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职场小聪明 > 第163章 寂寞城通告:多行不义必自毙

这句话怎么理解,其实他是有经济学的考量的。

所谓社会利益,就是社会中每个人的利益总和。

为什么所谓的坏人总是受惩罚,只是时间问题。

是因为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有自身利益,当你的行为威胁到别人,或某个人,大家都会感到威胁。

这就是同理心,不同于同情心。

同理心就是恐惧自己的利益受损,所谓唇亡齿寒,这不是空穴来风,当每个人都感到威胁的时候。

恐惧感就是蔓延,从而信心开始丧失,没了信心,人就开始走极端。

也就是反抗,当然收到威胁最大的人,就会站出来,其他人就会跟进。

所有社会公序良俗,都是社会利益的考虑。

一个人的行为没有犯法,但不一定没有侵害社会利益,也就是大家的利益。

所以任何侵害别人利益的人,大家都会不自觉的谴责,从而使其更正或退出,就是消失在视野内。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把秤。

其实很多报道都有国外社区有人大声听音乐或者养家禽而遭到邻居抗议,拿着纸牌在他家门口叫骂扔鸡蛋。但警察却无能为力。最后这家只好搬走。

所以除了法律还有社会公德要遵守。如果小区里人人冲你吐口水,瞪眼,你也住不下去,这个警察也管不了。

所以现在安全的地方很重要。例如有个地方有一个风俗,你非要去翻转,即使你是对的,也会遭受攻击,而且法不责众。

法律本身就是为了减少社会成本而存在的。增大社会成本肯定不会写在法律里。

也就是说你的冤屈如果没有达到损害社会成本的地步,法律是不会管的。

而且法律和公序良俗一样,都是互补的。

社会规定一个人不能独自为所欲为,是因为每个人都需要协作,都需要别人的帮助。

你赚了钱,需要买粮食,粮食是别人种的,你要买盐,卖肉,都不是你一个人可以完成的。

而且商家卖给你,但也有不卖给你的自由,所以你还是要和商店老板互动。

东西是人家的,人家和你交换,是出于对你的或你的货币的信任。当然也可以说对你不信任所以不卖给你东西。例如贪污犯,大家觉得他的钱来源不明,是可以不卖给他东西的。

自由交换原则就是利益等价。

每个人在交换中都获利。每个人都感觉占了便宜。各取所需,所以不会出现强买强卖的现象。

乞丐拿了钱可不可以买东西,出于商家的信任,商家认为钱来路不明一样可以不卖。法律规定不收货币属于违法,但不卖给某人东西就没有规定。这是出于对买卖双方的保护。

例如一个老板打算把一个饼留给儿子吃,因为他家的面没了,要明天才有时间买。但你想要那个饼,你出钱,老板就是不卖,这个是可以成立的。但如果老板愿意卖,但不收纸币要扫码,这就违法了。

所以公序良俗是法律的补充,不能说法无禁止皆可行,这句话出自一个爱找小三的人之口,所以我听到后也是惊为天人,当然他后来也被大家抛弃了。哈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