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我的探墓笔记:1949 > 第39章 缘分啊

我的探墓笔记:1949 第39章 缘分啊

作者:灵渡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14 22:49:31

我们点上了马灯开始挖,也就是半小时就挖开了。不过棺钉打得实在是太多了,撬开棺盖用了我们大部分的时间和力气。

好不容撬开了,我们掀开棺盖的那一刻,我吓了一跳。

令人惊悚的一幕出现了,张金的尸体不是躺在里面的,而是蹲在棺材的一角,就像是一个受了委屈的孩子一般。

我大声说:“诈尸了啊!”

书生说:“烧,烧吧,烧成灰就没事了。”

老赵却一摆手说:“怕是烧不得啊!萧安,去拿三块大洋过来。”

萧安跑着取来了三块大洋,我和书生把尸体放平,老赵让我捏开尸体的嘴,往嘴里塞了一块大洋,据说这是封口钱。

接着又往尸体的两个手心里塞了各一块大洋。

三块大洋,可惜了。

然后我们再次封棺,盖土。一直忙活到了天亮,总算是忙完了。

不过这天刚亮,我们就听到棺材里发出来了鬼哭一样的声音,嗷嗷嗷的叫个没完。

书生说:“我就说不行吧,三块现大洋咋可能嘛,我们可是拿了他一棺材的宝贝。”

老赵却说:“烧纸,去买纸烧。书生,你和萧安去买纸,能买多少就买多少回来,我和守仁在这里守着。”

萧安说:“老赵,你和守仁能行吗?”

老赵说:“不会有问题的,别忘了,守仁可是童男子,辟邪!退一万步讲,就算是张金从地里钻出来,我们也有办法对付他。”

我说:“老赵,要不我们一起去买纸吧!”

“你懂个鸟啊!这要是被他跑出来,他会阴魂不散地跟着我们,那我们可就别想有好日子过了。这张金怨气太重,被仙家给迷了,成了尸煞。”老赵说,“你们快去快回,路上不要耽搁。”

萧安和书生牵着两头驴,驮着张金的钱财走了。

我和老赵干脆就住在了菜园子里,盯着坟。

现在最怕的就是有野狗把坟给扒了,一旦尸体从坟里跳出来,老赵说这玩意能把猪咬死,除非把脑袋砍下来,不然根本就不会死掉。

老赵说:“这是个实打实的大粽子啊!”

到了上午十点钟的时候,这坟里消停了。

太阳刚落山,这坟里面再次有了动静。不过这次不是嗷嗷叫,而是有规则的敲击声,就像是尸体躺在棺材里,在踹棺盖。

同时,我看到坟头也跟着一次次抖动,土震动松了,往下流。

以前我爷爷还活着的时候倒是和我讲过诈尸的事情,说是有一次他表姨夫去世了,他去吃席,晚上守夜的时候无聊,就打麻将,打着打着,一个叫老库的人念叨,打啥啊!就听身后有人说:“打红中!”

他回头一看,正是死去的表姨夫。

顿时满屋子的人都吓得跑了,尸体抬腿就追,这人不追别人,就追老库,老库一直跑到了村外,表姨夫追到了村外。

刚好前面有个挖树根留下来的坑,老库直接跳了过去,表姨夫不会跳,一头栽了进去不动了。

第二天白天,大家一看这情况,也不敢动了,直接点了一把火就烧了,然后埋在了那树坑里。

我说:“老赵,为啥不能烧?”

老赵说:“张金的魂啊,没散,一半在这尸体里,一半被仙家给嗅走了。烧了这一半,只会激怒那仙家。要是魂全部还在这尸体上的话就好办了,一把火烧了也就散了。现在我们只能希望另外一半魂被召回来,那仙家也就不缠着我们了。不然我们走到哪里,那仙家就会跟到哪里。”

我说:“昨晚要钱的是仙家?”

“不然呢?那都是老仙了,它是来替张金要钱的。”

“你不是说世上没有鬼吗?”

老赵叹口气说:“这不是鬼,这是邪!”

天黑的时候,萧安和书生带回来了二百斤纸。

我们一边剪纸钱一边烧,整整烧了一晚上,我们四个都被烟熏火燎,灰头土脸,手都被剪刀磨出来了水泡。

不过烧了一晚上之后,张金的尸体倒是消停了,看来是安息了。

我们折腾了好几天了呀,吃饱了之后,在厢房里面睡了一个踏实觉。

一觉醒来是下午三点,老赵在做饭,书生和萧安在洗衣服。

我这才发现,我的衣服都被萧安拿去,她给我洗了。

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

吃完了之后,我坐在炕上看自己的脚,此时我的脚已经不疼,痊愈了。

不过手上的水泡火辣辣的疼,我实在是想不通,不就是剪纸钱嘛,怎么这么费手啊!

一夜无事,第二天一早我们再去看张金的坟,安然无恙,看来是没事了。

我们在这里耽误了几天,总算是可以启程了。

这是我第一次遇到大粽子,非常的不习惯。不过在今后的日子里,我逐渐体会到了一句话,习惯成自然,夜路走多了总会遇到鬼的。

老赵把大瓦房事件归于狐仙作祟,大抵也是这样的。

离开了大瓦房,我们再次到牛家庄祠堂的时候,心里一下轻松了下来。

其实在大瓦房也没白忙,那些现大洋和金子价值不菲,够我们十年的开销了。这下倒是不用为了经费发愁了,说心里话,这世上的烦恼绝大多数都是因为没钱。

虽然钱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但是有钱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没钱肯定更解决不了。

牛家庄祠堂保存的相对完好,奇怪的是,这牛家庄的人可能都搬走了,但是这祠堂里的牌位竟然还在。

牛家庄的老祖宗叫牛牧,从唐朝就住在这里了,也就是说,牛家庄的人从唐朝开始在这里繁衍生息,一直到明初还在。

是啥时候搬走的呢?

我估计啊,大概率是李自成进北平的时候,牛家的人举家逃了。当时走得匆忙,带走了家谱和值钱的东西,这些牌位啊,实在是带不走了吧。后来李自成败了,清军入关,一直到民国,我们总算是推翻了满洲政权,汉人重新夺回来了江山。这牛家在外面生活了几百年,就不想回来了。

我能肯定的是,这牛家肯定还有后人,这后人一定还知道这段历史。

我家的祖先当年误打误撞走到了这里,在这里接受了牛家的招待,误打误撞又从山上的道观里得到了一张虎皮。

因为那张虎皮,我又追寻先祖的脚步来到了这里。不得不说,缘分啊,妙不可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