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从崇祯开始的祖宗集会 > 第21章 征北大将军

从崇祯开始的祖宗集会 第21章 征北大将军

作者:千年后的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14 23:26:35

很快,姜饼检查结束。

众人都是一脸紧张的看着他,朱元璋忍不住直接问道:“咋样啊姜先生,咱老四这身体还有的治吗?”

就连朱棣,嘴上说着已经看淡生死,死而无憾了。

但能活着谁又愿意去死了,更何况作为一名帝王,更是渴望能长生不死。

“不是什么大问题,只是感冒了。”

见众人这副模样,姜饼宽慰道。

“那为何由检会说四弟在榆木川就病逝了?”

朱标不解的询问。

“在古代,哪怕是一个小小的风寒,处理不好也是会要人命的。

本身永乐帝年纪就大了,身体各项机能都大不如前,再加上在外奔波劳累,出行在外,医疗条件也不如皇宫。

种种因素夹在在一起,这就导致他在榆木川这个地方就没回得去了。”

想了想,姜饼解释道。

听着这个回复,众人都是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马皇后担忧的道:“那先生,按您说的,棣儿这病能好吧?”

“没问题,您就放心吧,吃点药休养一两天就好了。”

姜饼笑着说完,忽然见对方脸上挂着欲言又止的神色,似乎猜到了她想说什么,于是补充道:

“而且永乐帝常年带兵,身体虽然不如从前,可也是很健康的。

要是后面能不这么劳累,至少再活个十来年都没什么问题。”

听到这,马皇后松了口气。

现在的朱棣都六十多了,再活十来年,那就是七八十岁。

古代这已经十分长寿了。

她也不奢求自己儿子们能长生不死,活到这个岁数,已经很好了。

只有朱元璋乐呵呵的拍了拍朱棣的肩膀道:“好老四,没给咱丢份啊!这么大岁数了还亲自带兵,你这是去打哪里啊?”

忽然听到父亲的夸奖,再加上从姜先生口中得知自己还能活这么久,朱棣心中十分开怀。

“爹,儿子这是带兵打鞑靼呢,这些狗日的还敢进犯边关。儿子带兵消灭了五万蒙古精锐铁骑,促使蒙古本部鞑靼称臣纳贡,从今以后,大明以北无忧矣……”

朱棣侃侃而谈,丝毫没注意到父亲朱元璋的脸色越来越黑。

虽然为自己儿子做出的成就十分骄傲,但朱元璋还是一巴掌糊到朱棣的脑袋上,把还意犹未尽的他瞬间打懵了。

“爹?”

虽然是被亲爹糊脸,可自己都六十多岁的人了,这里还有这么多人看着,我不要脸面的吗?

朱棣不满的叫了一声,刚想说些什么,可抬头看见朱元璋那张黑脸,小时候犯错被打的记忆瞬间涌现了出来。

一种刻在骨子里的惧怕让这位赫赫有名的永乐皇帝忽然就不敢说来。

“爹什么爹,你想说什么?”

朱元璋可不管现在的朱棣多大岁数,是不是当了皇帝。

在他的眼中,自己永远是他的老子。

当场呵斥道:“你还沾沾自喜上了?

知不知道自己是什么身份!

你是皇帝!

皇帝是干什么的?

千金之子不坐垂堂,可你倒好,当了皇帝后还不安分,还率军北伐?

这是你一个皇帝该干的事情吗。

知道的知道你是皇帝,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谁的征北大将军呢。

他娘的,你个老四,老了也不给老子省心,要不是运气好你来到姜先生这里,早死了!”

朱元璋气呼呼的骂道。

可这时,马皇后却不高兴了,喝道:“朱重八,你骂谁呢?”

这话让洪武皇帝瞬间想起,不对啊,刚刚自己好像是骂了一句他娘的,可朱棣的老娘不就是咱大妹子嘛,想到这,他只觉得后背凉飕飕的。

转头看向一双美目瞪着自己的马皇后,他讪讪笑道:“口误,刚刚是咱口误了大妹子,你可千万别生气,我这不是教训这小子气昏头了吗。”

当着众人的面,马皇后也不想让朱元璋太过难看,只是哼了一声,转头逗起自己的乖孙来,不再理他。

虽然被朱元璋骂了一顿,朱棣却丝毫不生气,甚至感觉心里暖暖的。

这么多年了,自己终于又一次能听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了,这样的感觉,真好!

这时,姜饼忍不住笑道:“洪武皇帝,你还真说对了,在后世啊,永乐皇帝可是经常被人戏称是仁宗朱高炽的征北大将军呢!”

众人顿时大笑起来。

只有朱棣脸上有些挂不住,自己怎么能是那个胖儿子的镇北大将军呢,谁乱喊的,真的是。

他辩解道:“哼,北部的鞑靼瓦剌屡次进犯我大明边界,只有将他们都彻底打服了,咱大明才能安生。

但这种事情,一代人来做就够了,朕这是为后世子孙创下万世的太平!”

听到这话,朱元璋几人都对这个四儿子刮目相看:“说好老四!就冲这一点,你就比朱允炆那个小王八蛋适合做皇帝!”

姜饼也是道:“是啊,有些事情,一代人来做就可以了……

这一点,我还是十分钦佩永乐皇帝的!”

接着他看向朱元璋道:“洪武帝,您之前不是问我你这个儿子当皇帝当着怎么样吗。

他的这一生啊,最佩服也是最想成为的人就是自己的父亲朱元璋。

为了这个目标,他不惜用一辈子来完成。

夺了自己侄子的帝位后,生怕自己死了没有脸去见父亲和大哥,所以什么事情都要做到最好。

编修《永乐大典》,这本古今第一奇书,几乎囊括了有史以来的所有资料,堪称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百科全书。

他经营东北,派郑和下西洋,浩浩荡荡的大明舰队让其他国家都见识到,遥远的东方有这么一个实力强大的国家,宣扬国威,影响深远

他营建紫禁城,迁都北平。

有人说为什么放着舒服的金陵不待,要跑去那荒凉苦寒的地方。

殊不知正是这一天子守国门的举动,造就了终明276年的铮铮铁骨。

他占领安南,五征漠北,更是为后世子孙打下了大大的基业,此后百年,外族再也不敢侵犯大明的土地半步。

可以这么说,在整个大明皇帝中,也只有两位大帝。

一位是洪武大帝,一位就是永乐大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