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名族崛起之科技与修行 > 第601章 论茶2

名族崛起之科技与修行 第601章 论茶2

作者:四把飞刀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2 22:11:16

大老板眼睛微亮,东方宇的提议,甚合心意。

“你的提议很好,虽然我们一直也在对着茶文化的宣传和输出,但是以前却是不够重视,经过你这么一说。倒是提醒我了。”

他若有所思的道:“推广茶文化,这是独有的传统文化,也是重要的贸易出口。

推广茶文化,不仅仅是文化的输出,我们本国就业增加,百姓收入增加,而且这茶是源源不断的可再生资源。”

东方宇也点点头说道:“种植茶叶,美化环境,绿水青山,这不就是符合整体的方针吗?

我心既然天心,即为茶之心。

茶心之返璞归真。

在全真派祖师马丹阳有一首脍炙人口的《长思仙·茶》:“一枪茶,二旗茶,休献机心名利家。无眠为作差。无为茶,自然茶,天赐休心与道家,无眠功行加。”这首词看似平淡,却言浅意深。

“旗枪”属茶中珍品,经营中茶商利润更大。而机心在内丹修炼称作“巧伪”,这么好的茶,如果为投机钻营谋利之人所用,那怎么行呢?茶的本色是无为自然的,并无所谓绝品上品之分,是大自然恩赐摒弃名利的修道之人,为此所用,能增添修炼的功力道行。

这首词为后世茶人所推崇,认为道出了茶的自然无为,无机无巧的纯朴性格,如此看待而喝茶,才能亲近自然,获取无挂无碍的心灵感受,茶才成为修真养生、净化思虑的玄物神品。”

“哈哈哈,好一个我心即天心,谓之茶之心。”大老板哈哈的称赞道。

东方宇点点头继续道:“这茶不仅有茶之心,亦有茶之境。

茶之境,超然洒脱。《茶经》所列茶人大部分为道教(道家)人物,而着作中羽化飞升、神仙典故,“精”“俭”“静”“德”等茶饮的精髓思想,无不体现道教赋予其中的文化内涵。

被称为茶“亚圣”的卢仝有一首脍炙人口的《七碗茶诗》:“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章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诗录至此,两腋生风,茶通仙灵的吃茶境界已然道出。”

“呵呵,好,好一个茶之境。”大老板称赞道。

以茶托隐寄志也有之。晚唐以后饮茶的风气,由唐的“酒仙醉士”转化到宋的“茶仙茗痴”。

酒朝渐退,逐步饮茶超过饮酒,成为宋代日常生活的第一大饮料。文人所写的茶诗甚至超过了酒诗:以茶赋闲、以茶托隐、以茶寄傲、以茶明志。

茶文化初始实为隐逸文化的缩影,而隐逸思想实为文人士大夫习老庄的结晶,因为隐者多为道者,而道士是隐逸队伍的主干。

文人士大夫一方面渴望入仕有成,一方面爱好隐居,渴求逍遥长生。与道士交往是时尚也是情操,更能显示高洁不俗。而品茶清饮,正是道士们崇尚自然、和合贵生、返朴归真的人生宗趣。

以茶喻丹示道。全真派的兴起,则辟径朝着以茶悟道、以茶入静、以茶养生、以茶喻丹的方向发展。

如王重阳祖师在《请史四哥啜茶》诗中云:“木金间隔并无邪,邪正其心趁彩霞,段段接生云外物,牛儿回首的新茶。”

这首茶诗借焙火煎茶,内涵隐秘:金水烹木茶,自然相交,升降相接,其气传透,结出金丹,茶、水、火、盛器(壶、杯)仿佛构成炼丹的象征要素。

一次成功的烹茶,就是一次外丹烧炼、内丹修炼的过程。这是道教咏茶诗的真意,也是全真道茶诗的统领之作,以此意看其他全真茶诗就会迎刃而解。

东方宇继续道:“大老板,这“茶文化”若从狭义上看,毕竟只是一种器物层面的文化,而“道教文化”则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文化。

“茶”字拆开即为“人在草木中”,说明茶作为“物”,一定是在为“人”或主体的使用当中才开显出丰富、深邃的文化意蕴的,才能充分体现出人化自然、自然人化的思想,即所谓“我与天地同根、与万物一体”的“天人合一”。

道教在同“茶文化”的互动中为其注入了带有道教文化特色的独特印记,有些甚至已成为“茶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足可见中国文化中的“茶”与“道”之水乳交融、相辅相成。

其实,道教与茶不论是精神层面还是物质层面之相契,全在“自然”二字。

茶乃天地间之清物,生于灵山幽岭,以清风明月云雾为伴,以阴阳五行八极为侣,道士的生活也是如此,养生契宗归,清静合旨趣。茶使道教的信仰、哲学和精神“物象化”,道教思想也融入茶文化之中。

道教将契合自然的茶和以茶为载体的茶事活动统一起来,成为一种独具特色和魅力的生活艺术。”

“哈哈哈,好好好。听君一席话,胜饮十壶茶,此时此刻,无论是什么茶,在我看来,都是好茶,

喝茶喝的不是茶,而是我们的传统。品茶品的不是茶,而是我们独有的文化。

从今天开始,茶文化,将做为我们最重要的文化推广项目之一。”

大老板哈哈大笑中,直接拍板定了下来。

果然是千秋大业一壶茶。

茶,以其简朴的形式,引导我们进入一种“静”与“净”的境界。

在泡茶、品茶的过程中,人们学会放空自己,让心灵回归至纯至净的状态。

这种简而不凡的生活方式,正是道家“无为而治”的体现。

茶,如同一位沉默的智者,无声地诉说着“少则得,多则惑”的道理,引领我们领悟生命的真谛。

“那小宇,这真神使者的事情,你考虑的如何了?”大老板问道。

东方宇笑笑道:“如同这杯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