丝颤抖。一些年幼的孩子,透过家长慌乱间遮住他们眼睛的手指缝隙,偷偷向外张望,小小的身躯在看到狗妖的那一刻,瞬间像筛子一样瑟瑟发抖,整个人紧紧地贴在大人腿上,如同攀附在悬崖边的藤蔓,嘴里时不时发出害怕的呜咽声,那声音像是被恐惧紧紧攥住,弱小而无助。

这种强大的视觉冲击力,不论在哪个时代、哪个世界,对于普通人而言,效果都是一样的。众人的目光仿佛被一根无形的绳索牢牢捆绑在那狗妖尸身上,如同被施了强力的定身咒,动弹不得,久久无法移开。整个街道也被这股震撼的力量笼罩,沉浸在喧闹与喧嚣之中,久久难以恢复平静,仿佛时间都在此刻停滞,只剩人们此起彼伏的惊呼声与那具庞大的狗妖尸身,定格成一幅充满震撼与惊奇的画面。

“还真是在众人面前展示实力么?”苏禅稳稳地骑着一匹毛色油亮、身姿矫健的枣红马,那马浑身散发着一股昂扬的精气神,步伐极为稳健,每一步都像是精心丈量过一般,不紧不慢地跟随着前方那两辆牛车。马蹄轻轻踏在古旧的石板路上,清脆而有节奏的“哒哒”声在喧闹的氛围中格外清晰,仿佛在为这场奇特的游街奏响别样的音符,又与周围沸腾喧闹的人群形成鲜明对比。苏禅身姿挺拔,目光深邃如渊,他的眼神缓缓扫过两旁如汹涌潮水般涌动的人群,百姓们姿态各异,有的踮起脚尖,脖子伸得老长,仿佛这样就能把前方的新奇事物看得更透彻;有的则奋力向前挤去,全然不顾形象,只为能离那热闹的源头更近一些,一张张脸上洋溢着不加掩饰的好奇与兴奋。叫嚷声、惊叹声像是杂乱无章的乐章,此起彼伏,相互交织,瞬间编织成一片热闹非凡、嘈杂喧嚣的景象,直冲云霄。

望着这熙熙攘攘、人头攒动的人群,苏禅心中的狐疑恰似春日里在肥沃土壤中疯长的野草,愈发茂盛得不可收拾。县令王乡都毫无征兆地突然安排他和众多捕快参与这次游街活动,自接到指令的那一刻起,苏禅心中就警钟大作,他敏锐地察觉到此事充满了难以言说的蹊跷。王乡都在交代任务时,言辞闪烁不定,含糊其辞,仿佛故意在遮掩着什么,始终未曾向众人明言此次活动的真正目的。可县衙内却如暴风雨来临前的沉闷,上下弥漫着一股异常凝重且压抑的氛围。那些平日里在衙门中精明世故、八面玲珑的胥吏捕快们,此刻个个如同临战的士兵,神色警惕得近乎神经质,腰间紧佩着长刀,刀刃在日光下闪烁着寒光,他们的眼神锐利如鹰隼,不放过周围任何一处细微的动静,仿佛四周随时会跳出危险的猛兽,他们时刻准备着拔剑相向,应对突发状况。

