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 > 第579章 高原上的妖孽

破旧的石室内,几盏散发着昏黄光芒的油灯,在墙壁上摇曳不定,将整个石室勉强照亮。

那跳动的火苗,时而猛地蹿起,时而又微弱地闪烁,显得力不从心。

石室的入口被一堆杂乱的杂物半掩着,若非刻意探寻,很难发现这隐匿于市井的神秘所在。

“江流儿,事情都停下来了吗?”

徐愿站在石室的一角,身形隐没在昏暗的光影之中,他微微眯起双眼,目光透过那层层跳动的灯火,紧紧的锁定在眼前正仰头喝酒的江流儿身上。

江流儿手里攥着一个的酒壶,仰头猛灌了一大口,酒水顺着他的嘴角肆意流淌,浸湿了他胸前的衣衫。

他满不在乎的用袖子随意一抹,喉咙里发出一声畅快的“咕咚”声,随后重重地点了点头,脸上带着一丝不羁的笑意,说道:“放心吧,大哥。我又不是那没脑子的蠢货,如今锦衣卫那帮家伙就跟疯狗似的,到处乱咬,查得这么严,哪个不长眼的敢在他们眼皮子底下办事?”

“除非是嫌自己活得太舒坦了!”

听到江流儿这番大大咧咧的回答,徐愿原本低垂着的头,猛地拽起。

他眼眸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更有一丝恨铁不成钢的意味,他一字一顿地说道:“你真的以为,我们做的这些事情,陛下什么都不知道吗?”

江流儿手中的酒壶猛地一颤,几滴酒水溅出,在地上晕染出一片深色的水渍。

他满脸惊愕,原本带着醉意的眼神瞬间变得清明,双眼直直地盯着徐愿,嘴巴微微张开,半晌才结结巴巴地说道:“什么意思?你……你说陛下知道?这怎么可能?可陛下怎么会知道呢?”

他的脑海中瞬间陷入一片混乱,自己在谋划每一件事时,都可谓是煞费苦心,每一个环节都经过精心布置,自认为做得滴水不漏,绝对是万无一失,怎么可能被陛下察觉呢?

看着江流儿那副惊慌失措的样子,徐愿轻轻地叹了口气,并没有立刻回应,而是缓缓转过身去,重新走到那张桌子前,缓缓坐下。

他拿起毛笔,蘸了蘸墨汁,继续专注的写着自己手里那份似乎无比重要的东西。

过了好一会儿,徐愿才再次开口,声音带着几分无奈。

“你以为,陛下不知道吗?”

“陛下什么都知道,只不过,他是想看看我们到底能做到哪一步罢了。”

“你手底下那些人,有不少都是陛下安插进来的眼线,我不能跟你说是谁,就怕你这沉不住气的性子,一旦知道了,准会露出马脚,到时候可就全完了。”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甚至,我曾经还一度怀疑过,你也是陛下的人,后来,经过我长时间的观察,才觉得你不是。”

“我怎么会是陛下的人?陛下又不给我钱花,我这辈子只忠于太子殿下!”

江流儿一听这话,大声辩解道,可很快,他又像是被抽去了力气,缓缓坐了下来,满脸疑惑地问道:“不过,陛下到底是怎么发现我们的呢?”

“我还是想不明白,太子可是他唯一的儿子啊!难道陛下连自己的亲生儿子都要防着吗?”

徐愿轻轻摇了摇头。

“不是陛下防着太子殿下,而是,陛下的情报网,强大到超乎我们的想象,简直前所未见。”

江流儿听到徐愿这么说,下意识地摇了摇头,脸上写满了不信,他的嘴唇微微蠕动,似乎还想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没有出声,只是重重地哼了一声,以表示自己的不以为然。

看到江流儿这副固执的模样,徐愿放下手中的毛笔,缓缓站起身来,双手背在身后,在石室里来回踱步。

随着他的走动,影子也在不断地晃动,显得有些落寞。

过了片刻,徐愿停下脚步,转过身来,神色愈发凝重,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对未知的敬畏,接着说道:“世家在朝堂上盘根错节、势力庞大,他们的厉害之处,我就不和你细说了,你心里也清楚。那我就和你说说吐蕃的事儿吧。”

