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 > 第302章 金属锌发现

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 第302章 金属锌发现

作者:我爱左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22 20:46:40

第二天,胡湘等人就出发了。

路上胡湘还遇见了,李全手下,田四带领的运输队。因为胡湘等人是轻装,又是双匹马,比他们快多了。

胡湘和田四会餐一顿后,胡湘等人,就先行了。

来到武安后,胡湘和李岩先去见了胡父,和二哥。

李岩说了南行的经过。

“邓家对我说,我们只要继续提供镜子,如果我们在北方呆不住了,朝廷会让楚州制置使,在楚州给我们划一块耕地,安置我们。”李岩说道。

对以前一些南归的红袄军,朝廷都会在楚州地带,给分些耕地安置他们。但是不会让他们过淮河。

“哼,我们才不稀罕他那点田地,”胡湘二哥不屑的说道。

“二少爷说的是,我们不主动侵占别人地盘,他们就祖上积德了,”李岩说道。

“说以后让我们给他们提供多少镜子了吗?”胡父说道。

“我给回复说,我们的镜子也是极难制作,说那百副镜子,花费一年时间,制作积攒的,以后每两个月,可以提供三十副,”李岩说道。

“好··既然不给我们银子,这镜子,我们也不会多给的,”胡父说道。

“是的,我又说我们制作镜子不易,多少应该补偿些给我们,我要的补偿是丝绸娟纱,因为我们已经换购回来三百斤朱砂,在让提朱砂,怕引起怀疑,”李岩说道。

“好好,能换回丝绸娟纱也不错,”胡父说道。

在古代,除了金银,铜钱这些外,粮食,食盐,布匹,在古代也是硬通货的,南宋给金朝的岁币,除了金银,还有娟。

在嘉定元年(1208年)由史弥远主持与金议和,订立了“嘉定和议”。就是每年给金国,银三十万两,绢三十万匹。

古代的丝绸娟纱,制作的原材料都是蚕茧,武安养蚕的不多。

“李道长,这次辛苦了,中午在赵家酒楼,我们给你摆个接风宴,”二哥说道。

“多谢二公子,我这次回来,武安又有变化了,人也多了,我真是高兴,哈哈!”李岩笑说道。

“哈哈,是多了。”胡父敷了下胡须道,又接着说道:“不过人多了,各个方面的管理,就繁琐了,以后李道长,就不要外出了,我任命你做主簿,”

“赵员外,不是主簿吗?我怎么能替他的位置,”李岩说道。

“赵员外,年龄大了,那些繁琐的事情,他也应付不来,还有县衙断案,也还是你来处理吧,”胡父说道。

“谢太公信任,我会尽力做好,”李岩说道。

中午在赵家酒楼吃饭有,胡父,二哥,胡管家,李森,赵员外,李员外等人。

胡湘没有参加,而是到李堂的澡堂,按摩洗澡去了,也叫上了赵福。

“湘哥,真没有想到,我赵福,也有今天,如今我积攒的钱,比几年前我父亲几十年积攒的钱都多,”赵福一边享受着按摩,一边惬意的说道。

其实,胡家目前开支大,入不敷出,但武安很多商户,百姓手里面是有钱的,还有武安招募的团练兵,尤其是秘密训练的团练军,胡家给的军饷很高。

目前这些人钱,也不是全部存在荣昌钱庄,还都习惯自己埋藏起来,不然胡家也不至于银子短缺。

“赵福,你怎么不把钱,存在荣昌钱庄,还有利息,”胡湘问答。

“不是我不存,李堂,今天湘哥也在,这利息,能不能在高点,”赵福说道。

“五厘的利息,你还嫌少,别人都是4厘,”李堂道。

“别人··别人存那三锅两枣,能和我相比吗?”赵福道。

“我们外放,利才多少,我还挣不挣钱了,”李堂道。

胡湘想这赵福的存款,相当于后世的VIp大户了,应该区别对待。

于是说道。

“我建议下,你们看行不行,赵福你的钱,存到钱庄,时间得有的期限,一年,两年,利息分别不同,存的时间越长,利息越高,但是不到期,钱不能随便取出,不然利息就和普通存钱人利息一样,”

李堂想了会说道:“这个主意妙,赵福你要是把钱存两年,我利息可以给的更高,”

