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我没想做演员 > 第786章 爷爷 提议(13)

我没想做演员 第786章 爷爷 提议(13)

作者:油炸大金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4-10-20 00:55:11

第786章 爷爷 提议(13)

第786章 爷爷 提议(13)

春晚新增了采访环节…

就是明星们表演结束,然后去一个直播间,接受主持人提问。

这种…对沈良来讲一点难度都没有,随口说了几句新春祝福,顺便邀请大家去看《流浪地球2》…

“你不会在其他电影里看到太空电梯,不会看到空间站的坠落…我第一次看,整个人都震惊了!希望大家支持中国科幻!”

安利完成,沈良跟主持人友好道别,然后回家了…

整张脸写着生无可恋!

然后是#邓朝活泼#…

春晚节目还是占了几个热搜的…

哦,沈良去了爷爷奶奶家,爸妈也在——过年嘛,肯定得是一家整整齐齐。

都挺好的,除了催婚…

其实,很正常,农耕文明长于稳定和传承。

这也体现在宗族关系的传宗接代观念上,而在生育年龄上,其实是有一个理想区间的,这个区间一般建议是在23-30岁,在传宗接代观念及生育压力的双重压力下,催婚就“势在必行”了。

不过他们催婚的方式比较特别——不担心沈良找不到女朋友!

反倒叮嘱‘别挑花眼了!’以及‘最好不要找圈内的。’

也是,沈良的名声…估计家里面也有所耳闻…

良哥只能不停的点头,顺便回复拜年短信…

对了,爷爷听说沈良想改编《冰山上的来客》,挺激动的,说了不少原导演赵心水的故事。

赵心水,执导这部电影的时候,年方34岁。

两年后,赵心水再次执导电影《特快列车》,把电影镜头运用推上了一个难以匹敌的高度。

按这样的拍片递升规律发展下去,赵心水有望成为另一个谢晋。

但是奇怪的是,赵心水在这两部电影达到一个高不可攀的水准之后,拍摄的电影质量直线下滑。

WG期间,赵心水于1975年执导电影《长城新曲》,受制于当时的拍片环境,影片乏善可陈,这尚情有可原。

但是1977年在日益宽松的电影环境之下,赵心水却拍摄了一部同样平庸的电影《熊迹》,颇叫人觉得不可思议。

之后,在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八十年代中国电影黄金期内,赵心水执导的一系列电影如《瞬间》《海神》《戈壁残月》都没有再现他在三十岁左右所取得的辉煌。

爷爷建议:“你要是想拍,最好多看几遍原著,我们几个人一致认为赵心水占了白辛老师原著还有歌曲的便宜…其实,那个电影拍的马马虎虎…”

“…我就是想拍,也得找到合适的导演啊…而且涉及到少数民族…我也敢随便删改剧情…”

“那就不要糟蹋东西了!”

“…我不做,肯定有别人做,别人做的未必有我做得好!”

“那等你做好剧本,我帮你审核一下。”

“嗯…”

“你别光盯着长影,北影厂也有很多经典作品值得翻拍的!”

“比如呢?”

“《包氏父子》就很不错,可以新编一下,现在流行鸡娃教育,但实际上也存在以为上了名牌中学,就能改变命运的家长…”

沈良笑了笑:“您觉得不错没啥用,您不代表主流观影人群。”

爷爷挺生气:“我不能代表观众?”

“我是说主流观众…”沈良赶紧解释:“您也好久没去电影院了吧?”

“谁说的,我每个月都跟你奶去看两场电影…”

“您去电影资料馆看电影,而且看的都是老片子…您真不算主流观影群众!”“现在的电影不好看…”

“您上一次买票看的电影是哪部?”

“…冯晓刚的那个电影…”

“冯晓刚?《芳华》”

“不是,还要早点…”爷爷想了想,然后道:“是《1942》…”

“…那是 2012年的电影…”沈良突然想起什么:“不对呀,《长津湖》,你也去电影院看了呀!”

“那个我没买票…是退休福利!”

沈良狐疑:“…爷,《逐梦演艺圈》专家座谈会,你该不会也去了吧?”

“我那天有事…”

“幸亏!”

爷爷:“我要是去了,肯定说真话!”

“别,您忘了《乡村爱情》那次了?”

当年《乡村爱情》来BJ做研讨会,赵本衫开头说了‘现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我们本山传媒集团如何做大,前方的路如何走,希望专家提出意见,多批评少夸奖,我这个人抵抗力很强,非常能接受批评。’

然后爷爷还有一众专家以为能畅所欲言了,首先开炮的中传教授曾庆瑞,批评其为伪现实主义,说赵本衫是被收视率带来的鲜花掌声弄迷糊了,被不负责任的言论,没有原则的吹捧给误导了,此话一出,导致现场气氛异常尴尬,当时几乎所有人都站在了曾庆瑞教授一方,将矛头齐齐指向了赵本杉。

爷爷自然也站曾庆瑞教授,说了‘艺术家应当以追求高雅、崇高为目标和境界!’

赵本衫回怼‘不如您自己写个剧本自己拍一个,如果拍的那个收视率比这个高就给您跪下。’

以及‘我最恨那些自命不凡、认为自己有文化的,而实际在误人子弟的一批所谓教授!’

搞得现场特别尴尬…

从那之后,所谓的研讨会就成了夸奖大会!

……

北影厂建厂初期以拍摄纪录片为主,先后摄制的故事片有《智取华山》、《龙须沟》等。

1956年,另行组建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后,北影厂改为摄制故事片的专业厂。

此后,北影厂在影片创作上大胆探索,逐渐形成了以改编文学名著为主、具有民族文化传统的艺术风格。

北影厂拍摄了《祝福》、《林家铺子》、《青春之歌》、《风暴》、《红旗谱》、《烈火中永生》、《早春二月》等优秀影片,同时改编拍摄了《杨门女将》、《野猪林》等传统戏曲片。

1976年后,北影厂除了拍摄《大河奔流》、《伤逝》、《骆驼祥子》、《包氏父子》、《寒夜》、《边城》等根据文学名著改编的影片外,还摄制了一批反映现实生活的影片:《小花》、《瞧这一家子》、《夕照街》、《良家妇女》、《代理市长》、《迷人的乐队》等。

斯丹康头发油。

这个故事挺适合改编的——本质上就是一个读不成书的小包,和一个非常希望儿子读书,予取予求的老包的故事…

两条改编思路:早年赶上风口的大厂码农因为没有北京户口,又为了孩子留在BJ能上个好学校,所以咬牙送孩子去国际学校,可国际学校一年几十万的学费,让夫妻二人捉襟见肘。

好在夫妻都是高职位,倒也还应付的过去。

孩子在学校不好好念,以至于并没法在国内参加高考,只能送到国外读预科,没想到孩子在国外更加变本加厉。

这时候,互联网行业为了优化组合,开始了裁员…

还有一种:父亲是工地干活的,但是他依然将儿子送进了一个还算不错的私立高中…

现实意义很强!

就是…大概率没啥票房…

除非…这个角色找沈滕来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