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从崇祯开始的祖宗集会 > 第26章 大明战神?

从崇祯开始的祖宗集会 第26章 大明战神?

作者:千年后的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14 23:26:35

“不是,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啊姜先生,可急死咱了!”

看着姜饼听到他们话后都快笑疯了,众人不解的同时,心中涌现出一股不好的预感。

“可是这位皇帝是平庸之姿,虽未开启盛世,却延续着父辈的老路继续发展大明?”朱标道。

“不是。”

“莫非这小子庸弱无能,连治世都没有维持下去?”朱元璋道。

“比这还要糟。”姜饼摇了摇头。

听到这话,众人顿时心中一紧。

“这个皇帝,被后世人称作大明战神。”

“大明战神?这不是挺好的吗。”

朱棣有些疑惑,都被人称作战神了,为什么姜先生还一直摇头。

“老四,你少插嘴!听人家姜先生说。”朱元璋呵斥道,

面对父亲的压迫感,朱棣只好将自己的疑惑和不解压下来,打算听听看为什么一个被称作战神的皇帝反而不被认可。

“在这位皇帝的带领下,大明差点就步入了深渊,如果不是后来的君臣协力,共挽狂澜的话,说不定在这会儿大明就和南宋一样半壁江山拱手让人了。

甚至于亡国也只在一瞬之间。”

姜饼的话让众人大吃一惊。

什么玩意?

大明差点亡了。

朱家父子三人好悬一口气没上得来。

“混账玩意!姜先生,你快给咱讲讲,这个王八蛋究竟干了些什么事情,前面两代皇帝创出的治世,都能被这东西给差点玩没了!”

朱元璋拍着椅子大叫。

朱标和朱棣也是脸色阴沉。

尤其是朱棣,上一秒儿子孙子让他有多骄傲,下一秒这个蠢货就让他有多丢人。

想到刚刚自己挑衅的看着父亲和大哥,此时的朱棣只觉得连头都抬不起来了。

就这逼玩意都能被叫做战神,后世人怎么想的啊?

要不是脸皮够厚,他甚至都不好意思继续待在这里。

“此人名叫朱祁镇,是大明的第六位皇帝,年号正统。”

姜饼娓娓道来。

“说到这个皇帝,我们还得回来接着再讲一下宣德皇帝朱瞻基。

朱祁镇的母亲孙氏,和朱瞻基是自幼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朱瞻基呢,对这个孙氏那是相当的宠爱。

当时成婚的时候,朱瞻基的太孙妃并非孙氏,而是一位贤德淑良的女子胡氏。

孙氏被立为了太孙嫔。

可正是由于胡氏太过贤良,每日规劝朱瞻基,致使他愈发的厌烦太孙妃,宠爱孙氏。

当上皇帝之后,更是在孙氏的教唆下愈发冷落胡氏,直到孙氏生出了儿子朱祁镇后,朱瞻基直接废后,立孙氏为皇后。

就连史官都写到:后无过被废,天下闻而怜之!

朱瞻基英年早逝之后,孙氏的儿子便顺理成章的当上了皇帝。

当时天子年幼,政事由内阁文臣杨士奇、杨荣、杨溥辅政,祖母张太后在幕后施加影响力。

正统七年,张太后去世后,朱祁镇所宠信的司礼太监王振弄权干政,开启明代宦官专权的先河。”

“听听,听听!

宦官干政啊!

老四,你是怎么教育子孙后代的,咱不是立过规矩,宦官不得干政的吗?”

朱元璋冷冷的看着朱棣。

“说起来,之所以会出现宦官干政,也和宣宗皇帝有关,是他允许宫中太监读书的。”

姜饼适时补刀。

“好啊,好得很!”

朱元璋一掌重重的打在椅子的扶手上,发出啪的一声巨响,吓的所有人噤若寒蝉。

朱棣苦着一张脸,根本不敢抬头看老爹。

“孙子诶孙子,你可把你爷爷坑惨了!

你小子等着,看我回来怎么收拾你!”

“姜先生,您继续说,咱要听听这个蠢货后来究竟是干了些什么事情,导致大明差点亡了的。”

冷哼了一声,朱元璋道。

“自小和这个太监相处,导致朱祁镇对其十分的信任。

正统十四年七月,瓦剌也先进犯大明边疆。

听闻这个消息,朱祁镇想到了自己的太爷爷和爹,他也想像他们一样,做一个有军功的皇帝,于是在王振的怂恿下,朱祁镇打算御驾亲征。

两日后,他命其弟郕王朱祁钰留守北京,然后和王振抽调包括京营在内的20万大军从京城出发,并命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内阁学士曹鼐、张益等100余名文武官员从征。”

“等等!”

姜饼说到这里,朱棣忽然紧急叫停。

“先生您是说,这混蛋抽调二十万大军,只花了两日的时间?”

两日,这可是两日啊!

作为一个常年在马背上的皇帝,两日够干什么的?

他哪一次出征前不准备上半年左右,就这还显得颇为仓促啊。

想到这,朱棣痛苦的闭上眼睛。

“这二十万大军和数百官员,危矣!”

朱元璋叹了一声,一针见血的说道。

就连朱标这个没有其他二人通晓军事的人也知道,大军出征岂能草率,这个朱祁镇简直是在拿着所有人的性命开玩笑!

看着朱家父子三人的表情,姜饼在心中冷笑了一声。

这就受不了了?

猪骑朕的逆天操作,这才刚刚开始呢。

“大军出征之后,王振凭借着皇帝的宠信大权独揽,成国公朱勇虽为大将军却无实权,而随征的文武大臣也同样无法参与军政。”

他继续说着。

“一个皇帝出征,宠幸太监,不听忠臣良言,此战必败!”

朱元璋断言。

“7月19日,大军出居庸关,过怀来,至宣府。

8月1日,大军开至大同。也先见明军势大,遂收拢军队后撤,一方面静观其变,另一方面则意图将明军诱入草原,从而发挥自己骑兵优势。

听到也先撤军的消息,文武大臣都劝朱祁镇返回京城,毕竟边关之患也算是解决了。

可王振却不同意,他认为也先的撤退只是畏惧大明的军队,一旦他们回去了,也先必然还会犯边的!”

这话朱棣倒是认同。

面对草原上的这些狼子野心之徒,就是要一击将他们彻底打怕了,才能保证长久的和平。

可是,这个子孙战前准备的如此草率,既然也先暂时撤退了,就应该先回京城,待好好准备充足之后,再行兵事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