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 > 第664章 照相底片,爱迪生效应

胡湘对李冶,戴维交代,橡胶的性能要继续研发。

也说了各种橡胶可应用的范围,车轮内胎橡胶,车轮外胎橡胶,橡胶软管,胶鞋等等。

其实就一个车轮内外胎,就已经把橡胶推向神坛地位了。

“这橡胶真是种神奇的材料,”李冶感叹道。

“现在电话早制作出来了,就是没有适合的绝缘皮,不方便使用,有了橡胶电线,电话就能应用了,”戴维说道。

通过研究所不停的试验,已经找到一种物质,那就是小碳粒,把碳粒夹在两个金属膜片中间,其中一个膜片随着声波的振动,挤压碳粒,这样两膜片之间碳粒电阻也会随着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导体电阻改变,电流也随着改变。

这样人的声音,就转化为变化的电流,到了受话筒一端,变化的电流,通过磁力,又让膜片振动,又变成声音。

(这种碳粒送话筒,是爱迪生1876发明的,贝尔虽然发明了电话,那是不需要电流,是无源电话,声音小,而且线路不能太长,也就一百多米,没有实用性,爱迪生改进了送话筒,电话才具有实用性。)

“李院长,你们在各个研究所之间,安装上电话吧,这电话只有在不断使用中,才能完善,”胡湘对李冶说道。

“呵呵!这电话真是太神奇了,足不出户,就能和人通话了,”

“成立个电话所吧,”

“胡公子,那个底片,我们制作出来了,我们把碘化银混合在明胶里面,涂到胶片上,放在暗盒里面,打开小孔后,曝光后,碘化银就分解了碘和银,我们用热盐水清洗后,就能得到明暗的片子,和前面景象大致一样,”

胡湘来到照相研究所。

戴维把底片拿来,让胡湘观看。

又到暗室,把底片放在一个镜片前,镜片后是电弧灯。

电狐灯亮后,能在白墙上形成投影。

胡湘看到一条狗的黑白投影。

(最早的照相技术,是银版摄影法,是1839年法国画家,达盖尔发明的。

在一块打磨光滑的铜板上面镀上银,然后放到碘蒸汽里面,银和碘逐渐反应,三十分钟后,形成碘化银,都是在暗盒里面,打开孔,碘化银曝光后,分解成碘和黑色的银核,用热浓盐水把未曝光的碘化银清洗掉,洗净晾干,黑白景象就出现在底片上,不过这底片也是正片,

也可以用水银蒸汽处理曝光后的银板,水银和汞结合形成黑色潜影,清洗未曝光后碘化银,也能形成黑白像。)

胡湘很满意!

照相技术,以后也是暴利!

不过现在还不完善。

胡湘要求照相研究所,一定要继续改进,

碘化银曝光时间太长,照相都是一瞬间,这特么把狗绑起来,固定好,几分钟才能形成底片,太没有实用价值了。

胡湘告诉他们,要用镁光发出的强光,使曝光时间缩短,当然碘化银也得改进,要找到对光更敏感的物质,最好见光就分解。

“元素周期表,你们要制定出来,要不断的完善,”

胡湘对戴维说道。

现在化学研究院,在试验各种物质,看它们性能,和反应规律。

“要以氢原子为1,碳原子为12,氧原子为16,把它们的相对原子量,都算出来,”

这称量各原子的质量,那是不可能的,只能看它们和氢原子,碳原子,氧原子,对比,看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

比如12克碳,和32克氧气,全部反应,就能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重量就是44克,比如两份氢气,和一份氧气反应,生成水(h2o),水分子量就是18。

让氢气和氯气反应,钠和水反应,等等。

靠各种化学反应,就能测得很多原子的相对分子量。

不过这样分子量,是质子和中子分子量。

元素周期表是按原子电子数排列的,原子核的电子数是和质子数相同的。

(其实穿越者,要是把中学课本元素周期表那页撕了,带到古代,那比什么都重要,直接让古代人对物质的认识,到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水平。)

