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76,带领全村吃肉奔小康 > 第160章 回家

重生76,带领全村吃肉奔小康 第160章 回家

作者:一身旧雪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19:54:26

等所有的野猪肉都变成了屋外房檐上挂着的腊猪腿和腊排骨,野猪肚也都晒干了的时候,距离李向东和赵素芳来川西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

八月十五都是在川西过的。

期间,李晋已经拍了两次电报催两人回家。

柳江苏不舍得女儿和外孙,一个劲儿的挽留,加之李向东和罗永刚,白玉龙要合伙做的生意还没商量好细节,就一直拖到现在。

不过,现在所有的事情差不多都敲定了,也该到了他们启程的日子。

柳江苏和罗洪开自不必说,就连白玉龙和白玉凤都有点舍不得娘俩,这些天朝夕相处的,都处出感情来了。

只有罗永刚还好,因为他一个月之后就要去李家坡找李向东了!

时间太短,他都怕来不及完成李向东交代的任务,哪里有心情伤春悲秋叹别离!

临走之前,李向东又偷偷塞给柳江苏两百块钱私房钱,虽然柳江苏根本走不出这座山,去花这个钱,可是李向东觉得女生手里有点私房钱是十分必要滴!

罗永刚赶着来时的牛车,车上放着给娘俩带的川西特产,鸡枞油,干鸡枞,鲜木耳,各种干蘑菇,还有给李燕,李家宝,李平带的树莓,黑莓,鼻涕果......

树莓,也叫覆盆子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李向东坐在火车上,冲着追着火车跑的罗永刚和白玉龙喊,“别忘了来李家坡——”

赵素芳不知道儿子为啥让弟弟来李家坡,不过儿子做事,向来有他的道理。

火车咣当咣当的经过了山川,水田,隧道,又来到了平原。

李家坡的玉米已经长到了一米多高,长长的叶子叶子迎风摇曳,间隔里的西瓜蔓也有二十几分长了,三角状卵形的翠绿叶片奋力的迎接着阳光......

“坡洪一号”玉米从出土发芽以后就会进入生长旺盛期,夜里都可以听到拔节的声音,李向东有点可惜,没有亲眼看到它的成长。

......

李晋抱着李燕,带着李贞,李平和李家宝,站在火车站门口望眼欲穿。

“唔——”

“哐当——哐当——”

“刺啦——”

先是一阵尖厉的汽笛声传来,然后火车刹车,在铁轨上发出巨大的摩擦声。

列车员把车门打开,人们拎着行李像洪水一样从车厢里涌出来,奔向各自的目的地。

李晋带着儿女一见妻子露面,立马逆着人流,迎上前去,李燕一看见娘,立马伸着小手要赵素芳抱!

其他的孩子看见俩人也都特别高兴。

李向东看看四姐和弟妹,压下心里的疑问,笑嘻嘻的一起回家了。

等吃完了饭,李向东悄悄问李贞,“四姐,咱大哥怎么没来接娘?”

按理说,母亲和弟弟出了这么长时间的远门,李卫军怎么也应该一起去车站接一下。

他又不是有什么脱不开身的事情要忙!

李贞好看秀气的眉毛皱了皱,“你和娘去川西没两天,大哥和爹就又吵了一架。大哥已经二十多天没回家了。”

李向东点点头,不用问,肯定是因为大哥的婚事吵起来了。

那边,等孩子们都睡着了,赵素芬才悄声问李晋,李晋脸上难掩失望与疲惫,他看妻子一眼,“卫军跟我打起来了……”

既然说是打起来了,就不是李晋单方面动手了。

赵素芳惊呼,“卫军还手了?”

李晋倒是很平静,“素芳,咱们生了三个闺女才生了这个儿子,他刚生下来,咱爹挑着一担子吃的用的,走路去的永兴看他。”

“长子长孙啊!咱们养他多费心啊!可怎么养出来这么个东西呢?”

李晋有点不理解,还有点难过,大儿子怎么长成了这样。

“上次工作组来了,贞贞和向东是怎么做的?他是怎么做的?说走就走,巴不得不和我这个老子扯上一点关系!”

“好吃懒做,好高骛远,自私自利,糊糊涂涂,一点儿担当都没有!”

“要是哪天咱俩死了,撑起这个家,照顾弟弟妹妹长大的人也不会是他!”

赵素芳听完丈夫的话,默默无语,她又不瞎,自从李卫军回家这些天,一桩桩,一件件,是怎么做的,她还有啥不明白的。

只能说,有些人,不管是家庭的教育,还是国家的教育,都抵不过他的天性。

说白了,李卫军也没杀人放火,违法犯罪,人家只不过是遗传了李万氏的血脉,是个极度的精致利己主义者罢了。

你也不可能要求每个人都是道德楷模!

李晋和赵素芳现在的思想较前些年来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儿子不一定就是顶梁柱,女儿不一定就是泼出去的水。

“素芳,我想了,就这样吧!”李晋长叹一声,“给他把房子盖上,咱们做父母的责任就算尽到了。他爱娶谁就娶谁,日子是他的,以后他想怎么过就怎么过吧!”

赵素芳想说什么,可最终什么我没说,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日子依然是忙碌的。

惠川大集每半月一次,李向东去川西的这一个多月,已经又开了两次大集。

李家坡的麦蒿籽油已经卖出去了三万多斤!

除了附近的社员们买了自己吃,还有远来的人批发。

一开始大家是去大集上买,后来知道了李家坡的地址,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陌生面孔来李家坡仓房买油。

他们买完油,还喜欢去罐头厂问问,有没有特价的散装鱼罐头卖,要是有的话,就买上一罐子,然后回去零卖。

李向东围着整个村子转了一圈,看看大队部仓房排队买油的人,又去围观了一下罐头厂热火朝天的工作景象,再溜达着去虾坑鱼塘的开挖现场看一下进展。

现在没有挖掘机,不然就这一百多亩池塘早挖出来了。

养虾需要两米多深,养鱼差不多三米多,按照现在的进度,到过年差不多就能挖好。

到时候用石灰给池塘消消毒,就可以放水养鱼了!

李向东脑子里盘算着,和挖塘的人聊了两句就走了,他还得去中草药基地看看野地黄的出苗情况。

李向东到的时候,李国玲正在野地黄地里锄野草。

李国玲现在也不去砖窑厂上班了,专门在地里照看地黄。

古大夫和严厂长不能总在李家坡,为了培养能养殖中草药的专门人才,他们应李向东的要求,在村里开班授课两次,所有的人都能来学。

里面学习的比较好的有三四个人,其中就有李国玲。

她心细,有责任心,自从野地黄栽下,她每天除了吃饭睡觉看书学习,就是仔细观察野地黄的出苗情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