苏禅对这些衙门中的同僚再熟悉不过了,他们在衙门这个大染缸里摸爬滚打多年,历经无数风雨,早已练就了一身见风使舵、察言观色的非凡本领,简直就像一群嗅觉异常灵敏的猎犬,能在第一时间捕捉到各类消息的蛛丝马迹,是整个县城里最早能够探听到各类隐秘消息的人。如今,他们竟都摆出这副如临大敌、严阵以待的架势,那就绝不是无端的紧张,必然是察觉到了某些极其不寻常的迹象,苏禅心里明白,这背后大概率有惊天大事即将发生,如同平静湖面下即将掀起的惊涛骇浪。退一步来讲,即便这些胥吏捕快们并未提前得到确切的消息,但他们常年深陷官场的漩涡,对于其中的各种弯弯绕绕、套路和动作阵仗,简直就像狗鼻子对气味那般敏感,哪怕一丝一毫的异样都能被他们精准捕捉。很明显,在王乡都吩咐此次任务后,不少人已经从中敏锐地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意味,私下里暗自揣测着即将在这县城中上演的大戏究竟是什么戏码,每个人心中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要知道,这世上真正蠢笨不堪、毫无心眼的人本就少之又少,尤其是能在衙门这种错综复杂、波谲云诡的环境中长久混下去的,大多都是心思缜密、精明过人、深谙生存之道的厉害角色。他们对任何风吹草动都极为敏感,只要有一点蛛丝马迹落入他们的视线,便能像经验丰富的猎手循着猎物的踪迹一般,顺藤摸瓜,精准地揣测到后续可能发生的事情。苏禅对王乡都此次游街举动的判断,很大程度上正是基于对这些人的细致观察与深入分析。他深知,这些人的反应往往是事件走向的重要风向标。

他与这位苍南县县令王乡都接触并不多,仅有的几次交集,也都局限在一些刻板的公务场合。但从之前的一次账目核对中,苏禅便透过那繁杂的数字和公文,看出王乡都绝非庸碌无能、只知混日子的泛泛之辈。在处理那堆账目时,王乡都条理清晰,每一个数据、每一处细节都逃不过他的眼睛,目光敏锐得如同夜空中的猎鹰,总能精准地抓住问题的关键所在,在复杂的财务纠葛中迅速理清头绪,做出正确的判断,展现出一种超乎常人的智慧与决断力。这样一个心思深沉、手段老辣的人,此次安排游街,背后必定有着更深层次的考量与布局,就像下棋高手在棋盘上落下一枚看似普通的棋子,实则蕴含着深远的谋略,只是苏禅一时还难以参透其中的玄机。

“……如果这位县令真的是有什么想法,或者说计划,那他把我推出来,很可能就是……”苏禅骑在马背上,身子随着马匹的步伐轻轻起伏,他紧盯着前方熙熙攘攘、热闹非凡的人群,眉头紧锁成一个深深的“川”字,眼神中透露出深思熟虑的光芒,仿佛要透过这人群,看穿县令王乡都的内心。他的思绪如同脱缰的野马,在脑海中肆意驰骋,不停地揣测着县令王乡都的真实意图,可每一次接近真相,又总有一层迷雾将其遮蔽,让他难以触及那最核心的部分。

人群中,孩童们像是欢快的小鹿,嬉笑奔跑,无忧无虑地享受着这难得的热闹时光,他们银铃般的笑声在嘈杂的人声中格外清脆;大人们则三两成群,交头接耳,嘴里不时吐出几句对这场游街的猜测与议论,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对未知的好奇。然而,这一切在苏禅眼中,都不过是他思考谜题的背景板,无法分散他丝毫的注意力。他的心思全然沉浸在对此次事件的分析中,外界的喧嚣仿佛与他隔了一层厚厚的屏障。他对于这个世界的封建体制,某种意义上来说,还是缺乏清晰透彻的了解。尽管来到这个世界已有一段时间,也通过各种途径,如与旁人闲聊、翻阅古籍等,了解了一些基本情况,但毕竟他并非在这个世界土生土长,许多深层次、隐藏在表象之下的东西还需要时间去慢慢摸索与领悟,就像在黑暗中摸索前行,试图找到那扇通往真相的门。

或许换个角度讲,就算是这个世界的土着居民,对于整个大易朝内部复杂得如同迷宫般的运行规律,也未必都能清晰明了。正如苏禅前世生活的那个世界一样,很多人虽然身处自己的国家,却对国家权力的运转方式、政府的具体结构组成一知半解,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即便是那些读过不少书本知识的人,在现实生活中,面对权力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的具体细节,包括权力的来源、如何运用等,同样是知之甚少,理论与实际之间仿佛隔着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在这个世界,这种体制内外认知的差异再正常不过,就像不同阶层的人们生活在截然不同的世界,彼此难以真正理解对方的处境与想法。

