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创业太难,还是摘星星吧 > 第218章 两条轨迹

创业太难,还是摘星星吧 第218章 两条轨迹

作者:一冬卢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19:54:31

与此同时,远居村内。

十一月中旬的时候,名为“彗星”的实验室落成了。

位置就在小慧家附近。

在去往斜谷的第一哨卡与第二哨卡之间。

这里曾经是一个山里煤矿,名为“青山煤矿”。

后来挖完,便回填了。

几十年来都封闭着。

直到彗星计划启动,才由斜谷的工程部队,全力疏通,并迅速构建。

矿车进进出出,直升机起起落落。

废旧矿井内,通风井,线路和管道全面铺设。

终于把第一期工程完成。

小慧则在完工前,走完了自己身份转换的流程。

主要是对奶奶的解释。

国家派了一个十人小组,作为小慧的助手,也算半个保镖。

都是军队科研机构的人才。

而对外则宣称,这十个人是小慧的全职老师,让她到军事学院的实验中学上课。

至于地址,就在“彗星实验室”的地面入口。

一个新搭建的模块化组装的三层小楼,也是用来打掩护和哨卡警戒的。

这么突兀的一个中学出现。

别说周家奶奶,村里的人一开始都纳闷,这学院还没开始招生,还在筹建,怎么实验中学就开课了?

还只有小慧一个学生。

周家奶奶得到的答案是。

国家通过这次超长夏令营,发现小慧的才能很不错,为了让小慧能更上一层楼,专门派人来辅导。

奶奶听完有点疑惑,直问:“能考大学不?”

教育部的领导用力点头:“以小慧的聪明啊,明年就能考大学了,这不是让人来专门辅导嘛,早几年读大学,早几年成才。”

周家奶奶又找小慧确认,这才放下心来。

几天忙碌,小慧终于摆脱了初中的禁锢,浑身轻松,也等来了“彗星”实验室的开放。

她立即就去看了。

地下一百米的巨大的空间里,安置着强大的制冷设备。

有星河级超级计算机入驻,还有物理、化学、机械和生物之类的实验室各一间。

大量物资堆放在仓库里,这些都是根据小慧提前写好的清单,从全国运过来的。

这里还有强大的带宽,以应付全国数据的流入流出。

造价斐然的同时,工程量之大也是叹为观止。

之所以会如此投入,是因为小慧在面见国家领导层的时候,仅用了半个小时,就征服了在场的所有人。

彗星实验室,得以最快速度上马。

不过,这也仅仅是小慧自己要求的实验室配置,算是核心研究区。

后续还可以再扩展。

而真正的大型实验和研究验证,则是整个东国的所有机构。

毕竟一个村子可容不下所有。

彗星实验室,也被定义为科学界“大脑”一般的存在。

这就要求,小慧偶尔要出现在远程的高级研究会议中。

为了安全起见,小慧都是以代号“彗星”为名。

形象则是小慧自己选的,一只耷拉着眼皮的兔子。

虽然一开始,各个机构的研究者,对于一个名为“彗星”的兔子,参加如此高级的研究会议很是纳闷。

但几句话下来,兔子耷拉眼皮的形象,就让他们终身难忘了。

这简直就是人形计算机,面对所有课题,任何领域,上到天文,下到沙漠,再到材料研究,和量子计算……

任何问题,任何回答都天衣无缝。

而且,还极富创造性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还有验证方法,思想实验等。

声音是一个成熟的女性,语调却带着一点稚气。

让会场的所有专家,各学科的领头人,都怀疑是不是国内的AI突破了。

这其实是个机器人。

而小慧的感觉则完全相反。

“他们太慢了,说个事儿半天没反应。”小慧在乾老身边抱怨。

“而且换一个问题就要换一个人,那些人还一个个都要自我介绍,满嘴客气话,磨磨唧唧,弯弯绕绕,甚至不敢说出自己的猜想,简直浪费时间。”

乾老有些出神,因为那空荡荡的盆地,和遥不见人的白昊……

“还是老师你最好,我跟他们聊不上来。”小慧撅着嘴,看着实验数据。

乾老拉回神思,浅浅微笑,眼底却难掩失落:“人情也是一门学科,团结更是一种力量,一个人可以捅破天,一万个人处理得好,便可以捅破一万片天空。”

小慧耸耸肩:“是,老师……”

实验室落成的第七天,小慧就完成了对一种名为赤晶的奇异晶体的研究。

当然也结合了先前其他实验室的研究报告。

小慧的研究则更加进一步。

她发现赤晶不仅能提供电能,还能提供一种无形的力场。

这种力场,似乎有很强的秩序性,让来往的电磁信号,变得平和,从而达到抗干扰的效果。

一个小指甲盖大小的赤晶,就能提供半径一米的抗干扰力场。

小慧试验后,认为这种力场,就算遇上脉冲弹,也能很好地保护电子设备。

小慧将这一切告知了乾老。

老人很开心,也很欣慰。

两人又一起在“彗星实验室”,设计了赤晶转换为电能的原型机。

这是一种球状磁场的约束模型,用电力点刺赤晶,让赤晶解析出庞大电能,然后将电能稳定转出的装置。

材料则由全国各地秘密制作,秘密送来。

整体像个小西瓜一样。

小慧完全结合了国内全产业链的现状,用全部国产的东西,设计和组装了这个球形装置。

虽然有更好的材料,效果会更加出色。

但乾老一开始就坚持要全部国产化。

小慧也做到了,而且也明白乾老的用意,并插着腰自信道:“国内还不够的东西,我自己来补足就是,不过前期成本会高一些。”

乾老呵呵点头:“能做出来就好。”

这赤晶转换的装置,小慧功劳最大,乾老让她给取个名。

小慧看着自己做出的第一个东西,欣喜着,取名为“赤心”。

乾老欣慰笑着,直说:“好好!”

七天后,小慧在十个助理的协助下,将“赤心”原型机,运用到了超算中心的电力接口上。

效果很好,电量供应稳定,而且能量澎湃。

小慧觉得时机差不多了,当晚就将自己这几个月来,一直构想的一个思想实验,设计出来,交给乾老。

是一种仿生程序。

“仿生?”乾老微微皱眉。

“我感觉人力还是太慢,未来肯定需要更强大的人工智能,这样将会大大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小慧如是说着。

“那你这个仿生程序是?”乾老看出点苗头,但又不能确定。

小慧解释道:“如果我们能像动物演化一样,在数字环境里培养出一种智能体,类似从单细胞到复杂生命形式,那不就可以剥离很多没必要的臆想,更直接的获取人工智能体吗?”

“我们有超算,一瞬间就能完成千百年的迭代量。”小慧指着超算中心。

“嗯!”乾老眉头展开,也来了兴致:“设置好规则,让足够多的简单程序,在设定的数字环境下自我演化,然后培养出一个近似智慧生物的程序。”

“对,这就是我的想法,我们可以不断累积和修改,让它不停迭代和我自学习,那样我们会得到一个真正的初级人工智能体。”

“可以,我支持。”乾老从旁鼓励。

小慧埋头编写底层程序代码。

其中也大量引用了国内已有的代码序列,以最大程度节省时间。

乾老在旁看着,一开始还能跟上,一分钟后已经完全跟不上了。

强大的记忆力,让小慧完全不需要回看程序代码,也不需要来回检查代码的运行,所有代码一气呵成,瀑布般往上飞流。

乾老靠着轮椅,默默看着这个瓷娃娃样可爱的背影在逆光的屏幕里十指翻飞。

世界的未来或许有两条轨迹,一条在白昊那边,一条便在眼前吧。

只是白昊依旧渺无音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