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从崇祯开始的祖宗集会 > 第150章 都是带投大哥

不过,在简单的了解了一些更遥远的未来后,曹操现在最关心的,还是自己的赤壁之战到底是怎么输。

他不甘心啊,筹备了这么久,征了许多民夫,军队,就是为了一举拿下大汉的另外半壁江山。

只要打下了长江以南以东,那剩下的,不过只是些困兽罢了。

自己想要收拾,不就是轻而易举之事吗。

他问出了心中疑惑。

姜饼很快也为他分析了起来。

那么,此时大汉的局面是如何呢。

就拿这御三家来说。

刘备:诸葛亮在关键的这一年前来报到。

曹操:统一了中国北方。

孙权:干掉了把守荆州东大门的黄祖。

最开始,曹操是并没有南下的计划,连年的征战,全军都疲惫不堪(从192年收编青州军开始,战袁术、张绣、陶谦、吕布、袁绍、袁谭兄弟、乌桓,这帮老兵几乎没有休整,再强的人也需要休整)

此外,真要与刘表决战,还需要一支强大的水军。

曹操在邺县开辟玄武池训练水军,且不说这和正在的长江黄河本质上就有着天然差距,就算真的练成了,但要形成战斗力还需要时间。

但这个时候,一则重要的消息传到北方,却令他改变了主意。

刘表去世了!

得知此消息,曹操立马整军待发,直抵荆州。

否则要么便宜了刘备,要么被孙权拿下。

无论便宜谁,局面都不是他想看到的,所以必须要快,去晚了麻烦事可就大了。

当他抵达荆州时,刘表次子刘琮已经即位,但曹操大军一到达新野,文聘立马就率领军队投降了。

就连整个荆州上下,也基本上保持着投降的姿态。

尤其是那些豪门望族们,谁会想打呢。

此时的曹操高举的还是汉室的旗号。

出师也是名正言顺。

人家是奉大汉天子之诏,讨令不臣!

至于谁是不臣?

谁不听话谁要跳,谁就是不臣。

你别管这到底是汉帝的意思,还是曹操的意思,但大义却在人家的手中拽着。

随便就可以把你打为不臣。

原先荆州被刘表占据,再怎么说也是汉室宗亲,还是当年的皇帝亲封的州牧,大义上多多少少还算过得去。

可现在你刘表死了,朝廷自然要派遣新的州牧管辖,你一个儿子继位是什么道理,当你爹是诸侯分封呢?

所以说,荆州一派中,真正想打的,其实也只有刘琮。

人家豪族们恭恭敬敬的把曹操请进来了,不还照样是豪族吗?

可你刘琮呢,这个名义上的荆州之主,但凡曹操入主荆州,以前的荣华富贵是别想了,能活着都算幸运。

所以才会说出:今与诸君据全楚之地,守先君之业,以观天下,何为不可乎?

可惜荆州豪族们不理睬他,推出傅巽出面做刘琮的思想工作。

而刘备的计划呢。

他本来是驻守樊城,与襄阳城互为依托,据险以自守,出兵骚扰曹军后路,坚持数月,曹操后方未必不会生变。

即使襄樊二城守不住,还可以退到江陵,逐级抵抗。

刘备没有介入刘表二子之争,就是希望在荆州新主的支持下与曹操决一死战。

始料未及的是,刘琮一仗未打,也没有征求刘备的意见,投降书就递过去了,皇叔此刻杀人的心都有,他忍住极大的怒气,才没有砍来送信的人。

最后万般无奈,刘表这两个儿子这边是靠不住了,只能带着百姓逃亡,途中还差点被曹操军队给击溃了好几次。

但当阳击溃刘备后,曹操并没有继续追击刘备,他的主要目标是江陵的水军和物资,于是继续南下,前去占领江陵。

江陵守将蔡瑁、张允在接到刘琮投降的命令后,没有进行任何抵抗,献出了这座荆州重镇。

随后曹操开始了表彰大会,封荆州的15位士人为侯爵,用来收买当地豪族。

水军仍由蔡瑁、张允统率,一来表达对荆州降将的信任,二来曹操手下熟悉水军的将领还真不多。

本来这个时候把,曹操最初时的目的已经达成。

占据荆州,收复刘表的地盘,甚至还有意外之喜,获得了一支强大的水军。

这个时候,摆在他面前的无非就是两个选项:

要么一鼓作气,解决掉江夏郡的刘备和刘琦,然后沿江东下,攻打孙权。

或则暂作休整,待明年春天再开战事。

大部分人都主张抓紧时间打,毕竟荆州得来太轻松了,只有贾诩提出反对:

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汉南,威名远着,军势既大;若乘旧楚之饶,以飨吏士,抚安百姓,使安土乐业,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矣。”

太祖不从,军遂无利。

事实证明,毒士贾诩的眼光是相当独到的。

按照他的说法,您老人家现在都已经拿下荆州了,就应该好好的借这块富饶之地,安抚百姓,休养生息,不着急搞太大的动作,只需要慢慢等待,江东自然就会投降的。

情况也正如他所料的一样。

其实对于要不要打,在杰瑞那边主战派的声音是很微弱的。

尤其是加上带投大哥张昭天天鼓吹曹操多牛逼多牛逼,何不早降的言论,孙权心中那是无比的纠结。

连他父兄留下的托孤重臣,内事不决问张昭都说了:愚谓大计不如迎之。

那他还能怎么办。

对于他来说,其实投降并没有太大的心理压力。

自己虽说是降曹操,表面上却是降汉帝。

更何况他就算真投降了,高官厚禄肯定是少不了的。

虽然无法再像现在这样割据一方,但依旧能保存荣华富贵。

所以说,其实对于曹操来讲,最好的方法就是按兵不动。

什么赤壁之战,根本没必要打的啊。

着急的就刘备一伙人。

孙权是处于反复横跳的境地。

要不是后面曹操释放出的信号是非取江东不可。

保不齐在张昭等人的鼓吹洗脑,再加上曹操的压迫下,孙权过不了一两年自己就屁颠屁颠投降了。

可惜,在这个抉择的分叉点上,曹操选择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当然了,他也不是真的无脑,贾诩的话还是听进去了一些。

觉得自己大军压境,孙权只要脑子不犯抽,应该就和刘琮他们一样降了。

就算不想说不定也生内乱,就如同自己刚到荆州开城投降的文聘一样。

想法是好的,耐不住有诸葛亮过去舌战群儒,再加上周瑜的鼓吹,孙权最终下定决心,和他娘的拼了!

而这时,周瑜放出的诱饵黄盖,在曹操的眼中赫然成了和文聘一样的投诚派。

他万万想不到,就是自己的一次失误判断,造就了一场绵延几十里的江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