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小世子被拐十年,再见已是国师 > 第152章 可惜了……这就命

等八位阅卷官一一将所有的卷子都批阅过后,便会将其中得圆圈最多的十份卷子挑出来,然后呈给安佑帝。

再由安佑帝从这十人中钦点出:状元,榜眼和探花,也就是一甲三名。

然后取排行前三分之一者为二甲进士,其中二甲第一名便是传胪。

剩下的人便都是三甲了。

等安佑帝将呈上来的前十名卷子都看过后,心里便已经有了数。

前十名也已经被传入宫中,就在大殿中,等待安佑帝点状元。

元盛井看到殿中的这十人,唇角不禁抽了抽。

这十人还真是凑齐了:男女老少。

这怎么不算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呢?

其中有一人已经头发花白,一看就是穷尽一生在追逐科考。

还有一人年纪轻轻,一看就知道应该还不满十六。

其中相貌最好的就是女扮男装的这位,

元盛井在殿试后便找贾旭打了一下,那个女扮男装来参加科考的,叫白梓复。

她身上又一种雌雄莫辨的美,让人过目难忘。

虽然说她能考进前十,的确是件很厉害的事情,但这里是古代,她这样做便是犯了欺君之罪。

终于,安佑帝开始点名了:“许敏博是谁?”

“学生在。”许敏博立即出列,正是那个头发花白的人,他老脸通红,一副激动的随时都能昏过去的样子。

安佑帝见状也愣了一下,然后才问了一些有关他策论的事。

但从安佑帝的态度中不难看出,这位肯定不会是前三。

又一连叫了几人,没一会儿就问到了那个小少年身上:“谁是上官铭文?”

“学生在。”

安佑帝并没有因为他年纪小就看轻他,也问了关于他写的策论。

小少年身上难掩稚气,但回话并不怯场,可谓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别说安佑帝满意了,元盛井听着都觉得这小子未来可期。

终于,安佑帝点到了:“白梓复。”

“学生在。”白梓复立即出列行礼。

元盛井见状,感觉自己比对方还紧张。

但安佑帝也是同样的,只问了一些关于她所写的策论内容,好似并没有发现什么。

白梓复的回答也是引经据典,且言之有物,表现也很是突出。

这让元盛井很是好奇,她难道就不害怕自己的身份暴露吗?

终于在万众期待下,安佑帝开始点状元了。

不出元盛井所料,状元是那年纪最小的上官铭文,不仅是因为他本次策论写得好。

还因为他已经连中五元了,他若是当了状元,便是大安朝开国以来的第一个六元及第的状元郎。

多好的兆头,安佑帝自然愿意成全了他,也是给自己脸上贴金的事。

榜眼是一位寒门学子,他也是这十人中,策论写得最好的,若不是有个已经连中五元的上官·程咬金·铭文,这状元便是他的。

只是可惜了……这就命。

最令元盛井不想看到的事,终究还是发生了,白梓复被点为了探花。

没办法,这十人中,除了上官铭文稚气未脱,就属她长得最好看,又恰巧也是寒门学子。

而探花郎本就是要在他们十人中,选最风流潇洒的来当。

就这样,白梓复便成了这探花的不二人选。

不过元盛井纠结过后,还是没有拆穿她的身份,毕竟人家这功名也是靠自己考来的。

至于以后?

那自然是要看她自己的造化了,看她有没有能力让安佑帝明知她是女子,却舍不得舍弃她这枚棋子了。

想到这里,元盛井隐隐地还有些期待。

安佑帝点完状元后,便直接为三人授职,状元上官铭文授翰林院修撰,榜眼和探花白梓复授翰林院编修。

除了他们三人,其余人只能回去等自己的官职授予了。

元盛井见状元都点完了,之后的一甲三人出宫后跨马游街,便不用他再操心了。

他觉得自己终于能松一口气了,正准备随着官员们一同出宫回去休息时,就又被安佑帝叫住了:“国师,你留一下。”

元盛井:……

他只能转身跟着安佑帝去了御书房。

“小舅舅,你留我下来做什么?”元盛井垮着肩膀,一副不堪重负的模样。

“恩科这事你做得不错,想要什么赏赐?”安佑帝没好气地看着他装模作样。

元盛井一听赏赐,双眼就是一亮,但还口是心非地道:“小舅舅,你说什么赏赐呀,咱们都是自家人,说赏赐岂不外道了?”