普通民众大多目不识丁,他们所知晓和认知的东西,不过是从街头巷尾听来的一些道听途说的内容,真假难辨,犹如风中的柳絮,飘忽不定。对于权力的组成和构建,他们更是茫然无知,如同置身于伸手不见五指的迷雾之中,只能凭借着模糊的直觉和有限的经验来判断周围的世界,面对复杂的权力结构,他们就像懵懂的孩童,不知所措。以这些人的眼光和见识,想要理解大易朝错综复杂的内外权力关系,无疑是天方夜谭,仿佛要让一只蚂蚁理解人类的社会体系一般,遥不可及。

当然,对于底层的普通百姓而言,他们有一个较为简单直接的认知,那就是王乡都作为苍南县的县令,在这百里之地,就是手握大权、高高在上的“百里侯”,他的一句话、一个决定,便能轻易决定百姓的生死祸福,能让一个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瞬间家破人亡,他的权力如同高悬在百姓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令人畏惧。即便是苏禅,如今内心对王乡都这样的县令已不像初来乍到时那般敬畏,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他也深知,若想在武功上达到不忌惮县令的程度,至少得成为武举人。而武秀才即便得了官职,也不过是捕头、县尉或者巡检之类的职位,在官场上依旧要被县令压上一头,如同被一座大山死死地压制着。在这个以权势为尊的世界里,等级制度森严得如同钢铁铸就的牢笼,权力的差距犹如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横亘在不同阶层的人们之间,让身处底层的人不得不时刻保持着敬畏与警惕,稍有不慎,便可能粉身碎骨。

在这个大易朝独特而森严的武道体系中,武功一旦进阶到武举人这个阶段,那与武秀才之间的差距,简直犹如深邃无垠的鸿沟天堑,横亘在两者之间,全然不可同日而语。武秀才,在江湖与民间享有一马之力的名号,可要知道,这看似简单的 “一马之力”,细细换算过来,实则等同于六名历经严苛锻炼、体魄强健如牛的成年男子竭尽全力的力量总和。这般实力,在寻常百姓眼中,已然强大到宛如神话中的存在,令人难以置信。一旦武秀才投身残酷战场,或是不幸卷入江湖纷争,他们凭借多年苦练的一身精湛武艺,身姿矫健如猎豹,出手凌厉似闪电,往往能以一当十,杀得敌人人仰马翻。普通民众,那些未曾接受专业训练,仅手持简陋农具的百姓,在武秀才面前,犹如蝼蚁见大象,唯有望而生畏的份儿。除非是三五十个普通百姓在生死存亡的关头,放下彼此间的分歧,紧密协同作战,且配备有精心编织的渔网、坚韧结实的绳索、锋利尖锐的钩枪等专门针对武者弱点、耗费无数巧思设计出来的特殊器具,否则,几乎难以对武秀才构成哪怕一丝有效的威胁。更有甚者,一些良知泯灭、误入歧途的武秀才,若是利用自身的高强武艺暗中作恶,沦为杀人越货的匪类,其手段之狠辣、行径之残暴,足以让一些传承数代、人口众多、家大业大的家族在一夜之间陷入灭顶之灾,财产被洗劫一空,族人惨遭屠戮,整个家族灰飞烟灭,鸡犬不留,只留下一片凄惨的废墟和无尽的哀嚎。

