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76,带领全村吃肉奔小康 > 第235章 未来规划

重生76,带领全村吃肉奔小康 第235章 未来规划

作者:一身旧雪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19:54:26

现在的潘明忠不会想到他以后人生路上一大劲敌此刻就在眼前,不过就算知道,该低头也要低头。

无它,潘明忠现在太缺钱了。

他要是只安心当个背手派活儿的大队长,或许就不会这么着急把盐碱地卖给李家坡了。

可是,现在有一个绝好的机会,买家有,生产原料和设备也有,只要他拿得出钱来,就能立马撮起一个橡胶制品厂来。

自从李家坡罐头厂建起来后,社办、队办企业就像雨后春笋一样,隔几天就有几个。

他要是错过这次机会,后边不知道还会被人拉下多远!

一亩两块五,八百亩就是两千块。平板硫化机二百一台,模具二十一套,丁腈橡胶二分钱一斤,而生产出来的密封圈一毛钱一个!

这生意绝对不亏!

潘明忠和李晋两人去公社找余社长办理土地权属变更,余社长就是一皱眉。

他是小成县人,挺年轻的,之前在惠川县县委组织部工作。胡树松下台后,刘东来掂量来掂量去,就让他来主持五道河公社的工作。

“李大队长,潘大队长,土地是属于集体的,你们这样不成卖地了吗?”

尽管余社长语气还算和气,可还是带了一丝不高兴。

不过,李晋和潘明忠一点儿都不慌。

这事儿,他们有过预案。

“爹,咱们和观鱼台的地,有历史原因在,只要咱们协商很好解决。但是潘家庄的盐碱地,之前权属很明确,要想划拨过来,需要有个适当的理由。”

即使余社长知道这只是他们想的借口,但只要台面上说的过去就行。

有些事儿吧,可能不那么合规矩,但是你不能让替你办事儿的人担上这个不合规矩的锅。

李晋的声线很稳,“余社长,是这样的。我们村和潘家庄不是要买卖土地,我们是本着互利互惠,方便耕种的原则,对换一下地块。”

潘明忠接口,“是啊,余社长,您虽说刚来咱们五道河,但是之前在县里的时候肯定也知道,我们大队社员每年都会因为交八百亩盐碱地公粮的事儿闹腾一回。”

李晋,“我们换地主要也是为了更好的完成交公粮的任务,不给公社添麻烦。”

潘明忠,“咱们县政府有权利调整大队土地权属,所以还得麻烦您给县里打个报告。”

俩人一人一句,先把这事儿的合法合理性借口告诉余社长,又奉上一支烟,帮他点燃。

余社长抽口烟,脸上的神色放松了点,又扭头问李晋,“这事儿刘书记知道吗?”

李晋笑,“跟刘书记闲聊的时候谈过几句,刘书记的意思是要走正常的流程,公社同意了再报给县里。”

余社长坐的端正一些,“你们的意思我知道了,都是为了促进生产。我会马上和县里汇报的。”

这意思,就是成了。

潘明忠出了公社大门,由衷的羡慕,“李叔,你跟刘书记关系真好!”

李晋笑着摇摇头,啥也没说。

……

李家坡的地一下子扩大了一半,大队班子成员兴奋了好几天。

不过,几天过后他们就开始发愁了。

这盐碱地,白花花的地面上长着一层碱蓬菜的幼苗,以后咋整呢?

挖了坑塘,养鱼养虾?

可是咱们不是有县砖窑厂那两个大坑了吗?

李向东给他们画图,“那八百亩盐碱地紧挨着白洋河,咱们在那里建八百亩的标准化水产养殖基地,换水排水都方便。咱们村里的这几个坑塘以后就作为育苗基地,不仅可以供应咱们自己养殖基地,还可以往外卖鱼苗虾苗。”

“然后就是扩大养猪场,也要建一个标准化养猪基地,专门养殖二代野猪,我现在的规划是年出栏五万头。”

一万头猪的养殖场大概需要20亩到30亩地,五万头就需要100亩到150亩地!

刘玉良说,“要是养这么多的话,牲口棚的地方可不够大!”

李康附和,“对,养那么多猪,还有猪粪,肯定会招很多苍蝇!”

李向东在纸上画了点,“所以,咱们要把养猪基地建到村子西北方。”

夏春的时候,容易刮东南风,养猪基地在下风口,臭味儿传不到村里来。

众人点头同意。

“然后就是中草药种植基地,地黄长得挺好,前些天又种了黄芪、当归、何首乌和白芷。地黄、黄芪、当归、何首乌生长期在两到三年,白芷是300多天就能收获。虽然中草药加工厂不着急现在建,但是也要做好规划。”

“向东,咱们一共拿出来四百亩地种草药,有必要建这么大的加工厂吗?”

刘长海疑问道。

李向东微微一笑,“我留出来的这块地方不是全部都要建成加工厂,前面这一大块是为交易市场准备的。”

“交易市场?”

“对!咱们的眼光不能仅仅局限在咱们自己村的这四百亩地上。一两年后,别的村,甚至别的县看到咱们种草药赚钱了,你说他们会不会跟风种呢?”

刘长海点头,那还用说!

现在就有人盯上他们村的麦种和西瓜种了!

“都种,不是和咱们竞争吗?”

“是竞争,但也是一种商机。”

看着众人不解的目光,李向东笑说,“咱们这四百亩中草药种植基地,在大药厂看来就是小打小闹,和人家根本没有议价的能力。”

“但是如果咱们县所有村都种草药呢?甚至目光再扩大一点,整个东方市都种呢?”

“到时候,人家想到买哪一种草药,就会想到咱们这儿!”

“咱们村第一个建立加工厂和交易市场,就会把其他地方的散户都吸引到咱们村来加工贸易!你们想,到时候买方卖方齐聚李家坡,是什么样的景象?”

被李向东说的,众人的心情一时都澎湃起来,恨不得现在就把交易市场撮起来!

李向东兜头一盆凉水泼下去,“当然,估计十几年后才有这种景象。”

“咱们现在最重要的是,先把眼前的钱赚到手,给后面的发展赚第一桶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