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运河岛 > 第一百一十五章 于混乱中诞生的混乱

运河岛 第一百一十五章 于混乱中诞生的混乱

作者:运河岛 分类:科幻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03 11:17:29

除了被安排在1899年夏天恋爱之外,阿不福思对他自己儿子做出的行为,也实在和一个重视家人的人设不匹配。

当初他没有努力试图将儿子留在身边,而之后他的儿子在外这些年,他一直没有向自己的哥哥寻求帮助试图寻回儿子,后来和儿子通过镜子联系上也没有立刻表明渴望儿子回家的态度。从各个角度都看不出他对儿子有足够的重视。

还有就是争夺麒麟过程之中的预言以及相对应的反视法遭到了大量的吐槽。这里的安排确实需要编剧背一下锅。格林德沃的预言的整体描述很模糊,无法确定他预言到底是能预言到对方的想法还是只能预言一些画面。

如果能预言到想法,主角团中不能有人知道计划的所有细节这一安排还算合理。如果不能,主角团的人知道了计划也应该大体上于计划无害才对,除非邓布利多这样安排是为了保证主角团中每个人在计划执行中的表演得更加逼真。

说起计划,邓布利多的安排显得太过算无遗策了,仿佛有预言能力的不是格林德沃,而是邓布利多。有些地方的安排给人感觉就是有冥冥之中的力量介入了,也就是所谓的‘世界意志’,即编剧的安排。

另外既然格林德沃能预言到画面,他也一样可以预言到邦蒂安排麻瓜复制箱子的景象。麻瓜复制箱子需要用的时间比巫师们释放复制咒需要的时间长多了,这样看来暴露的可能性反而更大?

还有就是为什么一定要是箱子的样式呢?如果可以在一件其他物品上释放和纽特的箱子一样的咒语,那更好的选择是在一样不显眼的物品上使用咒语,之后把麒麟转移到这样物品上。由于物品不显眼,格林德沃的手下很难保证他们顺利拦截了麒麟,这会给格林德沃一方增加难度。

还有就是,为什么要使用这个计策?邓布利多实力强大,直接让邓布利多拿着箱子大摇大摆走过去也不会有风险吧?格林德沃的人又不能在选举地点明抢另一个巫师的私人财产,只能在路上拦截,但谁能拦住邓布利多呢?

怎么看都觉得这个箱子计划站不住脚。

还有一处剧情也有这种冥冥之中的天意感,就是血盟的打破。邓布利多对这件事的解释释‘格林德沃试图杀戮而我试图保护’,但他自己都说大概这就是命运。

就这样?这么简单?

先不说在另一个相似场景,也就是导致阿利安娜去世的三方对决中,这个血盟为什么没有被打破,就说这个打破的条件想要达成的机会并不少见。对于这样一个物品来说这样的条件太简单了。

有的评论就提到,这里的剧情有种编剧不断编写情节然后发现编不出来了,就直接安排它被打破,随便找一个理由解释了一下的既视感。我也有这种感受,因为邓布利多给出这个解释时他自己都不太确定,整件事天意感太强烈了,太玄学了。我从网上看到过不少关于血盟破碎的解释,但依旧觉得牵强。

我不反对宿命感,甚至觉得它能让剧情升华,但在这里的安排只给我了一种编剧说应该如此的感受,而不是真是的宿命感。

我甚至怀疑这段不是J·K·罗琳的安排,毕竟根据原来的设定,在1945年之前邓布利多和格林德沃并未见面。

我看到过有的评论提到在一个在日本的采访中,导演大卫·叶茨被问到了关于格林德沃和邓布利多两人在影片中见面的剧情和末尾的大战。

大卫·叶茨在回答中表示,他知道按照原来的设定邓布利多和格林德沃两个人在1945年之前并没有见过面,所以他在这部电影里想方设法地创造各种条件让他们两人碰面。

从他的安排来看,最开始的餐厅相见算是发生在意识中的,而片末两人的大战是发生在血盟中的。

可是…两个人还是见面了啊,就在为了克雷登斯而咒语对碰的时候!

他们不但在众人在场时见面了,还直接咒语对拼了!

这么多人难道之后都记忆丧失了吗?都不知道这两个人之前见过?

邓布利多和格林德沃不知道他们的咒语对拼被这么多人见证了吗?

圆不回去的,他们就是见面了。

这种强行绕过原着设定的做法本来就对原着不是特别尊重,更糟糕的是它还失败了。

这有一种浓浓地强行卖cp的既视感,仿佛要强行创造热点,而且手法并不高明。不但造成了人物的ooc,还和之前的官设产生了矛盾。

这部电影还有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就是剧情中出现了严重的时间错乱。

拉莉在和雅各布聊天时有提到奎妮加入格林德沃阵营是大约一年之前发生的事情,对应第2部的设定可以得知此时应该是在1928年左右。

之后剧情里面有很多地方又提到当应该是在1932年。

然而我还看到过一个评论说拉莉手里拿着那本书是1935年出版的。

除此之外,邦蒂和麻瓜箱包师聊天时说到她已经为纽特工作了8年零164天,而在第二部时她才刚开始作为纽特的助手没多久。

综合来看,这里一定是有时间乱流出现了。

第3部的时候甚至还出现了一些和前作在观念取向上的矛盾。

《哈利波特》系列到了后期表达的一种理念就是没有绝对的善和恶,没有简单的黑白二元论。强调的是选择的重要性,讲的是错误发生了之后要努力改正。

然而《邓布利多之谜》中选举的最终结果几乎完全由麒麟的选择决定,而麒麟选人依据的是‘是否有一颗纯洁的心’,这里模糊了选择的重要性,而且有善恶二元论的倾向。

国际巫师邦联领导人的选举这么重要的一件事,由一只神奇动物左右结果,实在是过于简单了,并不符合《神奇动物》这个系列成人向的定位。事实上,这比《哈利波特》更加童话向。

更不必说,一个庞大的政治组织的领导人最重要的特质并不是‘拥有一颗纯洁的心灵’,而邓布利多本人也并不十分符合‘纯洁的心灵’这一特质。

这一处的剧情安排以及所表达的内核和《哈利波特》系列的核心理念有所冲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