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职场小聪明 > 第378章 自我实现的预言如何实现

职场小聪明 第378章 自我实现的预言如何实现

作者:翟晓鹰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14 22:50:12

自我实现的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是一个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中的概念,最早由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Robert K. merton)在1948年提出。它描述了一个人对未来某种情境或行为的预期,如何通过影响自己的行为或他人的反应,使得这个预期最终成为现实。

核心定义:

自我实现的预言是指一个错误的或未经验证的信念或预期,因其影响了行为而导致它最终变成现实。

工作机制:

1. 形成预期:个体或群体对某个事件、行为或结果形成某种信念或预期。

2. 改变行为:这种预期会影响自身行为或与他人互动的方式。

3. 预期实现:行为的变化引发的结果符合最初的预期,从而验证了预言的真实性。

经典案例:

1. 教育领域(皮格马利翁效应):

在一项着名实验中,研究人员告诉教师某些学生潜力很大(实际上是随机挑选的)。教师因此对这些学生投入更多关注,最终这些学生的学业表现的确得到了提升。

2. 股市波动:

如果许多人相信某家公司股价会下跌,他们可能会抛售股票,从而导致股价真的下跌。

3. 人际关系:

如果一个人认为某人不喜欢自己,他可能会避免与对方互动或表现出冷淡,从而引发对方的反感,最终证实了自己的假设。

正面和负面影响:

正面影响:

? 积极预期的强化:比如相信自己会成功的人更容易采取努力行动,从而增加成功的可能性。

? 行为改进:领导者对团队成员的高期望可能会激励成员提升表现。

负面影响:

? 消极预期的实现:比如对失败的过度担忧可能导致行为谨慎,从而增加失败的可能性(类似“破罐子破摔”效应)。

? 刻板印象的强化:对某一群体的偏见可能导致该群体行为趋于符合刻板印象。

现实意义:

1. 教育启示:教师和家长应给予积极的期望和反馈,以激励孩子。

2. 组织管理:领导者应设定合理而积极的目标,避免过低或负面的预期。

3. 自我提升:学会设定积极的信念,避免被消极预期限制。

自我实现的预言提醒我们,我们的信念不仅影响我们的行为,也能塑造现实本身,因此要谨慎对待自己的预期和他人的影响。

我的感觉就是首先你要对你的预言有信心,就是自己真的认为可以实现,只有自己认为是真的,你才会相信,也才会有后来的努力,自己都不相信了,怎么可能付出时间去实现。

所以不要认为自己的想法幼稚,只要相信理论上就可以实现。

我老婆34岁,我说你大专,不好找工作,不如对个研,例如,mbA,mpA什么的业余的,她半信半疑,英语怎么办,经济学怎么办。

我说你想不想,她说想啊,但怎么实现。我说只要你想,我帮你。

然后我给她讲我的英语学习理念,不背单词学英语的原理,然后让她用一个很权威的英语学习软件,罗赛塔石碑,Rosetta stone,三个月几百节课,把英语啃下来,后来英语考了69分。然后是经济学,我直接写了3本书,都是我小时候的故事和工作后的故事,用经济学理论分析的。再加上人工智能软件的理论搜索,然后它考上了,复试我又和她说,你就往留守儿童上靠,因为你是乡村教师,然后老师提问她是否愿意研究留守儿童问题。哈哈,当然学校是华南农业大学mpA,政府政策研究方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