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76,带领全村吃肉奔小康 > 第135章 惠川大集(下)(求五星好评!)

如果现在要是有无人机在天空上面看的话,就会看到,无数条通往惠川县县城的大路小路上,人头攒动。

惠川县就像是一颗心脏,大路小路就像是血管,人们就像是血液,不断的涌向心脏。

清晨七点,惠川县中央大街上摆满了摊位。

有卖草帽的,有卖荆条筐,簸箕的,有卖用高粱穗子炮的笤帚,扫帚的,有卖盖帘和浅子的,有卖柳木铁锹把的!

还有卖鱼虾的,自己院子里种的蔬菜的!

当然,最多的还是卖麦芽糖的摊位,沿着中央大街摆成一条长龙。

县委大院的喇叭正放着革命歌曲——《众手浇开幸福花》

“千朵花呀万朵朵花儿,

比不上那红色的幸福花,

千年哎万代呀开不败,

岁岁长来月月发,

月月发~

花香香在心里头,

花红红遍社员家~”

曲调明快,朗朗上口的歌曲重复播放,既振奋人心又渲染气氛。

人们挤挤擦擦的大街上走着,看着,挑拣着。

不时就能听见有老乡互相打商量。

“老哥,我看你这草帽挺好,我这还没开张,能不能用我这个浅子跟你换?”

“咱这浅子用的是白高粱杆,粗棉线勒的,倍儿结实,你就使去吧!包你十年二十年用不坏!”

“行!”

两人成交,一顶草帽子换了一个浅子。

这种情况不时的发生着,有用黑鱼换铁锹把的,有用荆条筐换笤帚的。

李向东正好碰见正在视察的刘东来,刘东来招招手,“你们大队卖点啥?”

李向东眉开眼笑的,“刘叔,你看多热闹啊!我们大队卖做鱼罐头剩下的碎鱼,麦蒿籽油和各种糖。”

“嗬!准备大显身手啊!你们大队卖的这些东西可都不便宜!”

王福根皱眉说道,“可是现在看,大家都是以物换物,没多少人真掏钱买东西。”

李向东看王福根忧心忡忡的样子,安慰道,“王叔,单靠咱们县的社员,购买力肯定上不去!咱们得等大主顾过来!”

王福根看向刘东来,“大主顾?”

刘东来胸有成竹的点点头,“外县市的人,赶过来还需要点时间。”

李向东补充,“等石油厂的人下了班来消费,他们有钱!”

王福根哈哈一笑,“书记和向东神机妙算,我就等着了!”

果然,等过了八点半,中央大街上的人骤然多了几倍,刚才无人问津的麦芽糖摊子前都是问价的人。

李唐这边,还找了好几个嗓门清亮的小媳妇在摊子后边吆喝!

“大家看一看,瞧一瞧,惠川特产,李家坡鱼罐头!一样的品质,一样的好吃,价格便宜一半喽!”

“买鱼罐头送五彩玻璃碗!大家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李家坡鱼罐头,热油炸的透透的,八角花椒酱油放的足足的,闻一下,香迷糊!吃一口,香个跟头!”

三个小媳妇,轮流上,喊累了就歇一歇,这词还是李向东给想的,深得后世广告词精髓。

这么一喊,还真有人过来问。

“这是供销社卖的那种鱼罐头?”

“嗯呐呗!如假包换,我们就是厂家!”

“那你这个咋卖这么便宜?还送碗?”

“卖便宜还不好?老哥,实话实说,我们现在卖的鱼罐头是做罐头时剩下的,没别的毛病,就是鱼肉有的不完整了,给挑出来了!味道可是一样样的。”

李唐见那人半信半疑的,大方的拿出来一双筷子,一个碟子,夹了几块鱼,让他试吃。

那人四个口味挨个尝了一遍,放下筷子,“每种口味给我拿一斤!那个碗给几个啊?”

李唐笑着说,“一斤给一个!”

很快,鱼罐头称好,装在了罐头瓶里。

这里用的罐头瓶是专门订制的,一斤一个,样子简单,为了和成品鱼罐头区分开。

买主笑呵呵的掏了四块钱,供销社可是卖两块钱一罐!

用买两罐的钱买了四罐,还赚了四个漂亮的玻璃碗,真是赚了!

有了一个人开头,后边的人就开始排队了,一样的味道,无非就是肉碎了点,这便宜可不是每天都能碰到的!

也有人在旁边说,大肥肉才七八毛一斤,立时就有人在旁边怼他,你去买肥肉呗,别在咱前面挡着。

人家又用油炸,又放酱油的,不花钱?

李唐这边卖的好,刘长海那边也不差。

大家都知道卖麦芽糖,却没有李家坡这边的花样多。

刘长海嗓门大,嘴也甜,看见有人往筐里看,就凑上去给人家介绍。

“大爷,来点龙须酥吧!啥?没牙了?那不怕,咱这龙须酥入口即化,吃了还能保你健康长寿!”

“大婶儿,咱这糖葱,一根五分钱,给孩子买一根,够吃五天的!上不上算?”

“就有一分钱啊?没事儿!我们这儿有叮叮糖,给你敲一分钱的!”

刘长海就跟个大蝴蝶一样,在人群中不停的推销,一会儿摊子就被人围满了。

但是,整个大集最火的就数麦蒿籽油摊了。

谁家不吃油?

麦蒿籽油摊子前也没人吆喝,来人问,就告诉一句,卖油,九毛钱一斤!

不要票哦!

黑市卖的油,里面都是油渣子,还卖十块二,一块三呢!

看人家这油多么清亮,就是颜色有点深,像是菜籽油。

大便宜啊!

一传十,十传百,不一会儿,油摊前都是人,手里拿着油瓶子,油罐子,挤着上前买油。

李国庆,郭玉喜,李向杰,赵小军几个人也没闲着,他们在街边卖甜水!

李向东给出的主意,弄两个大水桶,盛的满满的白开水,放了麦芽糖和食用色素,搅拌成一桶黄色的,一桶绿色的甜水。

一分钱一碗!

水摊旁边是宁若若,李贞,李平和李家宝,他们做的是小吃摊。

昨天晚上在家里摊的白面和白高粱面混合的薄饼,还拌了酸辣土豆丝,把茄子,豆角,韭菜用油炸熟,又撒了孜然粉和辣椒粉。

做法仿照的是后世的炸串,相信这个年代的人对此肯定没有抵抗力。

太阳越来越高,天气越来越热,人挤人,一身臭汗,人们又饿又渴的,本来想去买根冰糕,可是太贵了,又舍不得。

“爹,那儿有卖饮料的,一分钱一碗,我也要喝!”

有孩子看见李向杰端着一碗绿水喝的津津有味儿,馋的不行,拉着他爹的衣角就要过去。

男人看了看,碗挺大,一分钱也不贵,最主要的是自己今天卖麦芽糖赚了几十块钱,买!

男人豪气的扔下两分钱的钢镚儿,爷俩儿一人一碗!

喝完了水,肚子又瘪瘪的,要是往常就回家吃了。

但是气氛烘托到这儿了,两毛钱一个大卷饼,咱没吃过的新鲜玩意儿。

买!

还有远道而来的外市外省人,自己预备了干粮,只是干喇喇的,咽不下去,买个卷饼就着吃!

谁也没想到,甜水摊和小吃摊生意竟然格外的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