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76,带领全村吃肉奔小康 > 第147章 川西行

重生76,带领全村吃肉奔小康 第147章 川西行

作者:一身旧雪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19:54:26

李向东走过去,竟然是满满三大车地黄!

不过这些地黄根都很细小,带着叶子,有的还有花。

李向东拿起一根地黄,回头问潘吉文,“你送去光明制药厂,人家没收?”

潘吉文苦着脸,“那个姓叶的老头子说这些都没用!”

姓叶的老头子?

估计是叶工,看来严厂长没出面。

“小王明明说是你和严老头儿……”

李向东似笑非笑看潘吉文一眼,潘吉文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赶忙岔开,“你看,这些你都要了吧,一毛钱一斤,很便宜的!”

李向东问,“这里一共有多少斤?”

潘吉文大喜,“六千三百斤!你给我六百三十块钱吧!”

李向东“嗤”的一声笑了,“你疯了还是我疯了?六百三十块钱?既然这么值钱你就自己拉回家去吧,种地里,长几年好卖大价钱!”

潘吉文有点着急,要是能种活,他就认了!

可是他种过了,根本活不了!

要不是这样,他怎么会来找李向东这个大冤种。

“别别,你说多少钱?”

“十块钱!”

潘吉文惊呼,“你疯了?十块钱连工钱都不够!”

之前的野地黄是他爹派队里社员挖的,记队上工分。

大雨之后,地里庄稼都糟践了,他爹有点指使不动社员了。

再加上刘东来履职,胡树松在位子上战战兢兢,潘大春也开始夹着尾巴做人。

可潘吉文和小王都不想错过发财的机会,最后决定花钱雇人挖野地黄。

这六千三百斤野地黄不光把附近方圆十几里的野地黄挖光了,还高价收购了别的公社的野地黄。

要是李向东给他六百块钱,他不光不会赔本,还能赚一百多。

可是这个该死的,竟然只肯出十块钱!

潘吉文哀求,“再加点吧,就给十块钱,我裤子都赔掉了!”

李向东沉吟片刻,“二十,不能再多了。”

潘吉文还想讨价还价,李向东沉下脸,“爱卖不卖,种不种的活还两说呢!除了我谁乐意当这个冤大头!行了,我回去歇着了。”

潘吉文看潘吉庆一眼,咬咬牙,“二十就二十!”

李向东笑嘻嘻的说,“行啊,给我拉到大队部去吧!”

说着从口袋里摸出两张大团结递给潘吉文,“你要记得记得哥这份人情啊!”

潘吉文呕的快要吐血,不过能落下二十块钱也比扔了强吧!

……

李向东没想到,去川西前还能有此收获,赶忙让李晋拨十几个婶子大娘来大队部,还要一人带一把剪刀,一簸箕灶膛里的草木灰。

《中草药典》上记载,栽培地黄一般以根茎作为繁殖材料,又称“栽子”。

地黄的“栽子”一般选用一年生的,这样长出来的地黄产量高、质量好、且能防止品种退化。

在栽前,将“栽子”去头去尾,取其中间段,再截成三公分左右长的小段,每段要留二至三个芽眼,切口沾以草木灰,稍晾干后下种种植即可。

潘吉文把整棵野地黄种到地里,当然不会活。

种植可是一门技术!

村里的白菜已经种完了,大家正忙着种玉米和西瓜。

现在野地黄栽子处理好了,就得先紧着地黄种。

六千多斤野地黄去掉上面的叶子和花,也剩下三千多斤的栽子,足够把河边的边角地种满。

待安排好这些,李家坡其他的产业也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

罐头厂持续稳中有升的出货,虾坑鱼坑因为种地暂时搁置了,估计等李向东母子从川西回来,夏种能结束,到时候再研究鱼苗虾苗的品种……

李向东脑子里盘算着,慢慢进入梦乡。

东屋,李晋和赵素芳都没睡着,两人正说着悄悄话。

“路上千万注意安全,要是碰见小偷啥的,宁可把钱给他们,也别硬碰硬,尤其是向东那个臭小子,脾气太暴,上次他去东方市,就跟小偷打起来了。真不让人放心。”

媳妇儿子出这么远的门,李晋心里担心的很。

赵素芳答应了,又嘱咐丈夫,“贞贞要复习功课,准备高考,小平,家宝和小妹你多看着点,别让贞贞分心。”

李晋道,“我省(xing)的。”

“还有,老大的婚事……”赵素芳欲言又止。

“他娘,这几天我想了,能拦就拦,拦不住就算了。这日子啊,都是自己过得。”

李晋这些天颇有些看破红尘的意思,觉得前四十年,自己活的自私又愚蠢,他准备换个活法了。

赵素芳没说话。

外边月亮明晃晃的,照进窗户里,俩人慢慢的就睡着了。

......

惠川地区自古流行“上车饺子下车面”,就是给即将出门远行的家人做一顿饺子送行。

饺子代表团圆,临出行前吃顿饺子,意味着给家人此行送上祝福,祝愿一路顺风平安,期待马上团聚。

李晋早早的去供销社买了两斤五花肉,又剁了两颗大葱,准备做一个肉丸的肉饺子。

李晋和李贞俩人包的,没让赵素芳动手。

吃罢了饺子,一家人又把两人送到火车站,等赵素芳和李向东随着人流上了火车,李燕扎着两个小手非得找娘和二哥,瘪着小嘴哭的可怜。

李晋看着李燕珍珠一样的眼泪“啪嗒,啪嗒”的一颗颗掉下来,心疼的不行,把小闺女扛在脖子上,带着四个孩子去国营饭店吃饭去了。

这时候的火车都是绿皮火车,随着火车鸣笛声,火车头窜出两道十几米高的烟柱,宛如飞舞的长龙,气势非凡!

车上硬座上挤挤挨挨的都是人,大夏天的,尽管开着车窗,头顶上的小风扇“吱呀吱呀”的转着,车厢里还是很闷热。

行李多的把中间的路都堵住了,让来来去去的人都没有下脚的地儿。

李向东买了两张卧铺票,赵素芳在下铺,他在中铺,俩人踮着脚,时刻注意着脚下的东西,走了半天,才到卧铺车厢。

卧铺车厢人明显少多了,偶尔有穿着整洁的人走过,窗户开着,燥热的风吹进车厢,李向东这才觉得能喘口气,他把东西都塞在床铺底下,让赵素芳坐在床铺上休息。

这个年代一般人只能够购买硬座,购买硬卧的都得托关系找人购买,而软卧则必须要达到一定级别才允许购买。

“呜——”

一声尖锐而响亮的鸣笛声响起,李向东就觉得火车“咯噔”动了一下,然后火车缓慢起步行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