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 > 第323章 该研制水泥了

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 第323章 该研制水泥了

作者:我爱左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22 20:46:40

而且不仅仅研制珍妮机,那轧棉机也要研制,因为靠人工给棉花脱棉籽太困难了。

以前棉花少,还可以这样,但棉花多了,就不能靠手工剥离棉籽了。

其实在中国古代,有位被称为“棉神”的人物,叫黄道婆,后世纺织工人都将黄道婆奉嗣为纺织神,清代时她被尊为布业的始祖。

她也是宋末元初时期的人物,估计现在还没有出生,因为据历史记载,大约在元成宗元贞年间(1295~1296年),黄道婆带着挨崖织机和椎弓等纺织工具,和精湛的技术,搭船回到了阔别三十多年的故乡(上海一带),如果胡湘能活到八十,应该能见到这位阿婆。

她创制了一套完整的轧棉、弹棉、纺线、织棉的棉纺工序,促进了棉花的推广,而且这道这套工序在中国流传了四五百年,直到建国后。

黄道婆发明这种轧棉机具踏车的中心装置有一根铁轴,铁轴与另一个直径较大的木轴相配合,由于两轴直径不相等,转动的速度也不同,把籽棉放入两轴之间,当棉籽被挤压出来后会落在踏车的后面,脱籽的棉纤维就被滚轴携带到前面。

这些发明都是底层普通人物发明的,对目前的机械坊工匠来说,根本不是什么困难的事。

因为昨晚喝了酒,胡湘第二天起的很晚,

早餐喝的是豆浆,煎鸡蛋,现在也有了牛奶,不过胡湘喝不惯,而且这种中国古代黄牛产奶量也不大,和后世的奶牛产奶差远了。

来到机械坊,胡湘给李冶说了轧棉机,和纺线机的事,李冶说安排工匠去研制。

李冶说蒸汽锤可以运转了,于是胡湘来到蒸汽锤个房间。

只见工匠打开蒸汽阀门,锤头升起,关闭阀门后,锤头迅速的落下,砸在铁板上面,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声音。

“公子,我粗略算下,锤头的重量,和它升起的这个高度,落下去产生的压力,明显比同等重量的物体,也是这个高度落下,产生的力大很多,”李冶说道。

“哦,其中有什么奥秘吗?”胡湘问道。

“我现在也不是很清楚,但根据力的分析,锤头连杆活塞,除了受重力外,应该还有个力,让它速度变大了,但现在除了大气压力外,没有别的力了,应该是我们关闭蒸汽阀门后,气缸内蒸汽变水珠了,形成真空,这样活塞上面和下面大气压力不一样了,也产生了压力,加大了活塞的下行速度,”李冶分析说道。

