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78,黄金年代 > 第367章 给他提前截胡喽!

1978,黄金年代 第367章 给他提前截胡喽!

作者:俗世入红尘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0:04:21

七月份,先后有三批大学毕业之后,立即来到泉城军工厂各大高校的应届毕业生。

今年算他们‘来着’了。

还没正式开始工作呢,就被李总师为应对可能发生的黄河决堤,去做着各种准备。

现在,水灾好不容易过去,又要捐款……

他们上个月工资十号那天刚发下来……

还好,李总师表示:“新来的就不用捐款了,本来工资就不多,有些人还得给家里,自己留着吧。”

新入职的科研人员有实习期,为期三个月,这期间,他们的月工资就190元。

倒是比其它国有工厂工作了七八年的六级工工资稍微高那么一点,可上个月最多的就工作了半个月,少的十天都不到!

“迟主任。”

“李总师?”

“这段时间,咱们新入职的大学生们,表现怎么样?”

按照不成文的规定,新入职的科研人员,第一个月得去车间里工作,熟悉熟悉环境,掌握科研工作的具体流程。

第二个月,李总师会根据迟有光的反馈意见,决定新入职的科研人员分配到哪个工作小组。

“表现得都很优秀……”

迟有光不懂拐弯抹角那一套,直来直去,当着新入职的二十多名大学生科研‘雏鸟’,进行了一番点评。

谁的主观能动性强,谁思维方式比较跳脱……

李墨根据迟有光的点评,将在座的大学生们,分别安排到不同的小组进行历练。

熟悉了科研工作的流程,那么接下来就得接受新一轮的考验。

这是要根据实际表现,小组全体‘老鸟’成员进行打分;当然,李墨也会进行抽查,确保打分的公平性。

还有五六名大学生没有分配到任何小组,跟其余四十六名早就入职的科研人员,一下子成了‘闲人’。

“你们当中,谁是计算机专业的?”

军工科研领域分门别类有着不同的领域,雷达、机动、弹道、计算机同样也是其中之一。

一名毕业于华清大学、名叫苗小苗,中等个、小圆脸、今年二十二岁的女生,转着脑袋看了看,犹豫着举起手,怯生生回应:“总师,我、我是学计算机的。”

“苗小苗是吧?”李墨觉得这个名字倒是有点意思,微笑着朝对方点了点头:“既然没有分配到任何工作小组的其他人,没有学计算机的……”

“那么,从现在开始,咱们军工厂电脑计算机研发课题小组正式成立,由苗小苗担任小组组长!”

唰——

李墨这话一出口,所有人齐刷刷将视线集中到了苗小苗身上。

刚大学毕业不久,就成为工作小组的组长……

这位小姑娘能胜任吗?

苗小苗自己都没有信心:“李总师,小、小组组长能让别人来担任吗?我没有资历……”

“资历最不值钱!”

这话也不准确,资历当然也很重要,但别人不是没有学计算机的嘛:“苗小苗,我就要你一个态度。”

“能不能把担子扛起来?”

“你要说不能,那你就继续跟着迟主任去车间里历练,什么时候有信心了,什么时候再来找我!”

真要说起来,咱们家其实早在1958年,就拥有了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电脑,被命名为‘103机’或‘dJS-1型’。

不过在诞生之初,运算能力实在是……有点落后,平均每秒运算速度为30次,都不如人的大脑快……

时间来到1983年,咱们家的电子工业部主导开发了长城pc以及汉化的操作系统ccdoS。

如果当时按照这一路线坚持下去,咱们东大拥有属于完全自主的个人端pc,那完全是没问题的。

而当时,咱们的家长同样是这么认为的。

于是,经过数次会议磋商,最终在1984年,由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给了L二十万元,并且介绍了尼广南院士加入,成立了连想公司。

但是非常可惜!

没过几年,L就与尼广南院士团队发生严重的意见分歧,L甚至不惜祭出一场苦情戏,迫使尼广南院士,带着团队离开了连想……

对于L,李墨那真是一点好感都没有。

哪怕L当年被那么多人追捧,他也对此獠无感,甚至是厌烦。

在以‘科学是第一生产力’这一思想指导下,尼广南院士坚定的认为,东大必须走‘自主研发’的科技路线。

因为只有当自身强大了,才不会受制于人。

奈何尼广南院士的这一提议,在当时受到了极大阻力、甚至是嘲讽!

而L提出的‘造不如买’的发展路线,非常符合当时的市场经济环境……

为了不重蹈另一个历史时空的覆辙,李墨这才决定将咱们东大自己的个人端pc研发提上日程。

给他提前截胡喽!

现在时机还不成熟。

至少得等明年,尼广南院士才会被调离原单位,为加入连想公司做准备。

这会儿就去找人家,会得罪很多人不说,尼广南院士也不一定会答应跟随李墨来到泉城发展。

那就提前把底子夯实,为欢迎尼广南院士团队的加入,提早做准备!

毕竟,对于电子计算机这一块,咱们的李总师不怎么擅长。

——当然这得看跟谁比!

跟一般的电子工程师相比,那咱们的李总师绝对能算得上是科技大牛了!

“总师,我会努力的!”

面对李总师的询问,苗小苗攥紧小拳头,小表情很是认真、语气非常坚定的回答。

“这就对了嘛!”

一个人进步最快的方式,就是勇于扛起责任。

事情不去做,永远也不会成长!

而此时,无论李墨还是霍大刚,这会儿都没有意识到,众民.明面包车,在抗洪救灾中的优秀表现,将会迎来怎样的一股销售热潮!

伴随着洪水退去,新闻联播连续两天,针对众民.明这款车以及背后霍氏汽车的认可与表扬。

加上出现在新闻画面中众民.明面包车的出色表现。

市场方面反馈相当迅速。

首先是深市方面,原本还犹豫在众民.明与某田一款面包车之间,到底该选择谁的工地包工头们,随着新闻联播的播出,终于下定了决心。

第三天,众民.明面包车,直接卖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