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 > 第674章 便服探访渔港码头上

张豹来到了秦皇港,向胡湘汇报了辽东的情况。

张豹表示,今年秋天过后,粮食问题就解决了。

“三公子,要是秋收后,一万多劳力,也不能闲着呀!那不就是干吃粮食了,我们得提前给他们找个活,”张豹说道。

这东北的气候,过了农历十月,到来年三月,农业上一点活也没有。

人就得闲半年,极大的浪费了人力。

就是华北北部地带,到了冬天也是农闲,不过农民可以修路,修水利,虽然土地也是冻土,但就上面一层冻土。

但东北不行,土地冻的嘎嘎硬,修路,修水利都干不了。

“也不能把他们送到中原干活吧,那样就得看管起来,要是这样,他们在到来年开垦土地,估计就想着逃跑了,”张豹说道。

“让他们伐木吧,”

“伐木,木头不像粮食,他们看不到收获,干的也不会快了,我们又不能监督他们干活,”

“嗯,你说的对,我想想吧,还有你们要不断寻找,看哪有煤炭,”

“辽东烧柴火的木材都用不完,”

“蒸汽机火车,用煤炭还是马力大,”

晚上时候,衙门伙房安排一桌晚宴,

参宴的人有时文林,林志鹏,张豹,阿贵。

饭菜也很丰盛,张豹还带来了熊掌。

他们先举杯祝胡湘后。

胡湘就让他们随意吃喝,互相敬酒。

时文林自从匿名向荣昌钱庄存了一万块银元后,自我感觉很良好。

“张豹老弟,兄弟我羡慕你呀!你们辽东也不用向户部交粮,交税,王机大人也不查你们衙门的账,多逍遥自在,”时文林说道,“我卢龙府不但交粮,交税,还得交鱼,”

“时大人,羡慕我,要不我们换换,兄弟我,每天都得堤防贼人反叛,”

“敢反叛者杀,”林志鹏自喝了杯酒道。

“年轻人就知道杀,到了明年,我辽东就会交粮了,而且不会比卢龙府少,”张豹道。

“比我们多,呵呵!张豹兄弟,你知道我们交了多少鱼虾吗!今年春天到现在,”时文林笑道。

“八百万斤鲜鱼虾,四百万斤咸鱼,一百万斤干鱼,”阿贵脱口而出。

“阿贵兄弟真是过目不忘!”时文林笑道。

张豹听到捕鱼数量,更是震惊!

(建国后渤海最高年捕捞量,160万吨,一万吨就是两千万斤。)

“时大人,我可是啥账都记得呢!”阿贵笑说道。

时文林站起来给阿贵倒了一杯酒,又给自己倒了一杯。

“阿贵兄弟,这人啊,不能记性太好,我这稀里糊涂,都超额完成了户部税收任务,都在酒里了,”时文林说完一口干了。

在春节前后,有蒙古鞑子,高丽棒子入侵,时文林治理的卢龙府,还完成了交粮任务,后又接纳十万流民,还交上了千万斤鱼,这也是有很大的功劳。

阿贵也是一口干了。

“时大人,我是啥酒都能喝,不像王机大人滴酒不沾,”阿贵笑说道。

胡湘吃喝了一会,就离开了,说去陪卢敏吃饭。

卢敏就在隔壁的屋子吃饭。

这饭菜做出来后,都分了份。

这个时代,这种宴会,卢敏还是不能上桌一起吃喝的。

其实这段时间,胡湘和卢敏的伙食,被时文林安排的明明白白。

虾,螃蟹,等海鲜都是特级的。

“吃饱了吗?

“没,吃饱了,还怎么陪你吃饭,”

“真该带孩子一块出来,”

“带他们吃喝呀,现在他们学习最重要,把时文林给的一万块拿出来吧,用你的名义,建所燕山书院,”

“啥!”

