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运河岛 > 第九章 《永泰县志》

运河岛 第九章 《永泰县志》

作者:运河岛 分类:科幻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03 11:17:29

(三十四)

运河岛对何帆说:“现在基本可以肯定的是,现代版的《永泰县志》中没有对于菜篮公的记录,与此同时,说法中提到的他的故居并不能在网上搜到。

我一点一点看过《永泰县志》那浩如烟海的信息。一个县仅仅是大概的介绍也有许许多多的方面,信息真是海量。

从革命烈士名录,到体育界人物,到中学高级教师,再到主任医师,一应俱全,还有名洞名山,传世文物等等,不一而足。

这记录难以置信的齐全,总共有703条记录,真是包罗万象。我甚至觉得,在读完了这些条目之后,我会比永泰本地人更了解永泰县。海量的信息最容易给人一种读了之后就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感觉。

现在我居然知道,在某一年永泰县全县放了多少场电影,有多少观众,人均年看电影多少场次,虽说这条信息现在看起来没什么用处。

这些信息中,我先是比较细地阅读了大量可能包含菜篮公信息的分支记载。在碑记,古墓葬,文物名胜,迷信,陋习,传统节日,丧葬,道教,民祭,中医,风俗,民谣,故事,着作这些条目下的记载中,都没有找任何关于菜篮公的记录。

接着又看了看历代的官员记录。在县志之中,关于历代主要行政长官的记录是从宋代庆历年间开始的,之前的长官无从得知。连一县之长都没有记录,菜篮公陈俊如果是一个真是存在的普通百姓,能有记录才怪了。明代之前的陈姓长官总共有4人,都在宋代,都不叫陈俊。

我倒是找到了关于温泉的记录。文中说,‘本县处在大型环状构造的内中环部分,温泉分布较为集中。赤锡棋盘格式构造是温泉主要分布地,仅大樟溪沿岸就出露温泉14处之多。’,同时还说,‘水温一般在30~60摄氏度之间,最高达75摄氏度。’

我成功地定位了百科中提到的,陈俊故居处的温泉。根据记载,这处温泉‘磺含量0.003毫克\/升,ph值8.0,总矿化度331毫克\/升。’

看不出到底是否有益于养生,温度没写无法核实。

还有一个突破点就是看陈俊的故居是否存在了。根据温泉的记录,这温泉位于“梧桐乡北东汤埕村南约200米大河北侧岸边”。

从网上地图来看,村子西侧有一片旅游度假区,有些标出名字的建筑,其余地方零零散散有点标出名字的建筑,整体看来,标出名字的建筑比较稀疏。北边一点有个名胜古迹,名叫鳌峰宫。

很难搜到任何关于这个鳌峰宫的信息,搜索结果大多指向另一座城市里的鳌峰宫。从分辨率极低的卫星地图上看,只能猜测这处建筑似乎规模不太大。

无法确定陈俊故居是否存在,不过这所谓的故居在网上搜不到。另外可以肯定,这故居的名气是小于此处搜不到的鳌峰宫的。

如此多的信息和分析,也只能得出菜篮公的记录不实的可能性非常大。

不过,这应该足够了吧。”

(三十五)

何帆说:“读了这么多,你对现在永泰县还有什么了解?说来听听?”

运河岛笑笑说:“那可就多了。

不过先说清楚,我了解的只是1987年的永泰县,因为县志只是记载到那一年的十二月。

毕竟读了这么多,收获还是有的,我新了解到了许多民祭和迷信的种类,有一些之前没听说过。

我还在谚语的记录中发现了有趣的一条,‘三十年水流东,三十年水流西。’具体含义我并不清楚,没准和那句网文中的名言相似?有点意思的谚语还有很多,有不少看起来都有点意思不明。

还有句谚语说,‘桃三李四橄揽七。’这里是中国原产的橄榄,不是地中海一带产的另一种橄榄。谚语中的橄榄原产于中国南方。所以说橄榄菜其实是纯正的中国食品。回想起来,橄榄菜挺好吃的,不过很久没吃了。

说起蔬菜,我之前还有看过明代和清代的水稻和蔬菜的品种记录,比较让人费解的是,清代记载的品种数量比明代的少。

在清乾隆版的县志记载中,有16个水稻品种,蔬菜有白菜、苋菜、芥蓝等17种。

而另一条记载中说,明万历年间,本县蔬菜有31种。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记录中的蔬菜品种减少,从我的角度看是个谜。这蔬菜品种的减少光想着就让人难过,明朝有那么14种美味的蔬菜,还有烹饪搭配之后的种种变化,有不小的可能在现代吃不到了…

唉…

只能寄希望于别的县,市,或者省还有那些菜。

另外,水稻的品种真多啊,看来杂交水稻出现在中国是有基础的,如果没这样的基础,没准袁老当年可能就选了别的作物了吧?

我之前还顺便把关于日常饮食,筵席,还有风味食品的记录细细读了一遍。

日常饮食篇中说,民国以前,大部分地区以番薯米为主粮。

从网上看,番薯米和米没关系,是番薯做的。百科并没有明说番薯到底是那种薯,叫它地瓜好了。做法大概就是吧地瓜刨成丝,之后在水中浸泡,之后再捞出晒干。

这样做出来,口味应该和地瓜干比不了,因为许多糖分和淀粉都留在水里了,所以估计主要就是地瓜的粗糙感吧?有一篇文章对于把地瓜做成番薯米的原因有个猜测:为了能作为存粮,不至于霉变腐坏。也许吧?感觉地瓜确实很容易发芽的样子,虽然说芽也能吃,但作为主粮不太合适。

还提到了鱼魺和蟛蜞酱。我查了半天没太确定鱼魺究竟是什么。魺的意思是指河豚,不过这么一种有很高中毒风险的食物应该不是常吃的才对。至于蟛蜞酱,是由一种类似于小螃蟹,产于江河之中的名叫蟛蜞的水产做的酱。

都没吃过,很想尝尝。

筵席篇主要讲的是筵席的规格和习俗。

要说最有趣的,应该是风味食品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