胡湘又来到电力研究院。

电力研究院,划分的研究所更多,有十几个。

有电机研究所,蓄电池研究所,干电池研究所,电话研究所,电报研究所,仪器仪表研究所(电压表,电流表),导体材料研究所,灯泡研究所,弧光灯研究所,开关研究所…

研究所下面又有研究小组。

钱发拉带着胡湘,李冶,戴维一一查看各个研究所。

在电机研究所,胡湘提出了直流发电机,电动机要逐步改进,交流发电机也要研制,要做技术储备。

现在都是直流发电机,带一套照明系统,能给周边一公里内照明,或者给直流电动机提供动力。

大家都认为挺好的,也挺完美的。

在干电池研究所,目前制作的干电池还不理想,胡湘以前告诉他们干电池是什么样子。

外面是锌,里面是根黑色碳棒,锌和碳棒之间是种浆糊物质,两端是正负极。

研究所长表示那个浆糊物质,是电解液,但还没有找到合适物质。

不过干电池研究所长表示,半年内必须制作出合格的干电池,无论怎么翻滚都能提供电流。

在弧光灯研究所。

研究所长告诉胡湘,已经研制出更大的电流,电级,电炉能融化十几斤钢铁了。

弧光灯研究所也负责电炉炼钢设备的研制。

毕竟技术相同,都是利用电极产生的弧光,一个把钢铁融化,一个用弧光照明。

胡湘又给他们提出研发方向,利用产生的弧光热焊接金属,胡湘还给他们讲解了一下。

要焊接的铁零件,连着负极,用夹子夹根铁条,在需要焊接的那里,产生弧光,把铁条融化,这样融化的铁液滴流在缝隙处,冷却后,缝隙不就没有了。

众人听到胡湘的讲解,都说这方法妙。

但胡湘想起那焊条,里面是铁条,外面还包裹种东西,不知道是啥玩意。

让他们慢慢研究吧。

在灯泡研究所。

研究所长说了,目前灯泡能亮几百小时,碳化碳丝也不断。

但是灯泡玻璃上会变黄,变黑。

钱发拉院长说那是电子飞出来,附着到灯泡玻璃上了,于是他们在碳化灯丝附近设置了一个小铜片,用于吸收电子,避免灯泡变黑。

为了能把灯丝飞出来的电子全部吸引到铜片上。

利用电子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原理。

给小铜片通正电。

这样能避免灯泡变黑。

当给小铜片通负极电,就不起作用。

“胡公子,这种灯泡需要区别正负级,只有正级接正极,负极接负极,才能让灯泡不变黑,因为接反了,灯丝的电子就不往铜片飞了,铜片也不会有电流,”

研究所长说道。

胡湘感到很新奇,于是说道:“那你们能让它接正极有电流,接负极没有电流吗?”

灯泡研究所长想了会,说道:“我画个电流图看看,”

胡湘,李冶,戴维看着灯泡研究所长画电路图。

胡湘为什么这样说,因为胡湘想到,中学课本上介绍,说二极管通正电导通,通负电不导通。

这就是二极管的单向导通性质。

灯泡研究所长画出电路图了。

根据电路图,胡湘一眼就看出,这个电路图,正极通正电导通,电池接反不导通。

不但胡湘看出,李冶,戴维,钱发拉都能一眼看出来,因为是太简单的电路图。

“呵呵!要是通正电导通,通负电不导通,是不是就把交流电,变成直流电了,只有正电能通过,”胡湘笑说道。

交流电,就是电流方向,一会正,一会负。

“嗯,是只有正电能通过,但负电那一半不就浪费了,”李冶说道。

“怎么浪费,接个负极,不就可以了,”戴维说道。

说完戴维画了个电路图。

“看我这脑子,”李冶拍下头道。

胡湘也看明白了。

其实李冶也能想到,只是李冶忙于蒸汽机,内燃机,因为那些是实用的,目前需要的,对电学关注的少点。

戴维画的就是简单的整流桥电路。

“这个能正电导通的,我给它取名二级管,灯丝往外散电子,那就是负电阴级,铜片是正电阳级,以后还有三级管,”胡湘说道。

“二级管,三级管,二级管是正电导通,三级管该是啥,”戴维说道。

胡湘也想不起来三级管是啥。

但胡湘知道,二极管,三极管是重要的电子器件。

“发拉弟,这个灯泡电路,你们要单独成立一个研究小组,要不断的研究它的性质,看它能有什么用,”

胡湘吩咐道。

胡湘也没有想到,胡湘今天的视察,后来开创了人类的电子时代,提前了千年到来。

(在早期灯泡照明时,直流电碳化碳丝灯泡,灯泡上面出现黑色物质,爱迪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设置了一个铜片,后来发现铜片上有电,但没有深入研究,

但商人的天性,爱迪生立马申请了专利,期待能挣专利费,后来就给忘记了。

二十多年后,1904年,英国物理学家佛拉明根据爱迪生效应,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真空二极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