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我的探墓笔记:1949 > 第124章 大锅饭

我的探墓笔记:1949 第124章 大锅饭

作者:灵渡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14 22:49:31

就说秦始皇之后的这些皇帝,没有一个是生前就让位的,我一直理解不了。他们就不嫌累吗?

要是我,到了六七十岁肯定自己就让位子给孩子们了,反正又没让给外人,有啥舍不得的?

要说当皇帝的舍不得让位,我勉强还能理解,但是一个族长的位置都舍不得让出来,我就难理解了。

这都老得连儿子都不认识了,还舍不得让位,这真的是奇葩了。

这老家伙,牙都掉光了,吃饭都不利索了。明显他儿子也烦透了,我们在的时候就会熊他,还一直朝着我们抱怨,说他父亲每天晚上都不睡觉,哀嚎。

他说都烦死了,真盼着他赶紧死掉。

我们的到来,让文家人喜出望外,我们可都是娘家人,是来这里送亲的。

文家自然给我们准备了丰盛的酒宴,老族长并没有上桌子,来的人全是嫡系的亲戚,旁系的连味都闻不到。

在建国前啊,中国还是依照老规矩办事,家业只能是嫡系的继承,旁系的那些——也就是小老婆生的,养大了就行了,根本就继承不了任何财产,最多就是在家族产业里某个职位。

所以在古代给人当小老婆也挺惨的,生的孩子别管多优秀,就是没有继承权。

我感觉得到,文华偷家里的龙袍去金陵卖,父母是知道的,并没有反对。

文华是家里的老大,在下面还有两兄弟,都没娶上媳妇呢。

这下好了,有了钱,兄弟三个的婚事起码不愁了。

要是一直搂着龙袍不撒手,还真的没啥用,这东西可不能传宗接代。

文家人的宅子很大,但是家里很穷,能卖的全卖了,家里吃饭的桌子腿都是断的,用一根树枝绑上,凑合用呢。

但凡家里还有俩铜板,也会请个木匠来修一下。

这下有钱了,文家第一件事就是请了木匠打家具。

文家老爷子给自己准备了打棺材的木材,文家人也没和老爷子商量,直接就用这些木材开始打家具了。

想结婚,必须得有新家具才行啊!

同时,作为嫡系长孙,也分到了一套正正经经的大房子,这房子的门窗材料都不错,只不过年久失修,需要清洗一遍,上三遍油漆才行。

总之,有了钱,做事不愁。

文家人为了文华和小琴的婚事忙得热火朝天,我们则开始在周边游荡了起来。

书生一直拿着罗盘到处去照,照来照去,也没照出啥来。最后,书生说想去大寺里看看。

大寺叫云峰寺,此时的大门已经拆了,改成了武装部的庄严样式,在大门上挂着一块白色的牌子,上面写着黑色的大字,凤凰山武装部。

虽然这里大门是开着的,但是有个看门的大爷,他戴着一副老花镜,戴着一副套袖,每天就坐在大门口看报纸,喝茶。他还有一个收音机,北方叫半导体。他每天看完报纸,就会眯着眼坐在门口听半导体。

想绕过这老家伙不可能。

还有就是可以从后面翻墙进去,但是这有巨大的风险,被里面的武装哨兵发现,搞不好会被击毙,毕竟这里可是仓库重地,据说里面藏了不少枪支弹药。

现在解放了,反对大家搞封建迷信,虽然没有明令禁止,但是大家很主动地都不去拜佛求神了。

即便是有人信,最多就是在家里准备一个神像或者是佛像,在家里烧上香拜一拜。还听说在山里有一座小庙,有人会去山里拜。

说心里话,要是拜神求佛管用,老百姓连庙门都进不去。还轮得到老百姓去拜?开玩笑呢!

现在执行的政策是集体劳动,大锅饭,文家的人再忙,也得抽人手去果园干活,去菜园种菜。采摘的果子和菜可以送去供销社,换取粮食来吃。

这里全是山地,没办法种粮食,这里的粮食都是供销社从外地运送来的。

以前的文家在这里并不是一个村子,解放后,公社把文家这一大家子划做了文家村,在这里成立了党支部和村委会,来管理文家村的干事是从上面派下来的,支书是个女同志,叫苏梅,男的是村长,叫李超。

这是两个年轻人,据说苏梅以前是解放军政治处的干部,李超是战地记者,笔杆子特别硬。

俩人来这里带队,尽职尽责,一心想搞好生产。

不过文家的人可不怎么配合,偷奸耍滑,拈轻怕重。

所以啊,这荔枝园管理的不怎么样,荔枝树下全是杂草,根本就没有人去铲。

文家人也看出来了,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你苏梅和李超愿意干,你们就去干,反正我们就是磨洋工,到时间就回到食堂吃饭,吃完回家躺着,一点别的追求都不带有的。

至于荔枝长得好不好,管文家屁事,男的一天十个工分,女的一天八个工分。一年到底能分上五块钱就不错了。

文华直接拿回来两万五,文家人更不愿意去干活了,纷纷请假,要么是病假,要么是事假。反正就是说啥都不去生产队上班了。

生产队上班前会打点,一截铁轨挂在大队部,到时候李超会拿着一截铁棍去敲铁轨,文家的人听到就会去大队部集合,然后一起去地里干活。

现在食堂只管中午饭和晚饭,早饭都是在自己家里吃。生产队会分给每家每户一些粮食,分到的也不是什么好粮食,都是高粱米。不过好歹能吃饱,我这吃大米白面吃习惯的人,觉得高粱米实在是不好吃,难以下咽。

不过文家有了钱之后,很快就搞来了大米,我们在第三天的时候,总算是吃上了大米饭。

连续吃了三天的高粱米,我都瘦了,说心里话,高粱米这东西不适合人吃,书生说这东西热量低,不抗饿。高粱米最适合酿酒。给人吃这东西,简直就是造孽。

吃上大米饭,我直接干了五碗饭。

杨宁一直小声嘀咕:“你有点出息,你自己把饭都吃完了,别人吃啥!”

我这满满五碗饭,直接就把一盆干没了。我也管不了那么多了,我说:“我饿啊!”

文家人一看这怎么行,干脆去煮大米粥了,毕竟煮粥要快的多。

饭吃完之后,文华抱着一个包裹出来,打开一看,正是龙袍上的玉带。

书生一看这玉带眼睛都直了,这玉带是真的。

这文家搞不好还真的是建文皇帝的嫡系后裔,要是这样的话,那云峰寺大概率就是建文皇帝的藏身之处啊!那么宝藏会不会在云峰寺呢?要是在云峰寺可就麻烦了,里面可是住着武装部的人,虽然人不多,但是我们总不能把人赶走吧。

文华说:“怎么样?我说这东西是家传的,你们还不信,现在信了吧。”

书生拿着玉带点头说:“信了,文大哥,我觉得你家很可能不姓文,而是姓朱啊!”

文华笑着说:“姓啥能咋的?现在是新社会了,姓朱还不如姓文呢。”

这文华大哥倒是想得开,是啊,现在可不允许搞封建那一套了,好不容易把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给推翻了,难道还要搞什么反清复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