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76,带领全村吃肉奔小康 > 第118章 锦囊妙计(下)

“还有,不要再限制各个大队全部种小麦玉米,也不要再瞎指挥农民们种什么。不客气的说,我们老百姓,几辈子都是地里刨食,能种什么,种什么最好,我们比你们要明白。”

刘东来点头,“假科学,一刀切,确实要不得。”

“即便这么做,还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刘东来敲敲桌子,县财政并不富裕,能拿出来的钱粮都很有限,根本救不了全县的百姓,难不成真让老百姓们拖家带口的出去讨饭?

不,绝对不可以!

“刘叔,以工代赈,您想过吗?”

“北宋年间范仲淹主政杭州,正逢杭州饥荒,范仲淹鼓励百姓赛龙舟,湖上宴饮,还大兴土木,被人弹劾劳民伤财。范仲淹上书解释,这些都是为了给百姓创造工作机会,不致他们背井离乡,饿死他乡。”

李向东一说以工代赈,刘东来就明白他的意思了。

“对!明朝万历年间,苏州一带闹饥荒,主政者下令禁止百姓游船,于是富家子弟日日在家宴饮,而靠划船生活的船家,都由于失业而背井离乡。主政者的不知变通,造就了与之前完全截然相反的结果。”

“刘叔,您想当范仲淹,还是万历苏州主政官呢?”

李向东双目炯炯看着刘东来。

刘东来好笑的用筷子敲他脑门一下,然后又是一脸愁容。

“我让人把县里能动的活钱都拢了拢,也没多少,没有经过论证,不好随意上马什么项目。”

现在和范仲淹的时代又有所不同,那个时候阶级分明,除了劳苦大众,还有许多有钱的富商乡绅,现在,几乎是所有的人都一样的穷。

靠百姓消费很难创造工作岗位,政府又缺钱,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李向东看刘东来这几天确实是愁的不轻,头发似乎都白了几根,他笑眯眯的凑上去把自己的计划说了。

……

下午的时候,李向东骑着车子,嘴里哼着歌儿回家。

“好运来祝你好运来,好运带来了喜和爱。

好运来我们好运来,迎着好运兴旺发达通四海。

叠个千纸鹤再系个红飘带,愿善良的人们天天好运来。

你勤劳生活美你健康春常在,你一生的忙碌为了笑逐颜开~”

李向东心情放松,越唱声音越大,没注意到身后坐着牛车,一身油污,脏兮兮的李卫军和李清。

“向东,这么高兴啊?唱的啥歌?”

李清高声问,他没听过这歌,但是怪好听的,听着心里觉得倍儿喜庆欢快。

李向东扭头一看,呦,清叔,旁边坐着黑着脸的大哥。

李向东咧开一个大大的笑容,“清叔,大哥!我自己瞎编瞎哼哼的!你们又去拉油了?还有多少没榨完?”

牛车上放着四个大白色塑料桶,里面装的满满的都是麦蒿籽油。

这桶还是从东方市塑料厂买的,一个大桶能装两百斤油。

“再有个四五天就差不多了!剩下的三千多斤油就归金牛公社了。”

李清朝老牛后背上方的空中一挥鞭子,甩出一个漂亮的鞭花,嘴里吆喝着,“驾——驾——”

老牛紧迈两步,车速提上来了,又和李向东并肩走。

“向东,什么时候分油?”李清问。

现在李家坡大队的仓房真不够用了,除了油就是麦子,都没处放了,真是甜蜜的烦恼啊!

李卫军这一天又累又热,坐在牛车上被颠的全身像散了架一样。

他见李清问李向东什么时候分油,心里嗤笑一声,向东个半大小子能管的了这事儿?

谁知李向东随口答道,“就这两天吧!今晚开个会研究一下,顺便给大家看看咱们罐头厂的证件,嘿嘿!”

“是吗!证件下来了?!”李清一听,激动的差点没从车上蹦下来,办的这么顺利吗?

“以后咱们就是光明正大的集体产业,再也不会有人来瞎哔哔,说咱们走资本主义道路了!”

李向东胸中也有些激荡,从此,李家坡算是走上了与上一世完全不同的道路!

……

晚上,李家坡大队部。

李晋和李向东坐在一起,周围是李康,李唐,刘长海,刘玉良,王振波,李清等人。

昏黄的灯光照在一个个粗糙的农村汉子脸上,那脸上的道道皱纹仿佛都随着笑容变成了花瓣,这种集体的喜悦,让窗边的月亮都变的喜气洋洋。

李晋习惯性的轻咳一声,“今天向东把罐头厂的集体企业资质证明和食品卫生经营许可证办下来。”

尽管大家私下都已经听李清说过了,但是看李晋把两张盖着大红公章证明文件,又是一阵轻呼。

几个人做惯了粗活的手小心翼翼的拿着传看。

“振波,回头拿个玻璃镜子把这两张纸装起来!以后咱们就是堂堂正正的集体企业了!呵呵!”李晋吩咐。

王振波应了,把文件收起来。

“接下来,咱们议一议,大队还能干点啥!”

一听李晋这话,众人瞬间精神起来,这是又有新买卖了!

五六双眼睛齐刷刷的望向李向东。

李晋:……

为啥都看我儿子,不是我正在讲话吗?

好吧,这主意也确实都是李向东想出来的。

“向东,你和大家伙儿说说。”

“叔叔大爷们,咱们要做大罐头厂,鱼就必须有稳定的供货源,现在是没有问题,水多鱼多,要是过一年旱了呢?没有鱼了怎么办?”

“高价买鱼,罐头没有利润,缩减产量,供货不稳定,以后就没人会要咱们的货了。”

“所以,我想着,咱们大队不如弄几个养鱼池,养虾池,既可以给罐头厂供货,也可以卖给水产公司。”

“另外,再办一个养猪场,猪肉可以做成午餐肉罐头。”

“还有,建立一个中草药基地,就种地黄,枸杞,丹参,远志,柴胡,金银花,尤其是河边那几片湿地,就种紫菀。”

“中草药的利润非常可观,大到你们没法想象。”

“对了,还有,要建立药材加工厂,加工炮制中草药。”

“当然,中草药基地和药材加工厂还需要请专家过来指导,利润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看到的。”

“养猪也得一年半载。”

“所以,咱们分三步走,第一步,养鱼养虾做罐头,第二步,开养猪场,第三步,建立中草药基地和药材加工厂。”

“只是,目前还有一个最最紧急的事儿,那就是跑销路,可能用不了多久,我们县就会生产出很多麦芽糖!”

等李向东把话说完,屋里的人都傻了.

养鱼养虾养猪,还种药材?

“当然,这都是农业方面的布局,后面可能还有工业方面,建筑工程方面,总之,咱们要抓住后几十年的所有发展机会。”

连后几十年的事儿都想到了。

突然觉得全身都是干劲儿怎么办!

给大家画完了未来的大饼,接下来还得继续研究分油分粮的具体计划。

因为上面把整个惠川县的公粮都减免了,也不可能只让李家坡大队一家交。

王振波把账本子和算盘拿过来,一样样的和大家说,“今年麦收,产量比往年要高一些,一千四百三十八亩地,一共收小麦三十六万五千六十三斤八两,咱们大队一共收麦蒿籽九十八万七千六百八十斤,现在已经榨好的油有四十八万斤,都在仓库放着呢,除了给金牛公社的三千六百斤油,还能拉回来小一万斤油。”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觉得不可置信。

总的来说,这是李家坡大队历史上都很少见的丰收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