然而,即便武秀才如此强大,宛如战场上的无敌战神,普通民众若能够在危难之际团结一心,汇聚起众人的智慧,运用巧妙的战术策略,以多打少,以智取胜,仍有机会与之周旋,甚至在某些天时地利人和齐聚的情况下,成功将其制服,取得胜利。正如历史长河中,那些关于人类战胜猛兽的传奇故事一般。古有猎户群体,面对山林中凶猛无比的猛虎,他们并未因恐惧而退缩,而是手持简陋武器,凭借着彼此间的默契配合,有的引开猛虎的注意力,有的从侧翼突袭,有的则找准时机给予致命一击,最终成功将猛虎制服,成为民间传颂的佳话。又如同在广袤草原上,牧民们面对狂奔而来的蛮牛群,他们利用地形优势,设置陷阱,将蛮牛引入包围圈,再齐心协力,用绳索将其束缚,化险为夷。再看那深山之中,勇敢的山民们面对力大无穷的暴熊,巧用智慧,以火攻、设绊等方式,让暴熊的强大力量难以施展,从而战胜了这头巨无霸。这些例子无不彰显着人类团结协作、运用智慧的伟大力量,即便面对如武秀才这般强大的对手,也并非毫无胜算。

但一旦踏入武举人这一层次,整个世界仿佛被重新定义,情况便发生了翻天覆地、令人瞠目结舌的变化。武举人所拥有的力量,堪称骇人听闻的五马之力。若以一马之力相当于六名男子的力量来精确计算,五马之力便如同三十名男子力量的总和,这是何等恐怖的一股力量!如此磅礴的气力,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其威力之巨,已远非普通猛兽所能望其项背,即便是森林中最凶猛的虎豹,草原上最剽悍的豺狼,在武举人面前,也瞬间显得脆弱不堪,犹如风中残烛,不堪一击。这样的强者,若置身于硝烟弥漫的战场之上,必然是如同古代名将赵子龙再世,身披银甲,手持长枪,胯下骏马嘶鸣,能够在敌阵中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长枪所指,敌人纷纷倒下,十荡十决,所向披靡,无人可挡,每一次冲锋都能让敌人的防线土崩瓦解,成为战场上令人闻风丧胆的存在。

在大易朝这个武道盛行、高手如繁星般闪耀的世界里,能够历经无数磨难,修炼到武举人这般超凡境界的人,依然是凤毛麟角,屈指可数。他们是武道世界中的传奇,是众人敬仰的对象。也正因此,武举人在这个国度中拥有着举足轻重、无可替代的地位。与通过科举考试,在笔墨纸砚间获得功名,有资格入朝为官、施展政治抱负的文举人不同,武举人一旦投身军旅,凭借其强大的实力和卓越的领导才能,至少能担任千人将之职,掌管着千名士兵的生死大权。他们在战场上指挥若定,带领士兵冲锋陷阵,保家卫国。即便在地方上,武举人也是守备一方、负责城防等重要事务的关键人物,手握重兵,肩负着守护百姓的安宁与国家稳定的重任。他们如同坚固的城墙,抵御着外敌的入侵,维护着一方的和平与繁荣。

苏禅,这位在武道之路上艰难探索的行者,对于这其中错综复杂的利害关系,自然是心如明镜,心知肚明。在他看来,一个人的力量若能达到武举人这般程度,从某种意义上讲,几乎可以视为另外一个物种的存在。这种超乎寻常、逆天改命般的力量,已经远远超出了常人的认知范畴,令人惊叹不已,仿佛是从神话传说中走出的英雄。

虽然苏禅机缘巧合之下,幸运地习得了牛魔大力拳和虎魔炼骨拳这两门高深莫测、蕴含着无尽奥秘的妖魔武功,但目前的他,实力仍然处于武秀才级别。不过,苏禅绝非池中之物,与一般武秀才普遍拥有的一马之力不同,他凭借自身卓越的天赋,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在武道天空中闪耀,以及日复一日、坚持不懈的不懈努力,如同勤劳的蜜蜂在花丛中忙碌,已经超越了这个标准,成功达到了一牛之力的境界。在大易朝的武道衡量体系中,一牛之力和一马之力虽然只是相对模糊的虚指,犹如夜空中闪烁的繁星,难以精确捕捉,但大致的衡量标准还是在武者间口口相传,深入人心的:一马之力约等于六名成年男子的力量,而一牛之力则相当于九名成年男子的力量。苏禅经过无数个日夜的深思熟虑,仔细琢磨后认为,这个衡量标准虽然并非绝对精确,如同手工制作的艺术品,难免存在一些细微瑕疵,但基本上还是合理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武者的实力。毕竟,这里所提及的成年男子的力量,不能单纯以普通未经锻炼、手无缚鸡之力的人去考量,而应当代入到经过一定打熬身体、历经无数次锤炼、具备一定身体素质的武童生这一层次来进行比较,如此这般,才能更准确地衡量武者的真实实力。

