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我的探墓笔记:1949 > 第810章 牛头山

我的探墓笔记:1949 第810章 牛头山

作者:灵渡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14 22:49:31

杨宁拿着美刀去银行换人民币简直太轻松了,国家恨不得所有的华人都带着美刀回来。我们实在是太却少美刀了。

我们国家现在百废待兴,没有工业基础,什么都需要买。但是人家根本就不认我们的钱,因为我们的钱在国际上没什么用,我们能生产的东西也就那几样,瓷器,茶叶,丝绸。

现在是工业时代了,这些东西已经不吃香了。现在我们需要的是暖水瓶,自行车和缝纫机。

一大笔人民币兑换回来之后,就锁到了我们的保险柜里。

一个保险柜装不下,杨宁出面去向供销社申请了一个大保险柜,总算是装下了。

朱泉不放心,还用铁链把两个保险柜焊一起了,我们的比较小,他怕被人给搬走。

现在的治安很不好,保不齐出什么事。

接下来朱泉开始在夫子庙的黑市上找货源,零零散散收了几十块,虽然也算是有收获,但是这点东西实在是不解渴啊!

杨宁说:“这么收可不行,还不够我那些钱的利息呢。”

我说:“利息肯定够了,这东西以后肯定值钱。这东西不只是有实用价值,而且是艺术品。”

我拿着这二十多个银元说:“看到了吧,竟然还有法兰西人制造的银元。不管哪里造的银元,只要是银的,分量足,就一定值钱。”

书生说:“这东西最后肯定会物以稀为贵,被炒作成艺术品。”

朱泉说:“其实我一直不想去找麻六。这小子好像有门路。但是他总拿捏我,不肯告诉我。看来我得去找这小子一趟,看看他到底从哪里弄来的货。”

杨宁说:“该找就找啊,太没效率了,我们需要大量收购,争取快点把事情办完。”

我说:“你怎么那么着急?”

杨宁说:“国内条件太差了,我着急回去。”

我说:“你就回去吧,这里的事情交给我。”

“交给你?你要是糊弄我怎么办?”

我顿时瞪圆了眼睛说:“我王守仁是那样人吗?”

“以前不是,现在不一样了,毕竟这么多年没见了,你变了。”

我说:“我变也是变好了。”

杨宁叹口气说:“人是最经不住考验的东西了,尤其是感情和金钱,千万别用这两样东西区考验人,我再忍忍吧。现在这世道也是艰难,有钱也买不到东西。不过东西倒是不贵。”

萧安说:“能保障最基本的生活就不错了,国内现在都不好过。”

外出收银元的事情都交给朱泉了,朱泉也确实去找麻六了,麻六说给他供货那人失去联系了,已经有大半年没来金陵了。

麻六这小子也在拖拉机厂上班,他是电工班的,这小子每天吊儿郎当,没啥事,他爸爸好像和厂长是战友,生死兄弟。厂长特别照顾他。

不过这小子知道我们的路数,也不敢跟我们炸刺。这次一问,还就说了。还说他也想去看看咋回事呢,他说:“王哥,我知道那家伙地址,我们有书信往来的。后来我的信都被打回来了,说是查无此人了。”

我说:“搬家了吧!”

麻六说:“邮递员也不知道咋回事啊!隔着十万八千里呢,人家是汉水的。”

我一听汉水,心说这可是在四川和陕西交接了,秦岭北边,这地方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有现大洋还真的不奇怪。

我说:“是个啥人啊?”

这时候,有人喊麻六。

“麻六,电闸烧了。”

麻六说:“王哥,我先去忙,等下回来和你说。”

麻六很快回来了,他骂骂咧咧地说:“连电了,电缆老化,也不换,连电就烧保险。”

朱泉说:“你说一下这人啥底细吧。”

“也没啥底细,二十多岁,是个姑娘。”

我吃惊地说:“姑娘?”

“没想到吧!大圆脸,长得不丑,大手大脚的,适合当老婆。不过人家看不上我,只想和我做生意。他只要来金陵就直接找我,九块八毛一块银元给我,我十块钱出,一块我赚两毛钱。以前她大概一个月来一次,一次带二百块,我每个月都能稳定赚四十块钱。最后一次是半年前了,然后就不来了,我以为她家里出了啥急事没来,结果左等不来,右等也不来,后来我写了两封信过去,都退回来了。”

我说:“一个姑娘,跑这么远来找你出银元,这还真有点奇怪,她为啥不去长安呢?”

“我也问过,她说不想去长安。应该是有难言之隐吧。”

朱泉说:“太近了,怕走漏风声吧!”

书生点头说:“没错,有这个可能。”

我说:“麻六,我们去一趟汉水。看看这姑娘到底怎么回事。”

姑娘姓五,据说以前是姓第五的,老家是五陵原的,后来搬家来了汉水,改姓五了,麻六一直管这姑娘叫五姑娘。

五姑娘大名叫五芳华,个子和萧安差不多,但是骨头比萧安大,是个大骨架,大脸盘,大屁股的姑娘。

麻六对这姑娘念念不忘,只要一提起来就眼冒金光。

五芳华的家在一个叫八里铺牛头山的地方,书生在地图上找了一下,找到了八里铺,不过这地图只能显示镇子级别的,到村就没了。

要想知道五芳华到底怎么了,看来必须亲自跑一趟才行。

我们五个请了假,第二天就准备准备出发了。

我们先坐火车到了长安,再从长安坐公共汽车到了汉水。到汉水的时候天已经黑了,住了一晚上招待所,然后坐上了一辆老乡的驴车,去八里铺。

驴车拉的是小猪仔,我们是和小猪仔一起到的八里铺的,到了八里铺打听牛头山,镇子里的人一听连连摇头。

我们这才得知,牛头山是个小村子,一共五户人家,都姓五。

这是一个家族,都是从五陵原搬来的。本来姓第五,是被刘邦发配来的齐国王室成员,本姓田。刘邦不允许他们姓田了,他们是第五泼发配到这边的,赐他们姓第五。

他们到了这里之后,就到了牛头山那个地方安顿了下来,他们是在清朝末年时候搬过来的。到了这里也就是几十年。

就在半年前,牛头山着了一场大火,整个的牛头山都烧了个干干净净,这牛头山的这五户人也不知去向了。

麻六一听立即说:“不会烧死了吧!”

和我们聊天的老者摆着手说:“没得没得,我们发现了羊,发现了牛,还发现了狗的尸体,就是没有人的尸体。”

麻六松了一口气说:“那还好。”

告别了老者,我们按照老者的指示,直奔牛头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