胡湘想也是这个道理,也为李冶的善于观察,感到佩服。

其实蒸汽锤压力巨大,也是因为除了自身重量的自由落体产生的压力外,还有大气的压力。

因为水蒸气有个性质,水变成水蒸气体积扩大1600倍,一旦冷却体积迅速缩小,我们平时看到的水蒸气,那不是水蒸气,那是小水珠,水蒸气是看不到的。

因此气缸蒸汽阀门一关闭,水蒸气迅速凝结成水珠,气缸内形成真空。活塞上端面受到了大气压力的作用,下落速度也就加大了。

因为锤头下落的压力,是重量和速度的乘积,速度的加大,那压力也加大。

简单的说,有人用拳头缓慢的打到你脸上,和用拳头快速的打你脸上,你感觉到疼痛是不一样的。如果这个简单道理要是不明白,那就建议让人在他脸上试试。

“李先生,你分析的很有道理,”胡湘说道。

“这也都是拜公子的启发,”李冶说道。

从机械坊出来,胡湘来到胡府。

“转轮手枪,也该让他们拥有一把了,”胡父说道。

胡湘给父亲说了,扩大武安可佩戴转轮手枪的人数的事,父亲听了,也表示赞同。

“具体哪些人可以购买,让你二哥定夺吧,”胡父又说道。

二哥一直在武安,很多人底细,品行比胡湘了解的多,当然赵福,李堂肯定可以,都和胡家是联姻关系。

还有他们家族的很多人,也都在武安担任各个小头目,早就佩戴枪了,还都是配发的,不是购买的。

从胡府出来,胡湘来到大街上,看到李岩在大街上视察,现在武安城内,很多地方都在用砖铺设街道,和挖排水沟。

“李主薄,好忙呀!”胡湘上前说道。

“公子,现在砖还不够用,只能铺设重要的街道,”李岩说道。

“等城墙修建完了,就能腾出很多劳力了,去烧砖了,”胡湘说道。

“这武安城,要是修建好了,那真是天堂了,”李岩说道。

“以后,武安也要盖高楼,”胡湘说道。

“高楼,那得需要良木做梁,武安那有那么多高大的树木,”李岩说道。

“不用木材做梁,用钢筋水泥土做梁,”胡湘道。

“钢筋混泥土··啥是钢筋混泥土··”李岩看着胡湘问道。

“到时候,你就知道了,有种混泥土里面加上钢筋,可以做梁,”胡湘道。

胡湘想,现在炼铁产生了很多矿渣,也应该利用起来了,可以先开展初步的水泥研制。

“我们去趟烧灰场,让你看看什么是混泥土,”胡湘说道。

“好好,我也想去趟烧灰场看看,现在白灰的需求也很大,”李岩说道。

武安的烧灰场在山里,选择在哪里一是离石灰石产地进,还有就是山里,比较隐蔽。

于是胡湘和李岩骑马来到石灰场,

这个石灰坊是胡家开办的,里面还有很多劳改犯,其中就有蒙古俘虏。

胡湘很少来这里,管事的看到胡湘和李岩到来,赶紧跑了过来。

“三少爷来了··”管事的朝胡湘问好道,又接着说道:“李主薄,我们都已经尽力了,每天只能提供那么多,”

“老赵头,我今天来不是催白灰的,是陪公子来看看,”李岩说道。

“老赵头,你们烧石灰石时候,能不能石灰石粉碎和粘土一块烧,然后在石碾上,磨成细粉,把这个细粉和沙子用水混合,看能变成什么,”胡湘说道、

“三少爷,我们烧白灰时候,都是把石灰石清洗干净,生怕汇入杂质,你让我们往里面加粘土,烧出来的白灰还用用吗?”老赵头说道。

“少爷,让你怎么做,就怎么做,少爷虽然没有烧过白灰,但也懂的比你多,”李岩说道。

“现在一天能烧出多少白灰,”胡湘问道。

“现在一天能烧出来两千斤白灰,”老赵头说道。

胡湘听了,太少了,按胡湘后世,也就一吨水泥, 以后石灰场,也要上蒸汽机了,用于粉碎石灰石。

胡湘看了下石灰场,一切都是原始的手工作业。

负责捶打石灰石的是蒙鞑俘虏,这是个苦力活,不过吃饭管九分饱。

挑拣好的石灰石,放到密闭的窑里面,然后开始点燃煤炭烧,石灰石(caco?)经过高温就变成了氧化钙(cao)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散去,白色固体就是我们俗说的白灰。

要烧制水泥,看来需要在建设一个小窑了。

“老赵,你先建设一个小窑,按我说的方法烧,”胡湘说道。

“好的,少爷,”老赵头应声道。

胡湘说的水泥,就是普通的硅酸盐水泥。

在中学化学课本有过介绍。水泥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三钙,硅酸二钙,铝酸三钙的混合物。其化学式为:硅酸三钙:3cao.Sio2,硅酸二钙:2cao.Sio2,铝酸三钙:3cao.Al2o3。

历史上 是1824年,英国建筑工人约瑟夫·阿斯谱丁发明的。

他用石灰石和粘土为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合后,在类似于烧石灰的立窑内煅烧成熟料,再经磨细制成水泥。

因水泥硬化后的颜色与英格兰岛上波特兰地方用于建筑的石头相似,被命名为波特兰水泥。它具有优良的建筑性能,在水泥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