而且,所谓的牛力和马力,也并非完全等同,其间存在着诸多微妙的差异。苏禅深知,在上一世的记忆里,存在着一些体型巨大、力量惊人的马匹,如夏尔马等。这些夏尔马,肩高可达一米八甚至一米九,有的更是突破两米大关,头顶高耸入云,能够达到二米五甚至更高,体重犹如小山一般,轻轻松松就能达到九百公斤,有的甚至超过一吨。其力量之恐怖,远远超过了许多普通的牛,一脚下去,地面都为之震颤。同样地,牛的情况也千差万别,形态各异。有些体型小巧的牛,力量有限,只能承担一些简单的劳作;而有些则能成长到极其庞大的体型,拥有令人震撼的力量,能拉动沉重的货物,在田间地头大显身手。因此,在苏禅看来,以一马等于六人之力、一牛等于九人之力的标准来大致估算武者的力量,虽然并非绝对严谨,无法做到分毫不差,但也无需过分苛求。毕竟,在武者之间的实际战斗中,战斗力的强弱往往取决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如同一场精彩的交响乐,需要各种乐器的和谐共鸣,而不仅仅只是力量大小这一单一维度。

苏禅踏上习武之路虽然仅仅过去了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但由于他所习得的牛魔大力拳和虎魔炼骨拳这两门妖魔武功极为高深精妙,犹如神秘的宝藏等待他去挖掘,加之他体内有源源不断的金色植物生命能量作为滋养和补充,如同甘甜的泉水滋润着干涸的大地,使得他的习武进度突飞猛进,远远超出了常人的想象。在这段时间里,他经历了无数次的修炼与实战磨砺,每一次修炼都是对自我的挑战,每一次实战都是生死考验。他在修炼场上挥汗如雨,与假想敌进行着无数次的较量;在实战中,他面对强敌,毫不退缩,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灵活的应变能力,一次次化险为夷。也正因如此,他对于武功的理解也愈发深刻,如同挖掘宝藏一般,逐渐揭开了武功神秘的面纱。他深知,在真正的搏杀较量中,力量的强弱固然重要,如同高楼大厦的基石,但绝非决定胜负的唯一因素。除了力量之外,还有许多其他至关重要的因素,如搏斗的技巧,那是战场上的致胜法宝,巧妙的技巧能让力量发挥出数倍的效果;坚韧不拔的意志,宛如黑暗中的明灯,在困境中支撑着武者勇往直前,永不放弃;灵活多变的战术策略,如同战场上的指挥艺术,能根据不同的对手和战场形势,制定出最有效的作战方案。

就如同他上一世在现代社会中观看的那些拳击比赛一样,每一位重量级的拳王都拥有着足以对对手造成巨大威胁的拳力。然而,拳王之间的巅峰对决往往比拼的不仅仅是力量大小,更多的是抗击打能力,那是拳王在赛场上屹立不倒的关键,能够承受住对手狂风暴雨般的攻击;躲闪技巧,巧妙地避开对手的致命一击,如同在枪林弹雨中穿梭自如;以及出拳的精准度和时机把握,在关键时刻准确命中对手的要害部位,一击即中,决定胜负。这个世界的武功同样如此,虽然在衡量标准上以武举人的力量作为重要参照,但武功的真正强弱却从来不是单纯依靠力量大小就能简单比拟的。其中蕴含着诸多复杂且微妙的因素,如同迷宫一般错综复杂,需要武者在不断的修炼与实战中去领悟、去把握、去精进,在武道之路上不断探索,方能达到武学的巅峰境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