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 > 第552章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

“乾武二十年?”

李承乾眉头紧蹙,他直直看向下方的吝大福,语气不自觉带上催促:“吝胖子,需要这么久吗?”

回想起第一台蒸汽机在工业部成功运转时,李承乾仿佛看到,大唐凭借机械之力纵横四海,先进器械走进千家万户,国力如日中天。

怀着这般壮志,他凭借超越时代的智慧,提出了电的使用构想。

无数个夜晚,他在两仪殿中对着图纸,反复推演那个被电力点亮的大唐盛世,一心盼着能引领大唐跨越千年时光,步入前所未有的崭新时代。

可现实却横亘在梦想与现实之间。

如今看来,迈向新时代的进程,被诸多难题绊住了脚步,实在是太过缓慢。

在这弱肉强食的世界局势下,大唐唯有不断奋进、开拓创新,才有资格屹立于世界巅峰,成为真正天朝上国。

但对于怎样快速踏入电气时代,他虽有高瞻远瞩的方向,却缺乏具体的实施路径,只能寄望于大唐那些身怀绝技的工匠们,盼他们能早日攻克难关。

“陛下,这已经是最快的速度了。”

吝大福微微欠身,神色间很是无奈。

“海上行船与陆地全然不同,汹涌的风浪、诡谲的洋流,都是难以逾越的阻碍。”

“乾武二十年,还是在如今有了些思路的前提下,否则还不知要拖到何时。”

李承乾听完,缓缓点了点头,眼神里既有理解,更多的却是忧虑。

短暂思索后,他沉声道:“今年给工匠们翻倍加薪。”

在他心中,工匠是大唐走向未来的希望火种,他们的付出理应得到丰厚回报,或许这翻倍的薪资,能够给到他们一些帮助。

“是,陛下!”

李承乾虽然有些焦急,却也明白急躁解决不了问题。

外面还有一片崭新的大陆,那里,丰富的矿产、广袤的沃土,都在等待着被开发利用。

可大唐当下最大的难题,始终是人口。

没有足够的人力,即便占领了大片土地,也无法充分发挥其价值,不过是徒有其表。

正因如此,李承乾虽对西进扩张有着想法,却也只能按捺住冲动,等待时机。

他暗自估算,人口的显着增长或许还需二十年,等这一批孩子长大成人,融入社会,到那时,乾武之治才会迎来真正的鼎盛。

“对了,”李承乾突然开口,“明日会议,先把废除奴籍一事告知百姓。”

“此外,大唐未来的发展规划,让百姓投票决定。百姓期望大唐成为什么模样,我们就朝着那个方向努力,朕只需牢牢把握天下为公这个核心宗旨。”

民心所向,便是大唐前行的方向。唯有让百姓真正参与到国家发展中,大唐才能汇聚起无穷力量,稳步迈向巅峰。

“今日就到此为止,诸位都劳累一天了,回去好好休息,明日还要早起。”

李承乾挥了挥手。

“是,陛下!”众人纷纷起身,恭敬行礼后,鱼贯而出。

此时,唯有秦如召仍静静地站在原地,身形一动不动。

李承乾刚要起身,目光扫到秦如召,微微一怔,随即又重新坐了下来。

“如召,你还有何事?”

李承乾的声音温和,带着几分长辈对晚辈的关切。

秦如召双手抱拳,上前一步,神色间带着一丝犹豫:“陛下,臣心中有些不解。”

李承乾点点头,目光温和的看着他:“但说无妨。”

“陛下,使团队伍已经确定,陛下却又添一人,臣担心届时难以周全照应。”

秦如召微微皱眉,一脸担忧地说道。

李承乾闻言,眉头轻皱,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如召,你可是对朕安排一个农家孩子进使团队伍心存不满?”

“况且你也知道,那孩子有高句丽血脉。”

“你长期带兵镇压高句丽地区,心底对他们有所偏见,对这事不满,朕能理解。”

李承乾轻轻叹了口气。

“但如召,时代不同了,如今大唐走的是一条前所未有的路。”

李承乾看着眼前的秦如召,像多年前一样,耐心的解释着,“如今的大唐,应以包容之姿接纳四方百姓,不论出身何处都是大唐子民,都能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来,搬个小凳,坐到朕身旁。”

李承乾拍了拍身边空位,示意秦如召坐下。

秦如召依言搬来小凳,乖乖坐到李承乾身旁。李承乾下意识抬起手,想如从前那般摸摸秦如召的头,可看着眼前已然长大成人的秦如召,他的手悬在半空,停顿许久,最终缓缓放下。

时光匆匆,曾经跟在身后的青涩少年,如今已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朝廷栋梁。

秦如召看着李承乾放下的手,他拿起李承乾的手放到了自己的头上。

“陛下,如召还是那个如召,从未变过。”

他看着李承乾一脸坦然的笑着。

看着这样子的秦如召,李承乾轻轻的摸了摸他的头。

一如当年。

“如召啊,你啊,从小就是这个倔驴脾气,看不惯的事情,怎么看都看不惯,人也是如此。”

“按理说,你这个性格是不堪大用的,也当不了我大唐的神武卫大将军,按照道理来说,显怀比你要好得多。”

“可是呢,如召,你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听话,听朕的话,有什么事情不懂呢,虽然不明白,但你还是会按照朕的话去做。”

“所以呢,朕也喜欢和你讲道理。”

“现在是现在了;如召,你的想法,也要改了,以前,我大唐亡国灭种,那都是常事,因为,那些人不是我大唐人。”

“可现在,朕推动王化,用百家学说,推行我唐文化,让唐文化传播天下,走的是多民族融合。”

“不管是什么高句丽人,还是什么西域诸国人,亦或是那些吐蕃人,从今往后,都不复存在了。”

“今后啊,他们都是大唐人,一代接一代的传承下去,他们哪里还会记得他们到底出自何处。”

“不管是什么国家的百姓,本质上,那都是淳朴的。”

“也特别是我大唐周边的那些小国,你看看,他们除了语言上与我大唐有不同之外,外貌上的差别大吗?”

“其实啊,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与他们,早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