“别舍不得,你拿了这笔钱,让时文林怎么看我,”

时文林作为地方知府,也是属于高级官员的,能坐到这个位置,那个不都是人精。

“我不是舍不得,那个喝油车花钱太多了,”

“我让赵宁也参股出些钱,”

……

胡湘和卢敏吃完了,张豹,时文林,近林志鹏,阿贵他们还没有吃喝完,而且不时的还传来大笑声。

胡湘估计他们会吃喝到半夜,然后在打麻将到天亮。

打麻将,胡湘一般都不参与,输赢都不好。

“要是吹着海风,睡觉就好了,”卢敏靠躺在胡湘身边道。

现在的天气已经很热了。

“等橡胶多了,就能制作电扇了,”

现在橡胶的缺乏,导致了很多电器不能应用。

电风扇也很好制作,就是就是小直流电动机,加上减速齿轮,带动叶片转动。

目前也不需要控制转速的档位,还有定时,遥控等功能。

第二天,胡湘起的很早,穿上了卫士找来的百姓衣服。

胡湘想要去渔港码头看看。

秦皇港衙门离渔港码头一里左右,这衙门主要就是管理港口的,因此离的很近。

胡湘戴着草帽,两个卫士紧跟左右,也是便服,戴着草帽。

还有五名便衣护卫在后面五十米外跟着。

现在的胡湘走到哪,都得是严密护卫。

虽然是大早上,渔港码头也是人来人往。

其实就是晚上,码头上也有渔船打鱼回来,渔港码头安装了五十套灯杆,灯杆都是六米高的木杆,上面吊了四个玻璃罩,灯泡都在玻璃罩里面,为什么安装四个灯泡,因为现在的灯泡功率都不高,功率高了,灯丝寿命短。

渔港码头,有的地方是砖铺路面,有的地方是石板铺设,靠近海边的地方都是石板。

码头附近,有段百多米街道,是各种商铺,茶铺,酒肆。

码头上还有很多官家仓库,也有个人的。

官办制冰厂,离码头有三百米远,那里的大白烟呼呼直冒,比衙门附近的发电坊冒的白烟浓烈多了。

制冰是非常消耗动力的。

夏天我们开车开空调,那油耗立马增加,何况制大量的冰!

官办制冰厂,三百马力的蒸汽机有十台,带动压缩机运转。

现在制冰效率不能和后世相比,很低下,这也导致制冰厂每天消耗的煤,比所有的蒸汽渔船都少不了。

因此滦州到秦皇港的铁路,得加快完工,降低煤炭运输费用。

一个海洋捕鱼行业的发展,不仅仅有蒸汽渔船,它还需要相应的配套设施,才能运转。没有冰,你去大海捕鱼试试,都得给你腐烂。

古代的手工农业,配套链很低,无非就是炼铁,铁匠打造简单锄头,镰刀,铁犁。

但一旦有更高生产效率的蒸汽渔船捕鱼。

那就得一环套一环的发展了!

不是哪位天才的大脑想到的,是被逼的发展的。

蒸汽渔船捕鱼多了,而且是离港口很远地方捕鱼,就得需要大量的冰,仓库也得需要大量的冰,才能存放鱼。

冰的需求大了,那制冰厂就得加大规模制作冰,还得提高效率。

蒸汽渔船和制冰厂扩大,就得需要大量的煤炭,那挖煤业就得进步,要提高挖煤效率。

煤挖出来,还得运到客户那,就促进运输业发展,运输煤炭的运输业,也得提高效率,就得用铁路,蒸汽火车。

提高效率是人的本能,为什么这样说,就拿运输煤来说,官家不会让一个苦力扛百斤煤,从滦州煤矿扛到到秦皇港,也不会让车夫运输煤,不走官道,专门走不平的乡下小道。

有人说,你说的不对,黑非洲兄弟,干活效率怎么低下就怎么干,能一天干完的活,不磨蹭一个月,就对得起老板了!

(今天看一些穿越小说,还是历史大神写的,又扯古代发展不了工业,工业需要完整的产业链,还说了修建铁路的难度,铁轨需要锰钢,铁轨是无缝钢轨,说的标准都“度”出来高铁铁轨标准,说古代发展科技树,都是扯淡!

完整的配套的产业链是一步步发展出来的,是一步步升级来的,在升级的过程中,又不断的细化,才形成了现代化的工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