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真是个铸剑师 > 第二十六章 小民高论,万民之福。

一边的灰胡子老者,则从身上的褡裢里逃出几个小玉瓶,里面是一些药粉之类,随即给旁山风涂抹在了伤口各处。

看着三位医者救治伤者,坤谱与阿公二人闲来无事,便出去另找了一间屋舍,阿公奉酒浆招以待。

二人闲聊了一些有关春耕井田邑民的琐事,阿公始终面带笑容,诸事有问必答,而坤谱不停的探问,似乎有意为之。

二人且饮且谈,相谈甚欢,等到了酒过半熏,坤谱突然将酒盏重重的一声放在几案之上,神色带笑的一字一顿地问阿公:“敢问老丈,你是如何看待邑民大闹有司府以及天佑之人这个说法的?”

阿公本来面带笑呵,但突然看到坤谱神态似有不妥,而且问自己这已经过去了的事情。

阿公无法回避,乃道:“见上有问,乡野之人不敢不应。这邑民闹腾有司府一事,乃是因前任有司木修抓天佑之人,我们这些乡野小人,没什么见识,但那日旁山风驯服蛮牛,另小老儿的孙女只手牵牛,这已非常人所能为之。而且可在四日内耕种二十亩高田,此非神迹所为耶?而那一天,四周来了许多邑民围观,当即很多人看到了就口呼天神下凡,又有很多人跪拜,到了第二日来的人就更多了,那个场面我从来没有见过。”

“老丈所言无错,我这几日也四处打听,然而我要请问老丈的不是这件事发生的过程,而是您怎么认为的看法。请恕在下唐突。”坤谱喝了一口酒,但眼睛久久未曾离开过阿公一息。

而阿公皱纹掩盖下的眼睛始终保持着笑,手捋着白须,慢慢的道:“府宰大人原来问的是这个,还请恕小老儿愚钝,并不能瞧出各中奇妙之处所在,但是既然府宰相问,我只能站在乡野粗鄙小人的角度说个一二之管见,那就是乡民愚鲁,见利而动,神佑之人,民之所望!”

阿公刚刚说完,图听“啪”的一声,坤谱一掌拍在几案上,使得酒水四下飞溅。

他随即迅速站了起来,转头望向门外的絮絮丝雨,开口大声笑到:“好一个乡民愚鲁,见利而动,好一个神佑之人,民之所望!

老丈真是高论,与厉王时召公所言‘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见老丈并非愚鲁之人,敢问老丈究竟是什么人?”

坤谱说完最后一个字,他的前身已经越过案几,整个人头距离阿公不足两尺,眼神凌厉,神态如剑,寒气逼人,似乎非要阿公说个一二三四不可。

阿公看到坤谱似有所指,淡淡一笑,便为坤谱重新舀满一樽酒,递了过去。坤谱接了后方才慢慢回归几案重新坐下,一口饮了樽中之酒。

他听到阿公说:“草民乃一个乡野之人,在这丁甲邑生活了几十年了,乡亲们都了解我,并无什么特殊身份,府宰大人因何会这样问。”

“那当日木修捉拿旁山风后,第二天就有众多邑民来到有司府门外,难道此事是绝对的巧合?若无旁人从中作梗,组织传递信息,邑民焉能如此多人一起来大闹有司府?到了这里我说的可够清楚?下面的就不用在下再细说一二了吧?如有什么遗漏还请老丈指点指点!”

坤谱慢条斯理的将事情的因果摆了出来,言辞锋芒毕露,咄咄逼人。他坤谱就要看看这个丁甲邑的阿公,这个年老的长者究系何人。当日木修捉拿旁山风时,就这个老者跟孙女在场,其他人犹自不知道实情,最有可能组织传递讯息的人非这位老者莫属。

“哈哈哈,邑宰大人果然有识人之能,不错,邑民们知道此事确实是我通传了消息。那天傍晚我只是在邑民归家的各个路口跟乡亲聊了聊天,顺便感叹了一番旁山风被抓可惜了而已,无他,不需要偷偷摸摸的做苟且之事。”阿公并没有否认,而且承认的很坦然,但也不多做解释。

“那么你可知道这样做的后果?”

“既然邑宰大人在此,我们明人不做暗事,打开天窗说亮话,即使没有发生邑民大闹有司府一事,木修杀了旁山风,只是死了一个人而已,然后我们丁甲邑乃至整个良邑,仍旧会过着以前的日子,民生艰苦,穿的烂,吃的少吃的差,甚至连肉都没有见过。

就像这几日,邑宰大人您肯定也四处走动走动了,良邑内国人且不提,单说我们这些野人,年景不好,定是饿殍遍野,你等身居高位,怎么懂得民生疾苦。

然而话又说回来,如果旁山风不死,他的存在所产生的价值,你们估计也已经想到了,他会使良邑万亩农田竭尽为我所用,有他在则可当百万亩良田。

因为他会驱牛,正是他所说的牛畜作为牺牲真是太可惜了,而以往我们都无一人发现和使用牛畜。此其我等野人的悲哀,也是天下万民的不幸。”

阿公越说越激动,完全不像一个老者的气息。

“荒唐,真是荒唐,牛畜乃天子祭祀之神器,怎么可以让下民驱使,这样的话礼制何存,天子颜面何存,我等虽为高位,但率土之滨,莫非王土,普天之下,莫非王臣,即是臣子,君辱臣死,我等当尽全力扞卫礼制宗法,誓保天家威颜。”

坤谱也针锋相对,言辞恳恳。

“哈哈哈哈,天子威颜与庶民何干?子不语礼不下庶人?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更不要说舟水之辩(谁能载舟亦能覆舟)?”阿公大笑着说了一番令坤谱都为之震惊的话,如果旁山风和燕儿听到这些话,他们肯定不敢相信这就是所认识的阿公。

坤谱吃吃的问阿公:“你,你到底是什么人?这些话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是从一位邑民的口中说出。”

“邑宰大人,小老儿只是一乡野村夫,不足以令邑宰大人刮目相看,之前所言都是因老朽我多吃了几十年白饭而已,无他。只希望邑宰大人,能保旁山风这个孩子周全,有此子在,是良邑之福,是唐国之福,乃至天下万民之福。”

题外话:召公,说的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周厉王前841年时期,厉王横征暴敛,把天下把资源都垄断起来,召穆公劝诫他时说的这句话,厉王不听,最后国人暴动,把厉王赶跑,当时因为没有储君,致使天子位虚空,十四年里的政务就由召穆公与周定公共同打理,史称共和行政,这件事在正史里是中国历史纪年的里程碑,前841年开始,中国历史的纪年编写才有了具体的脉络,直到今天从无间断。也就是说从共和行政开始,中国才有了真正的历史纪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