他微微抬起头。

“吐蕃那片地方,地处高原,环境恶劣,自古便是一片蛮荒景象,部落林立,互相攻伐,百姓生活困苦不堪,文明发展远远落后于我们中原。”

“可是,那个改变吐蕃命运的救世主出现了,他就是松赞干布。”

“松赞干布十二岁的时候,便继承了王位,成为吐蕃的王。”

“可那时的他,不过是个被各方势力操控的傀儡王罢了,朝堂之上,权臣当道,那些心怀不轨的大臣们各怀鬼胎,将朝堂搅得乌烟瘴气。”

“但松赞干布一登基,便显露出超乎常人的早慧子”

“他知道自己处境艰难,却并未慌乱,而是在错综复杂的朝堂局势中纵横捭阖,巧妙地周旋于各方势力之间。”

“他暗中观察,耐心等待时机,终于联合了朝堂上那些愿意支持他的力量,经过一番谋划,成功诛杀了忤逆他父亲的权臣,一举夺回了属于自己的权力。”

“可这这仅仅是他传奇人生的开始。”

“在他掌权之后,吐蕃国内并不太平,旧贵族们不甘心失去权力,纷纷起兵叛乱,整个吐蕃陷入了一片战火纷飞的混乱之中。”

“面对如此局势,松赞干布没有丝毫退缩。”

“于是,他开始厉兵秣马,整整三年时间,他日夜操劳,亲自训练士兵,研究战术,不断提升军队的战斗力。”

“年仅十五岁的时候,他便挂帅出征,踏上了平定叛乱的征程。”

“战场上的松赞干布,犹如天神下凡,一马当先,冲锋陷阵,所到之处,敌人纷纷溃败。”

“他的勇猛,丝毫不输当年的孙策,那种无所畏惧的气势,让每一个士兵都为之振奋,为之折服。他就像一个天生的战神,以少胜多,大破旧贵族联军,一战成名。”

“这场战役的胜利,不仅极大地鼓舞了吐蕃军队的士气,也让整个吐蕃为之震动。”

“此后,松赞干布乘胜追击,率领着他的军队,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推四方之敌。”

“他一路征战,所向披靡,短短几年时间,便将吐蕃境内的各个叛乱势力逐一平定,实现了吐蕃的大一统。”

“随后,他选择拉萨作为都城,将吐蕃的政治中心稳定下来。”

“他还亲自组织人力,创立了吐蕃文字,结束了吐蕃没有文字的历史,使得吐蕃的文化得以传承发展。”

“同时,他借鉴中原王朝的制度,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官僚制度,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员各司其职,使得吐蕃的政治管理变得更加有序高效。”

“他以一己之力,将吐蕃从一个落后的部落联盟,推到了和大唐一样先进的制度之上,成就了一个辉煌的大一统王朝。”

“而当他做完这一切的时候,你知道他才多少岁吗?”

徐愿说到此处,目光紧紧地盯着江流儿。

江流儿眉头紧紧皱起,脸上露出思索的神情,他的脑海中迅速闪过各种可能性,犹豫了好一会儿,才有些不确定地说道:“三十岁?”

徐愿再次摇了摇头,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惊叹与感慨,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分。

“不到十八岁啊!做完了这一切的他,还不到十八岁啊!”

“仅仅五年时间,他就完成了从一个傀儡王到统一吐蕃的伟大君主的华丽转身,整个高原在他的统治下实现了一统,周边再也没有能够与之抗衡的势力。”

“而那时的他,却依旧是个朝气蓬勃的少年郎,此等天资,又怎能是一个‘好’字就可以形容得尽的?”

“他不仅战场上无人能敌,而且在文治方面,同样有着远见卓识,可谓是文治武功,全面的齐才!”

“若真要同龄相较,即便是我们汉人之中,以年少成名着称的古之卫霍,又岂能与他相媲美?”

“他这般崛起的速度,简直令人难以置信,让我们建国之初的太宗皇帝都大为震惊,忍不住感叹,这高原上,到底冒出来个什么样的妖孽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