安佑帝一愣,还以为自己说要给他赏赐,元盛井不稀罕呢。

结果就听元盛井话锋一转:“不过您要是非得赏赐,金银俗物也好,古董字画也罢,都是您的心意,我也是来者不拒的。”

安佑帝:……

最后,安佑帝果然给元盛井赏赐了不少的金银珠宝。

至于他这个以往并不算受宠的王爷,怎么突然就这么有钱,大手笔了?

那自然是因为他继承皇位后,也顺手继承了安文帝的私库,和原本安文帝给自己准备的陪葬金银珠宝,古董字画……

也都在下葬前,全被元盛井拦了回来。

还美其名曰,这死物安文帝带不到天上去,放在皇陵中不过是会招来盗墓贼,反而会扰了安文帝的清静。

不过元盛井也没让安文帝的陪葬室空着,将安文帝在位最后一年出炉的所有官窑瓷器都堆了进去。

还将整理出来的一些文献和史籍,烧在陶片上,堆进了陪葬的墓室中,那叫一个满满当当。

安佑帝还好奇地问过:“这是作何?”

“方便后世人考古。”元盛井说完,才想起这话有些不太对,立即改口道:“我的意思是这些东西,才能凸显安文帝的‘政绩’。”

反正截留下来的金银珠宝等‘俗物’,都进了安佑帝的私库,他自然是没有异议的。

安佑帝这才有了,赏赐有功之臣的底气。

否则的话,他可能就要成为历史上最穷的皇帝了。

元盛井领赏后,只留了一半,剩下的一半,直接打着安佑帝的旗号,赏给了这次协助他的所有人。

有赏大家一起分,等下次他再需要人手时,大家才愿意继续出人出力么。

做事不能只看一时的得失,得往长远地看。

元盛井用安佑帝的名号分赏赐,既不会让安佑帝觉得他收拢人心,还能让收到赏赐的人记他的好。

毕竟这赏赐本就是给他一个人的,聪明人都明白,以后跟着元盛井有肉吃。

至于有那蠢人,不记他好的?

那自然是以后也不会再用了,大家都是成年人,没有教育别人的时间和精力,更没有得惯着谁的义务。

最简单有效的就是筛选,合则留,不合则去。

一场恩科考试,元盛井得罪了一大半的文臣,毕竟谁家没有一两个不成器的子弟,能往科举中伸手的,总是有些后台依靠的。

不过元盛井才不在乎,因为另外一半他早就得罪完了,也不差这一半了。

他想要过安生日子,就不能跟任何一派人暧昧不清,若要站队表态,那自然也是站在安佑帝这边。

不过他虽然站在安佑帝这边,但不代表安佑帝就什么事都可以来麻烦他。

“小舅舅,你娶舅母,让我去当奉迎礼官?”元盛井指着自己的鼻子:“这辈分不对吧?”

帝后大婚与普通人家不同,皇帝自然不可能亲自去迎亲,就会派使节奉命迎接

“如今秦王他们都还在守孝,如今除了你,朕想不到还有谁合适了。”

因为秦王他们都是安文帝的亲儿子,所以他们得守够二十七个月的孝,并不适合参与帝后大婚这种事。

至于其他皇室宗亲,要么不在京城,要么身份不够。

主要还是安佑帝想要风风光光地迎娶皇后,若是让元盛井这位名声在外的国师来当奉迎礼官,自然也就抬高了皇后的排面。

而夫妻一体,自然也就抬高了他的排场。

元盛井略一思索后,便明白了安佑帝的意图,这点小忙他也不是不能帮。

但他也有要求:“可以是可以,但……”

“但什么?”安佑帝听到这个‘但’也很是紧张。

“但这事过后,我想休假。”

“休假?”安佑帝一脸懵:“你不是天天休假吗?”

