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小世子被拐十年,再见已是国师 > 第150章 弹劾我做什么?

尽管是在入场时,监考官员会一一核对考生的身份,但架不住若两人提前商量好,等在卷子上互相写了对方的名字,便可完成替考。

于是元盛井便吩咐打扫号舍的人,按他的要求给贡院的每一间号舍墙上,都写上了阿拉伯数字。

一开始并没有人看得懂,这串数字的意思。

直到等考试开场的那一日,考生们经过搜身进入贡院,然后再抽签领取自己的号舍签,进入考场对号入座。

等在填写姓名时,身为主考官的元盛井,才宣布道:“所有人在书写姓名时,需在后面加上号舍墙上的数字。”

此话一出,就让那原本打算替考的几人脸色巨变。

进了考场后哪怕他们将对方的信息背得再熟悉,也不知道对方号舍墙上的数字是多少。

原本他们还想干脆空着不填,就当是忘了。

但紧接着又听到元盛井说:“若不写号舍墙上的数字,考卷作废。”

闻言,那几个还抱有侥幸心理的人,只能老老实实地写上自己的姓名籍贯跟号舍数字。

会试考三场,每场三日,一共九日。

等收卷时,考官们人手持一个定制的印章,收一张卷子就盖一个戳。

这也是元盛井想的办法,从收卷开始,便责任到人,不管是收卷子的,给卷子糊名的、誊抄卷子的、校对卷子的、阅卷的、复核卷子的、填榜的……

无一例外,但凡经手都要盖章,若有闪失也好追责。

最重要的一点是,元盛井会抽查,他会在收卷后,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一次抽查,结果就在誊抄卷子的环节抽查时,精准的抽查到了两份卷子被调包。

他查出来后,根据卷子上的盖章,精准地找到负责糊名的人和负责誊抄的人,二话不说就把人带走。

他们的下场不言而喻,先是大刑伺候一遍,让他们供出是受谁指使的。

但其实这个问题都不用问,只看更换过的卷子,谁是受益方,就能知道是谁指使的了。

主要是让他们体验一下刑部的手段,长长记性。

虽然长记性了也没用,因为他们都被褫夺了官身和功名,体验完酷刑后,便会被送去腰斩。

其家人也会受到牵连,同样是抄没家产驱逐出京,三代不能参加科考一条龙处理。

他们后悔也没用了,身为‘杀鸡儆猴’的鸡,他们注定得做好‘表率’。

当然,那些想要作弊的,自然也落不下什么好下场。

元盛井就是要让那些想要浑水摸鱼的人,都不敢再伸手。

谁伸手,就剁了谁的手。

毕竟一旦追查起来,有那印章在,谁也推卸不了责任。

有那因为泄题被抓,溺死在粪池中的人,现在还没捞起来的在前。

又有这调包试卷的在后,都没有一个好下场。

便可知安佑帝对本次恩科的重视,和绝不姑息养奸的态度。

而文臣除了权和利以外,最看重的就是名声,更何况是会遗臭万年。

还是这种实实在在的,双重意义上的‘遗臭万年’。

总算是让这场恩科,成为有史以来,最公平公正的一场考试。

等到放榜那日,元盛井坐在放榜处旁的酒楼二层,来验收自己的‘劳动成果’。

而他的对面坐着的,正是微服私巡的安佑帝。

“你还有心情来看热闹,我那御案上,弹劾你的奏折摞一起,都要比你人还高了。”安佑帝见元盛井一副没事人的样子,就忍不住有些嫉妒。

这家伙在前面大刀阔斧搞事,他这个当皇帝的还要给他收拾烂摊子。

“弹劾我做什么?”元盛井蹙眉不解:“我掘了他们家祖坟不成?”

安佑帝闻言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就笑了起来:“你还真别说,也差不多。”

“哈?”这下轮到元盛井呆住了。

他甚至开始回忆,自己最近的行程,是不是真干了这事?

可……他最近忙得连城门都没出过,去哪掘他们的祖坟去?

“不可能。”元盛井立即否认,为自己正名。

“你把人家祖坟冒青烟的机会绝了,和直接掘了人家祖坟,有什么区别?”安佑帝调侃起来。

“你别说,你还真别说。”元盛井仔细一想:“还真没毛病。”

舅甥两人不禁相视而笑。

还不等他们笑够,张榜的人就来了,将榜单展开,贴到了公告栏上。

一群学子便伸长了脖子,在那榜单上查找自己的名字,期盼能看到自己的名字上榜。

元盛井看着他们殷殷期盼的神情,不禁叹了一口气:“小舅舅,你可知,这往年会试上榜的,一多半都是权贵子弟,而寒门子弟只能占一小半?”

安佑帝居高临下地看着来看榜单的众学子,有的因为上榜了而欢欣鼓舞,有的则是喜极而泣,也有那落榜的学子或垂头丧气,或失魂落魄……

可谓是众生百态,他也不禁收敛了笑意:“知道。”

“而今年,寒门学子却能占据三分之二,你可知这意味着什么?”元盛井眼底一片冰凉。

安佑帝并没有回答,但沉默也是一种回答。

意味着其中考生中至少有一半,原本能上榜的寒门子弟,或是因为考题泄露,或是因为替考,或是因为卷子被调包,甚至直接在填榜时被顶替……而导致屡第不中。

“小舅舅,蛀虫虽小,却经不住它多啊。”元盛井打开折扇轻摇起来:“连农夫们都知道种庄稼时,一旦发现除虫要及时,否则它们就会以极快的速度繁衍,然后严重影响庄稼的生长和产量。”

安佑帝听着元盛井的形容,眼前仿佛就有了画面。

“就像这世家,他们不断地往朝廷里输送官员,等到这些官员站稳脚跟后,便会反哺家族,周而复始,才成就了百年世家。”

“也就是为什么会有‘流水的王朝,铁打的世家’之说。”

安佑帝脸色微变,显然是听懂了元盛井的话。

“世家壮大,吸的是民脂民膏,而百姓无法承受之时,也是王朝更迭之时。”元盛井也并不想只是点到为止:“最后背锅的,便是皇室。”

安佑帝额上的青筋已经凸起,对此他并不是全然不觉,只是从来不会有人像元盛井一样,将这些话撕开摊在面前和他说。

所以他也是这时候,才能看清大安朝最不容忽视的隐患,究竟是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