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迷航方舟 > 第四百八十一章 头脑风暴

迷航方舟 第四百八十一章 头脑风暴

作者:我是多多 分类:科幻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03 10:52:18

听到有人这么说,思旭的心里顿时燃起了一丝希望。

“难道这个路线没有错?”思旭兴奋的问道。

那名人类科学家跟自己的几个同事交换了一下眼神说道:“能否判断这条路能否走的通我们还不能做出判断,至少从结果来看还是有些效果的。

您知道的,判断一个事务是否成功,有效并非是唯一衡量标准,这还要计算得失。”

思旭顿时想到了一些人类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事。

就比如人造黄金和人造钻石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

在某一个时期内,钻石被人类赋予一些特别的价值,由于一些无法明说的缘由,天然钻石的价格异常的惊人。

仅仅小小的一颗,就可以用来交换一个人一年的工作报酬。

后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人造钻石拥有着比天然钻石更高的纯度,价格也是天然钻石的千分之一。

于是当人们意识到钻石那虚假的价格以后,这么一个小石头的价值也就仅仅能够在工业价值上得以体现了。

相反黄金则走上了另外的一条道路,由于天然的黄金只存在于超新星爆发或中子星碰撞而产生的极端环境中。

所以人类想要人工制造黄金,那么唯一的方法就是利用粒子对撞机进行轰击。

可当第一块人工制造出来的黄金在做成本计算的时候,每个人都被眼前的数据给惊呆了。

因为人造的成本居然是原本黄金价值的近万倍。

这就说明,即便人类掌握并成功制造出来了黄金,可因及其夸张的成本,那也算是一次“失败”的尝试。

今天人类科学家担心的也是这个问题,二号的小范围试验是成功无疑的,可真的是最廉价有效的办法吗?这让每个人都在心中留下一个未知数。

思旭迅速统计整个试验过程中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解析。

那就是在整个中和过程中,的确有少量的负物质结晶被中和掉了,并最终转化为伽马射线的方式将转换的能量散发掉了。

这时一直在一旁不怎么说话的陈璐突然说了一句:“这些伽马射线释放的能量最终到哪去了?

这个试验报告中并没有给出关于这些能量去留的解释啊!”

所有人顿时都沉默不语,整个现场安静的哪怕是落地一根针都会被听的一清二楚。

是啊,那些能量都哪去了?

关于这一点没有人能够给出解释,因为所有人都被试验过程本身给吸引住了注意力。

“我觉得陈小姐说的对!我建议盖亚文明应该对整个试验过程的分析进行完善。”

说话的这个人是一个样貌看起来非常年轻的男人,不过通过他平日里的表现,以及对陈璐的关注度,思旭知道这是一个陈璐的仰慕者。

由于生命科学的进步,样貌往往不能代表一个人真实年龄,毕竟如果简单的按照年代计算的话,思旭也有一千多岁了。

而陈璐也至少拥有两三百岁的年纪了。

可这个人看起来也就几十岁的样子,不过通过他说的话基本可以知道,刚刚的那段话并非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纯粹就是为了讨好陈璐而说的话。

可思旭并不在意这些细枝末节,因为陈璐脸上的嫌憎的表情已经可以说明一切了。

思旭起身走到众人面前说道:“我将临时的接管对整个电子世界的控制权限,来方便我们与试验过程紧密相连。”

说着整个电子世界的时间流逝速度骤然降低,外界过了一个小时,而内部却仅仅过了几毫秒。

“试验已经结束,我又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了三次测试,并且也对试验数据进行了更为全面的数据采集。

通过试验我们可以得知,在中和体开始对负物质结晶进行中和以后,它释放出的伽马射线直接作用在了周围的负物质结晶上。

这些收到伽马射线照射的负物质结晶开始出现类似被驱散的效果,但实际上发生的改变只是这些棉絮状物体密度的改变。

当射线消失以后,这些物体就会恢复原本的样子。”

思旭将试验观察到的结果原原本本的讲述给了所有人。

“那就是说,在中和这些负物质结晶的时候,如果能够将这些散逸的能量全部利用起来,整个装置就可以做到自持了吗?”

思旭低头在心中飞速计算了一下说道:“可以!释放的能量完全超过需要为此设备运转的能量。”

这时这位科学家突然起身说道:“那我们只需要改变中和装置的配置策略,由单一的中和单元变成阵列模式。

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中和进程以及更多出的能量需求,从而提高能量利用率了。”

这时另外一名工程师说道:“胡说八道!难道你忘记了吗?一个中和单元释放的能量我们都没有吸收的空间,你在弄个阵列,你是怕能量多到吸收不完吗?”

虽然是电子世界,但是每个人无意间的思维以及逻辑举动依然会影响到整个虚拟世界的每一处细微的地方。

就比如之前那位忽略了能量平衡性的科学家此时就尴尬的面红耳赤。

思旭急忙帮着解围说道:“我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我们可以尝试利用散发出来的能量建立自持状态。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循环状态,只要还有负物质结晶没有被中和,那么中和进程就会一直进行下去,直至目标彻底消失。

至于能量不平衡的办法,我们已经在着手进行测试了。目前我们在中和单元的介质内侧安装了物质崩解射线。

我们发现这些被驱散后凝结成为球壳状物质以后,物质崩解射线对它会起到分解作用,使其转化为纯粹的热能。

当然了,现在的问题是也就随之而来,那就是因为这些改变,工作环境的温度将会持续高涨,以至于达到濒临恒星表面一般的超高温度。

不过我觉得此时的难度已经成倍的降低,散热问题对于我们现在的技术水平来说已经构不成任何威胁了。

感谢各位专家学者的建言献策,我将为大家开放全部的网络权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