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从崇祯开始的祖宗集会 > 第135章 用外部战争来转移内部矛盾

姜饼似笑非笑的道:“其实你应该清楚,那些所谓的倭寇,到底有多少是真的倭奴国人吧。”

嘉靖沉默了。

这话说的没错,其实根据东南沿海地方传上来的奏报中,字里行间可以看得出,这些所谓的倭寇,几乎大半部分是由大明不法商人组成的,混淆着部分的倭奴,便以倭寇自居。

实际上,用脚指头想想都能清楚的知道,面对大明这样的庞然大物,区区一个撮尔小国,怎么敢屡屡冒犯他的疆土。

即便真的有胆大包天的人这么做,也不过是少数罢了。

所能造成的破坏力和影响力都是局限性的。

而不是如嘉靖一朝般,沿海的倭寇几乎成了一祸,还需要特地抽调军队防御守备。

他讪讪道:“或许,也是有那么部分倭奴国人吧。”

姜饼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这个是必然的,但大多数而言,是那些胆大妄为的不法商人罢了。

此时的倭奴,处在他们自认为的战国时期,国内局势动荡,大名各自为战,以下克上几乎成了传统,人民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少部分活不下去的人逃出来当倭奴,也是常理。

而倭奴国上,军阀们互相征战,实际上对于那两座银矿山,一直处在了闲置状态。

等到全面开采,应该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的事情了。”

听到这话,嘉靖恍然大悟,随即眼神中露出了贪婪之色。

银子,好多银子。

倭奴国人自己不开采,那岂不是都是朕的?

此时此刻,在他的心中,已经将那两座银矿的归属划归到了自己的名下。

至于倭奴国?

呵呵。

要不是当初太祖爷列下的不征之国名单中,早就不复存在了,哪里还会猖獗到敢冒犯大明的疆土。

现在正好,本来还打算以什么名义出征呢。

由头这不就来了?

不敬上国,恣意犯边。

王师征伐,以儆效尤!

就在嘉靖沉浸在自己的金山银海的美梦中时,朱瞻基的声音传了过来。

“我想起了,姜先生,这两座金山,不就是你告诉太爷爷和爷爷他们的那两座吗?”

“不错。”

姜饼笑着答道。

虽然老朱和小朱早就知道了,但他们现在忙着搞军备竞赛呢,还在用新式练兵进行着训练,以及各地的市舶司忙着造郑和宝船。

想要真正的王师压境,估摸着还需要一年半载的时间。

但嘉靖这边的情况不同啊。

洪武和永乐年间,国家初定,那种生机勃勃,万物竞发的景象尤在眼前。

虽然说洪武朝因为老朱那大明宝钞的乱搞,经济上有些乱了套,但好在一切挽回的及时,现在基本上已经缓过来了。

甚至在新经济学的基础上,国家各行各业发展的比之前好了不少。

哪怕暂时不去开采那座银矿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反正他就在那里,又不会长腿跑了。

对于朱元璋和朱棣而言,这两座矿山早就成了他们的囊中之物。

至于说是在倭奴国上,不好意思,很快就不会是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那个岛也不例外。

只不过是由这些奴隶们暂时替主人看管一段时间罢了。

可嘉靖朝却不太一样。

现在整个国家每个阶层都处在一种爆发的边缘。

百姓剥削严重,边疆纷争不断,朝堂尔虞我诈……

简直是已经积蓄足了王朝覆灭的一切条件,就差着一场农民工起义,接着拉开浩浩荡荡的革命序幕了。

当然了,嘉靖是幸运的,直到他驾崩为止,国家一切都还处在薛定谔的稳定中。

至于他的孙子万历,那就更幸运了。

遇到了个张居正,强行给大明这个垂死之人奶了一口,续上了半条命,继续苟延残喘。

可惜到了崇祯即位后,就没那么幸运了。

当时的大明彻底成了个到处漏着引线的火药桶,而撤裁驿站,显然也就成了那颗微不足道的火星子,彻底引爆了这个火药桶。

接着便是天下大乱,彻底陷入了疯狂之中。

所以说,即便是嘉靖现在,也迫切的想找到一个能解决大明朝内部矛盾的方法。

可惜,他前半辈子为之努力,却发现收效甚微,甚至还有文管集团这么一个巨大的绊脚石各种作妖影响。

以至于惹不起他只能躲得起了。

借着修道的名头藏进西苑中区,装作不再过问外庭一切的模样,才能换来清静。

他本来以为,这辈子这样也就过去了。

至少从堂兄手中接过来的江山,他不算治理的多么好,可也能够相对稳定的传到后人的手中。

日后去地下见了列祖列宗,是非对错再任其评说。

于是索性彻底放开自我,真正的钻研起来玄修问道,一度到了痴迷的地步。

然而,今日的这场奇遇,让他见到了祖宗,自己心中憋着不能与外人言的一切,总算也得到了宣泄。

这些年来压在嘉靖心中的委屈在倾述出来后,他感觉自己又恢复了年轻时的几分活力。

尤其是当姜先生说了倭奴国上的那两座银矿后,除了对于银子的渴望外,嘉靖更是想到了转移内部矛盾的最好办法。

发动一场战争!

当然了,放在平日了,那些文管集团们绝对会百般阻挠,又是劳民伤财啊,又是不符合圣人王道啊之类的一大堆。

嘉靖耳朵都听腻了。

但他敢保证,只要自己告诉他们倭奴国上有两座大银矿,并且有专人勘察证实之后,这些家伙绝对会陷入癫狂。

他们将会一个赛一个的鼓吹战争的好处。

巴不得亲自上战场,把那些白花花的银子全都装进自己的口袋中。

至于孔孟之道?

去他娘的孔孟之道,只有银子才是正道!

那个时候,哪怕嘉靖心中犹豫,这些家伙都能一天上一百道奏疏催促着王师发兵!

嘉靖忍不住冷笑了一声,他可太了解那些家伙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