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76,带领全村吃肉奔小康 > 第224章 到底谁疯了

其实,要绿意永酒的配方,还真不是提前计划好的。

因为新年正月的,李澜脸上都是笑,可没人的时候,那皱眉不展的样子,李向东看见了不止一次。

他以为大姐舍不得离婚呢!

仔细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大姐怕离了婚养活不了自己和孩子,指着父母兄弟过日子,总不是长法。

俗话说,靠山山倒,靠人人跑。李澜现在谁都不想靠,就想自己立起来。

这还不好办么,马上就要改开了,无限多的机会就在眼前。哪怕是去南方倒腾点服装卖,也能很快发家。

谁知还没等他说话呢,李澜小声和他商量,“向东,你不是张罗着想办个酒厂吗?张玉松手里有他爷爷传给他的一个酿酒的配方,他爹和他后娘都不知道。你说我要是把配方拿过来,不管是卖了,还是捐给村里,是不是都行?”

嫁出去的女儿想回村里分宅基地是很不容易的,李澜自然知道,她想把酿酒配方当成投名状换取自己在李家坡的一席之地。

李向东好奇道,“什么酒?”

“我也不知道。是有一次他在家里请酒厂的技术员吃饭,想卖给人家一个失传很久的酿酒配方,我才知道的。”

“他平时藏得可秘密了,谁都不告诉。”

听完李澜的话,李向东沉思半晌,是什么酒呢?

张玉松老家是豫省的,不过从爷爷那辈儿就来到了永兴县,他手里的酿酒配方估计不是豫省,就是赵省之前的名酒。

这两地的名酒除了芦台春,老丛台,御河春,烧锅老窖,宋河酒,没有其他的了啊!

可是芦台春这些名酒,根本就没有断了传承,谈不上失传很久。

想了半天也没有结果,过年的事情又多,姐弟俩索性就把这事儿撂下了。

就在今天早晨,李向东和李大姑聊天的时候,突然想起来,自己上辈子死前的两年,大姑家的孙女嫁到了豫省,当时自己也去送嫁了。

表侄女嫁的那个村,有人成立了一家酒厂,号称恢复了失传几十年的“绿意永”酒的酿造工艺!

他尝了之后,还买了两箱带回家。

这款绿意永酒入口醇香清雅、甘冽丰柔,很快在豫省打出了一片市场,并大有进军全国的态势。

就是这样的巧合,灵光一现之间,李向东说出了“绿意永”三个字,想诈一诈张玉松。

真没想到,居然是真的!

张玉松瞪着大眼睛,“你咋保证不往外卖配方?”

李向东拍拍他的脸,“此时此刻,你有讨价还价的资格吗?”

张玉松为人优点不多,识时务勉强算是一个。

他挪动身子,调转到一个其他人看不到的地方,飞快的把配方写了出来,然后折了几折,塞给李向东。

“这下能让我吃口肉了吗?我太饿了!”

看他可怜巴巴的样子,李向东扔给他一个馒头,“吃完了快滚!初七九点在永兴县民政局门口见!要是我看不到你,哼哼!”

张玉松三两口把馒头吃下去,噎的直抻脖子,“我走不动了!你们把我打成什么样心里没点数吗?”

李晋没好气说马上就要成为过去式的前女婿,“别装了,打你就是皮外伤,又没伤筋动骨!”

事情告一段落,李晋和赵素芳招呼大家接着去屋里吃饭。

这人要是讨厌了,真是干什么都招人不痛快,张玉松就不能等他们吃完中午饭再来?

现在饭菜都凉了,还得重新加热!

李三姑回到李青山家就把事情说了,“你们是没看见,那惨叫声哦,啧啧,咱也不知道大哥一家子又打的谁,太惨了!”

说着若有似无的看刘玉秀一眼,啧啧,当时李向东打刘狗蛋儿那出,她可是看见了!

刘玉秀听到李三姑的转述,心里就是一哆嗦,看来还是不能惹那一家子神经病!

打起人来手真黑!

李万氏神情委顿,嘴里喃喃自语,“真是疯了,真是一家子都疯了!”

李四姑劝老娘,“差不多得了,别总想着降服大哥一家子了。以后和孙子孙女搞好关系,您老人家不光剩下享福了吗?”

关键是,她娘根本降服不了人家。

李二姑手里拿着块槽子糕,一口一口吃的香甜,聚精会神的和她爹李青山下象棋,李卫军在旁边观战。

三女婿和四女婿则站在院子里抽烟聊天。

李万氏挪到李青山旁边,一把将棋子胡撸掉,“下什么下,一帮没心没肺的东西!”

李二姑&李三姑&三女婿&四女婿&李青山:到底谁疯了?

李大姑当天没回家,因为李晋家最近的家风很对她的胃口,她打算在兄弟家多住两天。

李英初三还要接待一众大姑姐,所以早早的就回家准备饭菜去了。

李向东亲自骑自行车把张玉松塞到了去永兴县的大巴车上,给他买了票,还特好心的嘱咐他,“还有五天你就自由了,这几天该相亲就相亲吧,毕竟你家祖宗等着你给他们传宗接代呢!”

张玉松笑的比哭还难看,“等正式离了再说吧,我还是很看重和大澜的感情的。”

李向东差点没呕出来,给他买了票就急匆匆的走了。

这种人,这种人!

......

正月初三,全华夏的人应该都还在享受过年的欢乐。

李家坡的大队部却开始忙碌起来。

尽管不能陪媳妇去串亲戚,媳妇们却都非常理解自己男人,男人么,赚钱是最要紧的。

李晋,刘长海,李唐,李康,刘玉良,还有郭大明之前选定的养殖小组的人全都围着一个大木桶正襟危坐。

大木桶旁边还生着火炉,整个屋子温度都很高,木桶里是密密麻麻的透明小虾苗。

郭大明回来了!

他不是自己回来的,还带回来了罗氏虾的虾苗!

郭大明今年都没在家过年,自从决定养虾,李向东就想起来1976年刚刚传入鹏城的罗氏沼虾!

郭大明拿着介绍信,坐上火车直奔鹏城水产研究所,蹲了一个月,终于带回来了十万尾虾苗!

罗氏虾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