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快穿:欢迎来到发癫现场 > 第116章 敛尸路人一枚(17)

下灵台的台阶只有一条。

而此刻,有无数人争涌着向梵钟奔去。沈衿带着尚在昏迷的分寸,从台阶上径直跃下。

风声裂裂、钟鸣回荡,衣袍翻飞化作一只飞鸟。

沈衿没有回头。

但方寸却望向人潮处出神。攀爬台阶的人,气势相汇,凝成一把长剑,剑指梵钟。他很少看见凡人,能拥有这般强大的斗志。

但这才正常,不是吗?

他压着跳动的心脏,缓声开口:“钟敲响了。”

“既响过一次,便会有第二次。只要他们愿意……”

沈衿笑道:“看来梵音城可有的吵了,也不知半夜敲钟,会不会忤了你们佛门法条。”

方寸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

就在沈衿以为佛子要为自己的宗门维护时,就听得他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既是虚幻,夜里敲钟又如何?”

沈衿笑得眉眼弯弯,连她深黑的眼眸里也泛起了圈圈波澜。

脚底是青石。在许久以前,它曾被血海淹没。梵音城里的后人,踏上了先人行过的路。只是这次,他们真的能将梵钟敲响。

“铛……铛……”

沈衿望向方寸:“钟声又被敲响了。”

“与你敲的一样。”

方寸动了动耳朵,依旧是一片空白。他只能听见沈衿用神识传来的声音。

若有一天,沈衿离去,那他就真的听不见声响了。

但此刻,他道:“真好。那钟声,很嘹亮吧。”

……

沿着来时的路,两人成了唯二的逆行者。

“他们很多人来自城外,风尘仆仆,与其他城居民不同。”

沈衿目光看向一个大腿尚在流血的男子。这是荆棘划破的伤口,而荆棘只在城外。还有人扛着一头野鹿,观其外貌已与野人无异。无师自通,踏入了修武之途。

他们动作都极为统一,在踏入城内时恍惚,确认钟声存在后眼眶含泪,用了吃奶的力气往灵台奔走。都忘记休整形容、放下猎物。

倒是颇为有趣。

方寸少了听觉后不免无聊。沈衿自顾自地多话起来,就像最初,她想要和方寸同行一样。

“你曾说,五大城之外没有安居之所。但现在,我若再问你,方寸,你可有答案?”

方寸自然看到了奔走的城民。他们的皮肤更加黝黑、伤痕也多于常人。只是他们眼神坚定、生机勃勃。

“留在城内的,平凡美满;闯出城外的,九死一生。”

“但也天高地阔。”

“所以,天地之大,皆可容身。”

方寸依旧被沈衿的灵气包着,漂浮在半空,他现在是盘腿的姿势,动作标准地仿佛身处庙宇大殿,面对菩萨的法相金身。

“沈衿,我想斗胆问你一个问题。”

“你说。”

“他们,可是窥见了三千大道?”

沈衿有些惊讶:“不是你说只有佛道?”

他双手合十:“我也曾在书中窥见一词,乃万法归宗、大道三千。”

沈衿笑道:“自然。这道便是人走出来的。”

她意有所指:“哪怕被掐断、被遗忘。但只要有人存在,终是能踏上道途的。”

方寸笑了。琥珀色的眼眸里承载了盈盈日光:“那便好,那便好……”

一副可以交代后事、圆满归西的模样。沈衿看着不爽。

“方寸,那你可想过,这天地间你的容身之处?”

沈衿不知何时已经停下脚步,站在梵音城的佛光屏障之前。她抬手,指尖轻扣着屏障。

玄妙的金光在光罩内流动,像是在颤抖。

“沈衿。”

方寸挥散了她的灵气,一朵金莲晃动着出现在她手指和屏障的交汇点。

沈衿不过轻轻一捻,金莲便碎了。全盛之下的方寸还有几番阻拦她的能力,就现在的他……

金莲掐得和朵纸花似得,一戳就碎,还敢拦?

方寸道:“你在为我担忧?”

沈衿垂眸,又将破碎的金莲拼了回去。

“谢谢。”

他笑得颇为明媚,甚至有些许满足:“我不会那么轻易地死。”

“我还没有回那呢。”

沈衿将修补好的金莲塞回他的手心,倒是没有说话,转身就走。

死了也正好,她还要收殓他的尸体啊。

……

万上佛宗。

金莲佛堂。

三目看向三觉。

“三觉师兄,梵音城,已经收回。三位师弟已闭关修行,想来收获颇丰。”

三觉睁开了眼睛。他是佛宗宗主,便是打坐也自有一番威势:“这里倒是只有你我二人。三目,你觉得,佛子下一城会去哪?”

“阿弥陀佛。”

三目痛苦地闭上眼睛。花白的须髯垂落至蒲团之上。

三觉开口:“我们师兄弟五人,只有你是把他当徒弟在养。三目,我提醒过你,切莫感情用事。”

……

三目时常想起方释还未成为佛子的时光。小小孩童成天爬树摸鸟,便是对着尘土蚂蚁都能为伴作乐。

他喜一切美食美景美人美物,念经是他最厌恶的。

他还自成一套歪理。

那日,小孩找到他,指着经书问道:“什么是虚妄?”

三目正想引经据典,就听小儿关上了经书:“我心所想为虚,忤逆天常为妄。”

“我不愿读经书,天下也没有让我一定学佛的道理。三目圣僧,佛宗虽好,但我不愿在此。”

“我时常觉得,我不属于这里。这里高高在上冷冷清清,不该是我的生活。”

……

佛宗是不会放他离开的。一个没有他腰高的孩子,能跑到哪里去?

在方释成了佛子后,情况好转,再也没说过此等大逆、要离开佛宗之话。

他是注定的佛子,一朝入道,修行一日千里。短短二十年,竟已摸到菩提之境的门槛。而他,修行百年,也不过堪堪菩提而已。

其他三位师弟妒之,常道:“不过占了天时地利,总有一天会还回来。”

而他更多的是欣喜,并时常有自己是真的养了一个徒儿的错觉。

直至,他听见佛子寻见他问:“师尊,书中有言,有感天地、万法同宗,可为何修行法门仅我佛宗一路?”

“大胆!”

他将珍爱的弟子打得跪倒在地上,罚他去思过崖思过九月。

被罚之后怎么样了呢?

他忘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