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76,带领全村吃肉奔小康 > 第444章 绿色金条

重生76,带领全村吃肉奔小康 第444章 绿色金条

作者:一身旧雪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19:54:26

李向东回去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脱掉已经臭了的脏衣服,舒舒服服的洗了个澡。

然后嘱咐完周红梅在给许云松熬汤的时候,顺便给小孙和小福来也熬点。

说完了这些,他回屋倒头就睡。

这一睡就是昏天黑地的一天一宿,中间连饭都没吃,厕所也没上。

等他悠悠醒过来的时候,刚睁开半只眼,迷迷糊糊的就看见床头有个黑影,一动不动的看着他。

李向东吓的一下子就清醒了,他朝着黑影大喝一声,“你谁啊?”

“向东,是我!”

声音很熟悉。

李向东揉揉眼睛,“小孙哥啊!你怎么来了?怎么不在医院照顾福来?”

小孙没说话,只是递过来一张写满字的纸,“你收着!”

“什么啊……”

李向东拿过来细看。

“我去,欠条?”

“嗯!”

小孙咬咬已然发白的嘴唇,颤声说道:

“向东,我手里没那么多钱,后边还得给小福来继续治疗,你帮我交的医药费我只能先欠着了……不过你放心,我肯定会还给你的!”

小孙诚恳的看着李向东,“我能挣来钱!”

李向东哑然失笑,然后把欠条放回他的手里,“你能挣来钱,我当然相信。我也相信你的人品,不用欠条。”

小孙急切的说,“那怎么行?你就不怕我欠钱不还跑路?!”

李向东摇摇头,“不怕,我不要欠条是另有原因。”

“啊?什么原因啊?”

……

去往东北长春的火车上。

旅客上上下下,周围旅客渐渐变得多是东北口音。

望着车窗外边一闪而过的连绵巍峨群山,周红松瞪大双眼,问李向东,“你不光没要欠条,还又给了他三千块钱?”

“对啊!算我的投资。五哥你要不要也给小孙投点钱?”

“不是,你说让小孙注册个个体户,然后专门给买卖房屋的人牵线搭桥?”

“对呀,为买房卖房的人提供优质服务,节省他们的时间,赚取一定的服务费。”

周红松摸摸后脑勺,“这个能行吗?”

李向东悠然的靠在椅背上。

“这怎么不行呢?古代就有房屋经纪,田产经纪。现在国家允许房屋作为商品买卖,必然会再次催生房屋中介这个行业。”

“小孙在这方面有天赋,只要他能占住先机,以后绝对大有可为。”

“所以现在投资他,就是给自己准备了一个金娃娃。五哥,你要不要投,自己考虑啊!”

周红松想了想后问,“这么好的主意,你干嘛告诉他这个萍水相逢的人啊!咱们自己做不好吗?”

李向东笑笑,“这世界上赚钱的生意多了去了,咱们还能都搂在怀里?能分上一杯羹,就不容易了。”

说着,他扔给周红松一个圆圆的红苹果,自己也拿了一个放到嘴里“咔嚓”一咬。

“多吃多占肚子疼啊!”

火车咣当咣当,不知道过了多少个车站,最终在长春站停了下来。

出了火车站,周红松和李向东在马路边上等公交车。

眼前的柏油马路宽阔平坦,道路两边是整齐洋气的建筑和高大的乔木。

马路上不停的有解放牌卡车路过,还有进口的波罗乃兹,四圆头灯、掀背设计,还有那翘起的小鸭尾,是这个时代普通人难以触碰的奢侈品汽车。

周红松感慨,“向东,这长春一点也不比燕京和滨城差啊!”

“那是!长春可是在咱们国家排名前五啊!你看这些在马路上跑的大卡车,估计都是长春市第一汽车制造厂的产品。”

又一辆黄色的波罗乃兹从眼前呼啸而过,周红松一直目送它消失在路口,这才称赞道:

“真牛!这个半拉**,燕京都不多!”

李向东无语,更正他的话,“波罗乃兹,不是半拉……那啥!”

“呜呜呜——嗤!”

一辆公交车停在两人眼前。

在公交车上又咣当了半天,两人才到了位于胜利大街上的长春旅馆。

安顿好行李,两人吃了点东西就洗漱睡觉了。

雪白的床单,柔软的床垫,两人一觉睡到了大天亮。

和前台的漂亮服务员小姑娘打听了一下君子兰花市的位置,两人背着一兜子钱就去了。

君子兰作为长春的市花,长春作为君子兰在华夏的发源地,两者之间有着说不清,道不明,斩不断的神奇关系。

60年代的时候,君子兰在民间很少见。大家认为这种花在是毒草,养它,就是有资产阶级思想。

而买卖君子兰就更甭提了,那是走资本主义道路。

虽然这样,可六十年代的时候,依然有人愿意为了珍稀品种的君子兰买单。有的人情愿卖了瑞士手表和自行车,也要花180元买一盆君子兰。

而在1978年前后,长春已经开始有了买卖君子兰的市场。

李向东清楚的记得,在80年代初的时候,君子兰价格一路走高,市场供不应求。一盆好品种的君子兰,卖价通常是长春人月收入的几倍,甚至十几倍。

1982年的时候,长春市政府出台君子兰“限价令”,规定一盆君子兰售价不得超过20 0元。

此时买卖君子兰能挣钱,但是挣不了那么多,真正把君子兰价格炒高的是在1984年发生的两件事。

第一件,1984年10月11日,君子兰被命名为长春市市花。

第二件,长春市提出发展“窗台经济”,号召家家都要养3盆至5盆君子兰。

在这两件事儿的影响下,长春市家家户户都以养君子兰为荣,珍品君子兰的市价超过万元大关,最贵的一盆君子兰甚至卖出了数十万的高价。

当然,这场如同“郁金香泡沫”相同的鲜花炒作,在1985年6月遭遇“黑色之夏”。

长春市政府采取了行政手段抑制超高的花价后,君子兰花价贬值约99%,史称君子兰事件。

李向东回想起这场事件的时候,心里不由得感慨万千,不知道当时都是谁在这场泡沫里赚的盆满钵满!

两人出了旅馆,直奔刚才漂亮小服务员说的长春凤冠联营花卉市场参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