“两年太长了,我还准备用钱,扩大生意呢,”赵福说道。

“赵福,如果你扩大生意,需要钱多,不够的话,李堂,你也可以给优惠点,”胡湘说道。

“那要看他,借贷多少,”李堂说道。

“一千两,”赵福道。

“一千两!你要干嘛,”李堂惊讶道。

“我要建立个榨油坊,”赵福道。

“你家不是有榨油坊,还建··”李堂道。

“哈哈,你不知道了吧,我听我姐夫说,现在制作出来了压力机,要是用它榨油,可比以前快多了,”赵福说道。

“哦,我听说,筹建的机械坊,说是采用蒸汽动力,我堂叔也给我说爹说,以后我们家的木材加工,也要用蒸汽动力,说那样就快多了,”李堂道。

胡湘的姑父也是李堂的堂叔。

“那我需要的钱,更多了,这磨面,我也要用蒸汽动力,在建立个磨面坊,”赵福道。

“我钱庄,可没有那么多钱,贷给你,”李堂说道。

“我会找人,合股的,”赵福说道。

“那我们合股吧,”李堂笑嘻嘻对赵福道。

“合股,也是找湘哥,”赵福说道。

“你要不和我,合股,我也建个磨面坊,”李堂说道。

胡湘听着两个人聊侃,如果武安机械坊建立,运转后,也必将引起了武安各行业的变革。

木材加工,车辆制作,造纸,榨油,磨面,抽水都将用到机械动力。

从澡堂出来,胡湘便去了山上。

“你可回来了,我哥怎么还没有消息传回来,我嫂子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肯定着急,”卢敏说道。

胡湘心想,卢明去北方绑架史家人,时间都两个月了,怎么还没有得手!

“放心,你不是不知道,你哥的身手,哎!我走的这短时间,你担心过我没有!”胡湘说道。

“没有,呵呵!你死到外面,最好,”卢敏笑说道。

“看今天晚上,谁弄死谁,嘿嘿!”胡湘笑道。

胡湘和卢敏调侃了会,胡湘来到机械坊。

虽然天快黑了,工匠们依旧在工作。

“三少爷,安排了三十名工匠去山下的机械坊,本来我们这里,人手就不够,”李铁锁来到胡湘面前说道。

“没有关系,这只是暂时的,等山下机械坊建立后,就能培养大量的工匠了,你也要把技术好的工匠,也派给山下些,”胡湘说道。

“恩,派的工匠里面,有十几个都是经验特别丰富的,”李铁锁说道。

“最近伙食怎么样,”胡湘问道。

“和山下比起来,我们的伙食好多了,三顿都是干的,工匠还可以到饭馆打牙祭,吃些荤腥,”李铁锁说道。

胡湘也知道,山上人员的伙食,是优先保证的,这样才能保证工匠工作的积极性。

胡湘和李铁锁的聊天中,鲁平也过来了。

现在的鲁平的父亲,去山下机械坊了,协助山下机械坊的建设。

“三少爷,我们从黄铜钱里面,分离一种物质,不是锡,”鲁平说道。

“你说说,你们分离的过程··”胡湘说道。

铜钱有青铜和黄铜,青铜是铜里面添加锡,黄铜是添加炉甘石(主含碳酸锌(Znco3))

原来鲁平他们实验很多次,他们想到酒的蒸馏,他们用耐火土制作了一个带弯脖的罐子,把黄铜钱放到里面,加热罐子,冷却后,罐底是纯铜,弯脖那出现白色的金属物质。

这个物质和锡不一样。

“哈哈,不错,这个金属,就给它取名叫叫锌吧,”胡湘道。

这个时代,虽然有黄铜,但可没有单质锌。

宋代人崔昉的《外丹本草》,其中说:“用铜一斤,炉甘石一斤,炼之即成黄铜一斤半,”

单质锌不易获取,也和锌的化学性质有关。

古代由于碳和锌矿供热时,温度很快高达1000c以上,而锌的沸点是906c,故锌即成为蒸气状态,随烟散失,不易被古代人们所察觉,只有当人们掌握了冷凝气体的方法后,单质锌才有可能被取得。

不过在明朝末年,宋应星所着的《天工开物》中记载了世界上最早的炼锌技术。生产过程非常简单,将炉甘石(菱锌矿石)装满在陶罐内密封,堆成锥形,用木炭填充罐与罐之间的空隙,将罐打破,就可以得到提取出来的金属锌锭。

“锌··锌,这个名字好,”鲁平附和说道。

“你们也要研究,它和铜的配比,看多少合适,”胡湘说道。

后世用黄铜做选择做子弹,没有用青铜,应该有他的特点,胡湘心想,而且锌还有别的用处。

看来以后也要从南宋,购买炉甘石了,这个时代炉甘石也是味药材,功能主治:解毒明目退翳,收湿止痒敛疮。用于目赤肿痛,眼缘赤烂,翳膜胬肉,溃疡不敛,脓水淋漓,湿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