元盛井却摇摇头:“我说的休假是离京,在京城时算什么休假?”

“离京?”安佑帝立即紧张了起来:“你要去哪?”

“等你成亲后,也该入秋了,自然是去南方避寒。”元盛井早就有这个想法了,只是一直没有机会实行,如今正好作为交换条件。

“你要去多久?”安佑帝有些为难,毕竟他才上位,还需要元盛井帮他压阵,有些事情,他才好施行。

“既然是避寒,自然是等春暖花开后回来啦。”元盛井盘算了一下时间:“五六个月?”

毕竟从京城到云贵少说也得走两个月,若是再边走边玩,怎么也得三个月才能到,说三五个月都是保守,他们总不能才到就折返吧……

“这么久?!”安佑帝立即瞠目,并态度坚决地道:“不行。”

“五六个月是有些久哈。”元盛井也觉得有些过分,毕竟安佑帝是他一力扶持上位的,若他不在京城的时间久了,的确也不太合适。

安佑帝见元盛井并不坚持,才暗暗松了一口气。

“那……”元盛井又略一思索:“那就两三个月吧,我想去北境看看我姐姐们,都多少年没见过她们了,也不知道如今长成什么样了都……”

安佑帝思索之后,终于还是点了头:“成交。”

就这样,两人愉快地达成了交易。

帝后大婚也是一桩盛事,因为这也是大安朝开国以来,第一位从安华门抬进皇宫的皇后。

前面几位皇后在皇帝登基前,就已经嫁给了皇帝,所以她们的封后大礼只是在后宫中举办的。

但安佑帝是先登基,后娶妻,这流程就要按最高规格来举办。

自从安佑帝早在入宫后,便已经派人去照顾俞燕华了。

婚期虽然推迟了半年,但俞燕华这半年的日子过得也很是充实。

自从宫里的女官来到她的身边,俞燕华感觉自己的生活简直天翻地覆。

尽管她还不曾入宫,但一应用度就已经按照皇后的份例来的。

但也有让她烦恼的,那便是学习宫中规矩,毕竟她将来是一国之母,后宫的规矩她必须得清楚。

虽然说现在安佑帝没有广开后宫,但人心易变,保不准哪天他就要广纳后宫佳丽了。

到那时候,宫规便是她这个皇后的武器,进可攻退可守,所以将宫规背得滚瓜烂熟。

除此之外,她还要亲手准备一些绣品,等到进宫后,用来敬献给太后和安佑帝,这是规矩。

她的绣工其实很普通,毕竟以前也是娇养着的姑娘,绣工这种活过得去就行,毕竟没有哪个大户人家的当家主母,是需要亲自缝制绣品的。

毕竟当家主母要会的事情,可不止这用来讨好别人的女工,还要懂得如何执掌中馈,教养子女,孝敬公婆,侍奉丈夫……

当然,最重要的是,她还得要会社交管理,做好‘夫人外交’。

而这些任何一样,都比学好女工更难,也更重要。

只有做到以上全部要求,她才是普世眼中的贤妻良母。

寻常人家也并不是没有作弊的方法,就是她选好花样,在绣品上开个头,然后交给陪嫁的绣娘,等绣娘快绣完时,她只用收个尾,便算是她亲手绣制的了。

但谁让她要嫁的皇家,这招不好使了,为了给太后留下一个好印象,她就得自己绣。

原本她嫁给一个不受宠的王爷,看似是高嫁,实则并不算。

谁知这王爷忽然变皇帝,一下就成了飞上枝头的凤凰,这让俞燕华总觉得自己像是在做梦。

与她有同样感觉的,还有如今的曹太后。

因为没有皇后,也没有嫔妃,如今的后宫管理权,就落到了曹太后手中。

也幸好安文帝的嫔妃早已搬出后宫,如今都去了皇陵,如今后宫只剩些宫女内侍。

可就算这样,曹太后作为代管者,也觉得宫务繁重,她甚至比安佑帝本人,更希望皇后尽早入宫。

这样她就可以打着为大安朝祈福的名义,出宫去道观生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