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76,带领全村吃肉奔小康 > 第193章 赶珠龙纹梅瓶

李向东对他大姐的印象已经很浅很浅了。

大姐李澜比她大十岁,今年二十四,十八岁的时候就嫁给永兴县白酒厂一位制酒老师傅的儿子了。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李晋一家回了惠川,李澜却留在了永兴。

上辈子,没等李向东发家,李澜就跟着丈夫回了豫省老家,一直到李向东脑出血死亡,双方都没联系过。

上辈子没细想,这辈子仔细咂摸一下却觉得不对劲儿。

豫省和赵省离的并不远,后世的交通和通信又很发达,怎么上辈子大姐就不和家里人联系呢!

李向东思绪回流,一时间有些发愣,冯玉才扒拉他一下,“看!有人正在卖瓷瓶子呢!”

回过神来一看,瓷器柜台前面正有个中年人拿着一对黑乎乎的瓷瓶,对着柜台里的一个年轻人急切地说着什么。

走近了,就见年轻人摆摆手,“你看你这瓶子,瓶身漆黑,暗无光泽,不值钱的东西!我们不收,你拿走吧!”

中年人鼻尖都沁出了汗珠,“这对瓶子是我家的传家宝,传了好几代了,之前藏到灶膛里才没被砸了。真的!你好好看看,给我30块钱就行!”

30块,是这个中年男人一个月的工资。

年轻人听他一说,不可置信的看着瓶子,心里腹诽道,这也不像是有来历的瓶子呀!

不过,他还是拿起手边的一块白抹布仔细的擦了瓶身两下,谁知那黑灰油腻腻的,竟然擦不掉。

“不收不收,不值钱!”

中年男人央求道,“让老法师看看吧!”

言下之意,你是学徒,或许不识货。

年轻人更加不耐烦,把瓶子轻轻往中年男人面前一推,“你要不然去静安寺看看呢!他们那边也许能收呢!”

中年男人沮丧的抱起自己的两个瓶子,迈步往外走,他之前去过静安寺了,那边只给18块钱。

唉,没办法,18块钱就18块钱吧!

“大叔,大叔!”

李向东叫住中年男人。

“组撒勒?”

“您这对瓶子,给我看看?”

“侬要撒?”

“我先看看再说?”

中年男人把瓶子放到地上,李向东拿起一只仔细看了起来。

这是古玩行的规矩,货不过手,避免万一东西摔了,双方责任说不清楚。

这个瓶子虽然脏乎乎的,但是外形看上去线条流畅,器型优美,小口短颈,口沿平坦,肩丰渐滑,肩以下逐步收敛,至近底处微微外撇。

是典型的梅瓶造型。

李向东拿出手绢用力搓了一下瓶身,谁知道黑灰下竟然隐隐透出潋滟的宝石蓝色!

看着像是霁蓝釉!

再看看手绢上的黑色痕迹,看来这对瓶子应该确是大有来历,竟然有人在瓷瓶身上涂抹了如此均匀的油墨来掩盖瓷瓶本来的颜色!

来不及容他再细看,中年男人拿起梅瓶就要走,这个小赤佬肯定没钱买,再耽误下去也是白白浪费自己的时间,还不如早点去静安寺。

李向东急忙拉住他,“大叔,30块钱,我买了。”

中年男人有点不敢相信,“侬真要?!30块钱哦!”

李向东从兜里直接掏出来三张大团结,递给中年男人。

中年男人没想到柳暗花明,竟然真卖出去了!

哎,家里五个孩子等着吃饭呢,祖宗应该能原谅他变卖传家宝的行为吧!

30块买一对黑瓶子,冯玉才给李向东竖起一根大拇指,“真是有钱烧的!大烧包!”

李向东心思都在这对梅瓶上,他一鼓作气把瓶身使劲儿擦干净,整张手帕都黑了。

“二哥,这瓶子是蓝色的啊!还有白色的花纹!”

李平指着擦干净的瓶身说,冯玉才凑过脑袋来看,“是嘛是嘛?让我看看!”

只见瓶身竟然真的是晶莹剔透的深蓝色,上面一条白色的龙追赶一颗火焰宝珠。

“不好看!”

“是不好看!”

冯玉才和李平难得有意见相同的时候。

他俩的审美比较一致,还是觉得花儿啊,朵儿啊的比较漂亮。

李向东却充耳不闻,心里暗暗雀跃,没准自己这次捡了个大漏!

龙追火焰宝珠,俗称赶珠龙纹,是元代梅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纹案。

这对梅瓶腹部的赶珠龙,龙首上扬,龙角后翘,蓝釉点的眼珠炯炯有神,龙嘴张开,露出利齿,颈部细长,背纹动感十足,四肢粗壮,颇有巨龙叱咤风云,腾空万里之势!

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

制作霁蓝釉时,工匠们在石灰碱釉中掺入适量的天然钴料做着色剂,在1300摄氏度的条件下,与坯胎高温一次性烧制形成。

霁蓝釉始创于元代,登峰造极于明朝宣德,清朝烧的就更多了。

其实,李向东这么确定这对梅瓶是元朝的,还有一个重要特征,那就元明清三朝的龙纹特征不同。

元代龙纹龙角昂首,鬃毛飘洒,嘴巴张开露出锋利的牙齿,龙目圆睁,十分威猛,头大脖细、身段从头到尾,慢慢变粗,显的结实有力。

所以后人在元代瓷器上看到的龙纹都是气势凶猛,极具战斗力的形象,俗称“蛇颈龙”。

等到了明代洪武朝后期,形成了另一种奇特的风格。龙脸是圆形,龙眼像猫的眼睛,后人称这一时期的龙为“猫脸龙”。

朱棣,朱瞻基的永宣盛世,龙纹则呈现出目光如炬、鬣毛冲冠、生猛强健的姿态。张嘴龙的上颚翻卷如象鼻,闭嘴龙则嘴钝如猪,俗称“猪嘴龙”。

成化、弘治、正德时期,龙像戴了一副眼镜似的,略显呆萌,俗称“眼镜龙”。

清代康熙时期,龙纹头大身子小,龙须细长弯曲,龙发反束向后,龙的下颚明显长于上颚,人们管这种叫“地包天龙”。

雍正朝的龙纹比较中规中矩,从乾隆后期开始,国力日渐衰退,瓷器上的龙纹也如那个朝代一样,扭曲,怪异,虚弱。

总之,一个时代的艺术特征总是和当时的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甚至是国力的直接呈现。

李向东默默的在心中过了一遍元明清龙纹的区别,小心翼翼的把两个梅瓶仔细包好。

正要走,谁知后面匆匆赶过来一位老法师,他带着劳动帽,一双玳瑁老花镜压到鼻梁上。

“侬等等!”

元代龙纹

洪武朝猫脸龙

永乐,宣德朝最凶猛的龙

康熙地包天龙纹

嘉庆龙纹

同治龙纹,是不是有点草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