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 > 第204章 加紧生产

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 第204章 加紧生产

作者:我爱左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22 20:46:40

因为山里没有搜山的清乐军了,胡湘等人也不用在山里转悠了。

不出山的日子,胡湘天天在机械坊,和工匠们研究机械设备的进展。

现在生产的步枪,发射子弹时候,闭锁还是不好,不过现在也没有办法,都是加工精度不够,还有步枪的闭锁机构也需要改进。

不过改进是来不及了。

因为现在武安急需要步枪,还是按以前的样枪制作杠杆步枪和栓动后拉步枪。

虽然闭锁不好,不过好在现在子弹的装药量,不是很多,因为多了怕引起炸膛。

其实最开始的后膛步枪出现的时候,闭锁都不是很严,后来如何改进的,胡湘也不知道。因为胡湘对枪的了解,也只是个概念。

又不是专门制作枪械的,对一些技术细节不会知道的,不过这以后都可以进行技术革新的。

也幸亏葛铁枪每次进山都能匀出点盐和粮食,胡湘把这些盐和还有粮食,都给了山里的民团,那些俘虏士兵少吃点盐可以,可是看管的民团要是天天不吃盐,走路两腿就晃荡了。

胡湘也着急这盐的短缺,按目前的盐的消耗,山上再有一个多月,这盐就吃完了。

前段时间武安传来个好消息,卢田等人从泰山运回了五十斤左右的盐。

目前武安城的盐也不多了,盐也主要供给兵士。

可是现在还不能出击,因为很多条件还不具备。

手榴弹需要的炸药,还不够,至少得制作出三千颗手榴弹的炸药,当然越多越好。

目前的手榴弹炸药填充量是一两左右,这就需要三百斤炸药。

这土法制作硝酸,再和甘油硝化,用水盆浴法制作炸药都比较慢。

其实自从胡湘运来硝石后,就一刻不停的制作了,也幸亏有了这八百斤的硝石,战胜敌人的信心增加了很多,如果不制作手榴弹,单纯靠手枪,夜袭蒙古营地,会出现很多的不确定性。

手枪毕竟射程近,而且威力不大,三十到四十米手枪子弹精度就不好保证了,而且手榴弹都可以扔到三十米外。

蒙古鞑子可以失败了,回去休整几年,还能在卷土重来,但武安目前经不起一次失败,因为一次失败就很可能是灭亡的。

相对炸药,手榴弹壳比较好铸造,都是用的铸铁,加上炸药,重量也就一斤多点。

也幸亏蒙古鞑子没有让清乐军攻城,因为守城的手榴弹和震天雷也不多,以前的震天雷里面的炸药都取出来了,作为火箭弹的炸药了,所以每制作一批都手榴弹,都秘密的运到武安城了,现在武安城有一千多颗手榴弹了。

守城要是有了手榴弹就不怕清乐军攻城了。

现在手榴弹壳体铸造数千颗了,只要炸药制作出来,就可以填充了。

虽然工匠在加紧生产,可是家眷们整天无所事事了,胡湘想,这棉花还不多,要是棉花多了,就可以让这些家眷的纺纱了,可比她们天天打麻将浪费时间好多了。

自从胡湘发明了麻将,这各家的老太太和夫人们都痴迷打麻将了。

想到棉花,胡湘想,应该把棉花种子给山里的百姓些,让他们在山里的坡地种棉花,毕竟这平原地带,实在是不安全,蒙古鞑子不知道啥时候来。

因为棉花耽误播种,就一年时间白费了。

现在无烟火药研制出来了,这可比黑火药好多了。

这无烟火药的研发,也是充满了曲折,胡湘和胡亮交谈后,了解到了无烟火药的研发过程。

先说下,它最后的成功工艺。

第一步先把棉花脱脂,就是把棉花放在火碱(氢氧化钠溶液)溶液里面蒸煮,捞出后,在用清水清洗,彻底把残留碱液清除,在嗮干得到脱脂棉。

把脱脂棉浸入浓混酸(硝酸和硫酸的混合溶液)得到了强火棉,然后把强火棉磨碎,在用清水清洗干净(消除里面的残酸),然后在干燥,得到合格的强火棉,外观呈微黄色棉絮状,但强火棉不溶于酒精(强火棉溶于酯、丙酮等有机溶剂),没法加工成火药颗粒状。

把脱脂棉浸入稀混酸(硝酸和硫酸的混合溶液)得到了弱火棉(也叫胶棉),然后把弱火棉磨碎,在用清水清洗干净(消除里面的残酸),然后在干燥,得到合格的弱火棉,弱火棉溶于酒精。

然后把强火棉和弱火棉安装一定比例和酒精,乙醚溶液混合,然后搅拌,成面团状,然后把它们压成面片状态,先切成面条状,在切碎成一小段,成药片状,就成了基本合格的发射药了。

硝化棉经过胶化,压片,质地就比较微密了,遇到高压火焰,就可以沿着药片由表面向内部燃烧。

得到这些成功的工艺,胡亮他们实验了几百次的实验,也就是胡湘告诉他,这个火药肯定能行,而且比黑火药好,他们才不断的,一遍遍实验下去。

刚开始制作的火药,有时候温度一高,就爆燃了,还有的点不燃,有的点燃了,威力也不大,还不如黑火药。

棉花的脱脂,一直不知道,制作的无烟火药,特别容易爆燃,胡湘想到,这棉花里面也应该有别的物质,胡湘想到后世用过的棉签,消毒棉球,都是经过脱脂处理的,于是用碱液清洗里面的杂质。果然经过碱液清洗后棉花特别好,而且比不经过处理的棉花更吸水。

胡湘后来用脱脂棉,制作消毒棉签了,而且还可以制作卫生巾,给卢敏用。

这种土法制作无烟火药,在抗战时期,根据也生产过。

在山西省科协组织力量编写的《100个山西红色科技故事》一书,第四十二故事,就有介绍,原文如下:

“1940年百团大战后,国民党政府停止了对我军弹药的供给,彭德怀副总司令指示军工部尽快制造无烟火药,首先把枪弹发射药制造出来,做到复装枪弹火药自给。枪弹发射药是无烟火药的一种。

“白英当时对制造无烟火药也是外行,经查阅职工档案,他发现军工部有几名懂得无烟火药制造的同志,其中有在高等技术学校化学系毕业的王锡嘏,有曾在太原火药厂工作多年的王化南等人。通过向他们学习,共同研究,确定从试制硫酸入手·······

········

在制造出硫酸的基础上,1943年9月,他们的化工厂在几间废弃的破房里,以棉花和硫酸为原料,用大铁锅脱脂、陶瓷缸硝化、石磨碾棉粉、土炕当烘干机、面杖当碾压辊、剪刀代替切片机等土办法,制造出了首批硝化棉发射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