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我的探墓笔记:1949 > 第443章 全是铜的

我的探墓笔记:1949 第443章 全是铜的

作者:灵渡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14 22:49:31

我们的准备工作用了三天时间,总算是照亮了整个地下城。

点亮之后,我们爬上了城门楼子,从南往北这么一看,简直太壮观了。

我这才意识到,老城墙不应该拆,全拆了,北平城还是北平城吗?

朱泉在下面还在点灯,等这些灯全部都点亮了之后,他跑着上了城门楼子。

朱泉用北平口音说:“师父,这地宫也忒大了吧!”

我说:“你小子竟然学会了北平口音。”

朱泉笑着说:“和廖生那畜生在一起久了,自然就学了几句。”

我点头说:“是啊,这地宫就是一个缩小版的北平城啊!要是有好东西,应该在宫城之内。”

朱泉立即说:“师父,外城确实没什么好东西,最多就是几个石头人。但是这内城不一样,内城里有很多青铜的蒙古兵,还有很多青铜的大官。不过可惜的是空心的。”

我点头说:“空心的也不错了,实心的那得多少铜啊!我们去看看。”

朱泉对这座地宫最熟悉了,他最先带着我们到了兵营,在兵营里,站着一排排的蒙古兵,每一个蒙古兵身边都有一匹高大的战马。全是青铜的。等人大小。

我一片看出去,直接把我震惊到了,我说:“书生,这得花多少钱啊!”

书生说:“大概率是忽必烈啊!”

朱泉儿放倒了一个蒙古兵,从身下一看里面,确实是空心的。里面也比较粗糙,那时候有这工艺,其实已经很好了。起码外面还是挺光滑的。

那时候没有批量生产的能力,所以,这些士兵和战马,都有自己的模具。一套模具只能做出一个来,把铜水灌进去之后,等铜水凝固了,模具就要敲碎,所以,这些蒙古兵和战马,千姿百态,都不一样。

我看着梁慧说:“这些东西要是都搬出去,能做个博物馆了。”

梁慧小声说:“王老板,你太高估博物馆了,要是有可能,我们开放这地宫,产生的利润能惊掉所有人的下巴。可惜啊,这地宫,我们无法公开。”

朱泉说:“那你打算不打算把这些铜人马搬出去啊!”

梁慧说:“我还没想好,最主要的是,这太惊世骇俗了,一旦被人盯上我们就麻烦了。再看看。”

书生说:“元朝初期,这内城住的是蒙古的士兵和官员。”

现在我们看了兵营,应该还有一些官员的宅院吧。

朱泉立即说:“有,就在前面。”

朱泉带着我们到了一座大宅子前面,上面写着两个字,王府。

我说:“这可是稀奇,就写了王府,到底里面住的是哪个王爷嘛!”

书生说:“这王府应该就代表了所有的官员了吧。修地宫,也不可能按照北平城的真实情况修,这座王府就是官员府邸的代表。”

果然,这王府里有侍女,有家丁,竟然还有太监。

除了这些下人,我们在王府里也看到了坐在正中的王爷,还有身边的王妃,剩下的就是一群小妾和孩子们了。

整个堂屋塞得满满的,全是铜人。

在院子里,有一只铜狗,一头铜猪,一只铜羊,一头铜牛,还有一架铜马车。

甚至在窗台上,还站着一只铜鸡。

在墙根蹲着一只铜猫,在猫身前有一个老鼠洞,一只铜老鼠探出头来。

朱泉伸手就把铜老鼠拿出来了,他举着让我看看之后,又放下了。

铜老鼠也是空心的,真的太抠了。

我说:“一个实心的都没有啊!”

说心里话,我不太喜欢空心的青铜器,总觉得廉价。

我说:“这王府里的猫猫狗狗的,应该可以拿出去展览。”

梁慧说:“王老板,我觉得我们应该开一家博物馆。”

我说:“我也想,但是博物馆这种东西,好像只能官府能开。”

梁慧说:“法无禁止即可为,没有法律说不让私人开博物馆吧!我们开博物馆,我们展览,我们收门票,这有何不可?我们这不是做坏事啊,我们这也是在赚外汇。你想啊,外国想想看,就要用我们的钱,他们获取我们钱的唯一方式,就是用美金或者英镑来换,对不对嘛!”

萧安说:“我觉得梁小姐说得有道理,我们完全可以找政府批地,修博物馆!”

书生说:“投资太大,风险也大!现在政策不明朗,社会不稳定,不是做买卖的好时机。我们还是先做原始积累为好,等局势明朗了,再说嘛!”

梁慧说:“胆子大一些嘛!”

我摇着头说:“我觉得书生说的颇有道理,还不是大干一场的时候。北平城几乎天天死人,我听说还有特务在搞破坏,官府的政策也是一天一个样,我们现在搞博物馆,也许明天就被抄家了。说我们走资本主义道路就麻烦大了。开个银楼,开个古玩店,总不至于被抄家,小打小闹,小满即安。”

这外城并没有什么金银,全是铜器。我也看出来了,这大墓的陪葬品,是以青铜为主的。

我们在外城还发现了兵器库,兵器库里的兵器全是真家伙,不过此时已经没用了,谁也想不到,当年驰骋沙场的长矛再也没有用武之地了,现在都换成了火药驱动的枪炮。

外城除了这些也就没啥了,无非就是还有一些用青铜浇筑出来的树,不过这些青铜树没办法和通天树比较,做工实在是粗糙,多少有点糊弄了。铸造出来根本就没有打磨,还有很多毛边呢。

我们围着皇城走了一圈,从天门到东安门,到地安门,再到西安门,最后回到了天门。

皇城的大门紧闭,门是木板拼接而成,上面有拳头大的铜钉。朱泉用匕首试着去扒拉,根本扒拉不开。

我说:“别扒拉了,元朝时候的人不傻,工匠门做门栓都是带锁止系统的。想打开这门,只能把门栓锯开。”

梁慧说:“那就锯开嘛!”

朱泉拿出一把软锯就塞到了门缝里,吱嘎吱嘎开始锯。

只用了三分钟,就把这门栓从上到下全锯开了。

一共三道门栓,不得不说,这里面的人啊,是真的怕有贼啊!

不过话说回来了,这门栓是谁插上的呢?

我用胳膊肘捅了捅书生说:“门栓从里面插上的,谁干的这活儿。”

书生也说:“我也纳闷儿呢,以前见到的都是顶门柱,或者是顶门石球。没见过插门栓的啊!”

我看看屋顶,这城门楼子和城墙上面和穹顶都是衔接的严严实实的,不存在有人插了门栓再跳出来的可能。

要是有缝隙,我们也就不用锯门了,直接甩个钢爪上去,爬上去,翻墙进去打开门栓就成了。

进了天门之后,左边就是社稷坛,右边是太庙。和我想的是一样的。

我说:“先去太庙。”

书生说:“太庙有啥好看的,无非就是一些牌位,画像啥的,我们去社稷坛。”

我说:“社稷坛也没啥好看的吧,最多就是个沙盘。”

朱泉说:“要我说,直接进午门,进皇宫。”

萧安说:“先去太庙。我也想看看蒙古人的太庙是啥样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