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宋吹 > 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云涌十

宋吹 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云涌十

作者:花花和尚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03 11:03:10

张安安也知道好好的一场表演被自己玩坏了,但是认错是不可能的,扭头对大头说道:“局势千变万化,大头你要有随机应变的方案和能力,这是老爷我对你的考验!老爷相信你可以的!”

一说是考验,大头便懂了,提前说了,那就不是考验了,那么自己就好好表现让老爷满意就是了。

之前的方案算是废了,不过所有学员的档案,大头可都记在心里了,无非就是根据挑战方式随机应变罢了,这难不倒大头,难的是如何与赵十一一方及时沟通,也许这就是老爷考验自己的情报传递能力吧!

大头这边还没考虑好该如何传递情报,校场那边就已经开始了。

首先出场的是第一都都头潘云,选择的比试方式是认字,而挑选的对手正是赵十一!

别说认字了,就算是诗词歌赋,赵十一都不带怕谁的,欣然应战,结果嘛,自然是毫无悬念地胜出了。

看着获胜后的赵十一在场中兴奋地大呼小叫,那些知道赵十一身份的将门子弟们纷纷向潘云投去敬佩的眼神,潘兄果然是我辈楷模,马屁拍得砰砰响,官家乐得呵呵笑!

张安安觉得潘云的算盘珠子都已经蹦到自己脸上了,宣布了对潘云的处罚,当场撤了潘云的都头一职,记大过一次外加小黑屋七日游!

都头这种无品级的,若是放在以前又或是其他地方,别说潘云了,就是花荣这样的小将门子弟都看不上,但是在皇家军事学院,那就不一样了。

皇家军事学院的学员都是从军中甄选出来的,不管以前的军职有多高,在军事学院就是一名普通的将士,而都头则是在日常训练中选拔出来的成绩优异者!

潘云这个都头可不是因为姓潘,而是凭着真才实学脱颖而出的,当上了这个都头,也就意味着潘云领先了绝大部分人,意味着日后更多的军功!

潘云得知被撤职,脸色刷的一下就白了,后果这么严重,是潘云没有料到的。

潘云这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潘云见过皇帝啊,打第一眼看到赵十一便知道了这位的身份,今天三十二都要挑战整个学院,潘云自以为是皇帝连输了十七场,挂不住了,请出张安安来表演的,那么自己选择赵十一,让其在所有人面前露上一手,也算是迎合皇帝的心意!

不过现在嘛,潘云知道自己错了,大错特错,这场比试没那么肤浅,而自己则需要为自己的失误付出代价!

看着被两名将士押送去小黑屋的潘云,学员们唏嘘不已!一方面是感叹潘云莫名其妙地就被撤职;另一方面则是想起了小黑屋的恐怖!

军事学院的学员们都是从军队甄选出来的兵王,可以说十个有九个是刺头,初到军事学院的时候,那是谁也不服输,你瞅啥?瞅你怎么了?每天都在军事学院上演,打架斗殴那是家常便饭,令教官们头痛不已。

军中有军法,当即就有教官向张安安提出要杀一儆百,不然这兵没法教了!

张安安有些不忍,都是甄选出来的好汉,就这么杀了岂不可惜?但是教官们说得也在理啊,都是特么滚刀肉,挨上两刀都不带皱眉的,不杀降不住啊!

于是张安安就想到了传说中的关禁闭。

关禁闭作为一种处罚措施,大量出现在部队(或者战争)题材的影视作品中,再或者就是监狱管理部门对严重违犯监规纪律的罪犯所实施的行政处罚。

关禁闭的恐怖之处在于以空间、时间和沉淀来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作用点不在**上,而是精神!据说关禁闭的前两天还算好,从第三天开始,孤独感、苦闷、烦躁就越来越严重,各种负面情绪会不断涌上来,就算是铁打的汉子也撑不过十五天!

惩罚者在极度的心理压力之下,很容易便会产生自杀情绪,因此禁闭室都会用上海绵包裹。

张安安与教官们约定,关禁闭的时间七天起步,最长不超过十五天,若是关禁闭还起不了作用,那么就只能杀一儆百了。

于是十间小黑屋在学院内拔地而起,十名最刺的刺头向所有人展示了小黑屋的恐怖之处!

这十名刺头都是出自西军,毕竟大宋承平百年,唯有西北战事不断,斩首三级这一条就基本注定了学员们会大部分来自西军,这也是张安安故意为之,皆因中央禁军已经烂透了。

中央禁军早已不是赵宋建国之初的那支无敌军队了,百年承平使得中央禁军充斥了关系户,家族的势力远比个人的努力更为重要。

西军就不同了。

西北打了近百年,频繁的战事淘汰了滥竽充数之辈,而且由于战事频繁,使得能者居之!

众所周知,桀骜不驯的底气是能力,一般来说,能力的大小决定了脾气的大小,尤其是在军中,脾气好一般都是懦弱的代名词,故而西军多刺头。

折之行,大宋名将折可适的族弟,东征西战四年,累计斩首七十三,沙场上无敌的猛将,这次也被选入了皇家军事学院。

折家军因为历史原因,在兵权空前集中的大宋朝就是个异类,听调不听宣就是折家军的写照,但这是从五代就开始了,大宋朝为了减轻西顾之忧,皆许其父子兄弟相传,袭其世次。

在大宋朝廷的眼中,折家军就是个军阀,只是由于某些原因,只能徐徐图之。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大宋朝这些聪明绝顶的相公们有的是办法让折家认清形势,但是西夏的崛起使得折家有了一线生机。

折家虽是党项人,但与西夏李氏是世仇,双方的态度都是灭之而后快,那么随着西夏李氏的崛起,折家就是大宋在西北的天然屏障,大宋的那些聪明绝顶的相公们自然就不会自毁长城了,听调不听宣的折家也就这么过来了。

出于需要,朝廷在明面上对于折家礼待有加,但是双方都知道这些都是虚的,双方有着不可化解的矛盾点,那就是折家的兵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