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 > 第18章 火铳问世

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 第18章 火铳问世

作者:我爱左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22 20:46:40

过了几日,炼丹房已经开始上梁了,有个仆人来告知,大少爷说铁管已经打造好了,请三少爷去铁场,于是胡湘和李岩赶往铁场。

不一会来到铁场,老铁匠鲁成把铁管拿过来,打造了两根,两尺左右,(古代3尺为一米,1尺为0.333,或者33.3厘米),口径为0.5寸左右。

“三少爷,铁管打造非常耗时,打造宝刀也没有这费力,费时,”铁匠老鲁对胡湘说道。

胡湘也能想到很费时,都是手工敲打出来的。

铁管制作过程是这样的。

铁管是先把熟铁棍打造成长铁片,后置于锻铁炉上加热,直到其红热便于加工为止。然后准备一个U形的金属模具,以用来加工枪管。把已经红热的铁板放在模型之上,然后不断的敲打中间部位,然后铁板的中部会因为模具的关系,而被架空的,当铁锤打击这个部位,铁板就会逐渐下陷。

敲打铁板的锤子是个球面锤,带有球面的锤子不断敲打铁板与模具凌空的地方,铁板很快向内弯曲。熟铁在脱离高热的热源后,很快温度就会降至室温,所以需要不断的加热→捶打→加热→捶打,这是一个非常耗费体力的活。

经过几次捶打的铁板慢慢的变成了U形,但还需要继续之前的操作。在捶打的过程中,要随时改变铁板和模具的位置,时刻调整铁板的受力面。之后经过不断地捶打,铁板的两侧很快就会合拢,有了一点铁管的雏形。

经过不断的敲打,铁管终于成形,接下来需要往已经成形的铁管里插入一根粗细均匀的圆铁棒,铁棒的粗细决定口径。

接着重复之前的操作,不断的加热→捶打→加热→捶打,逐渐的使铁管上合拢的痕迹消失。

这个时候就不能再继续使用原本的球面锤了,得用上凹面锤了,这个凹面锤起到的作用和模具相同,需要不断地变换位置,让大锤不断的敲打,使铁管逐渐成形。

在经过长时间的捶打,铁管原本重合的边缘缝隙已经不见了,大小和厚度也达到了设计。

这两个铁管打造还算可以,在目前这个手工条件下,看来老鲁铁匠,在目前这个时代还是技艺高超的。

“三弟,来了,”大哥胡义走了过来,又说道“三弟,你说个那炼铁法,炼出来的铁真是坚硬无比,无需锻打就已经是钢了,如果此铁打造兵刃,则能打造出宝刀,”。

“大哥,也可将该铁打造各种锉刀,可以打磨制作精巧部件,”胡湘说道。

“三少爷说的对,如果铁匠有了坚硬的锉刀,就能制造各种精巧部件,三少爷说的铁齿轮,和轴承,到现在都打造不好,齿轮也比较粗糙,啮合不好,就是没有精打磨的锉刀呀,”老铁匠鲁成说道。

“三弟,铁管已经打造好,试试你说的火器吧,”大哥胡义说道。

“好的,大哥,”胡湘说道。

于是,胡湘,大哥胡义,李岩道长,和铁匠鲁成,带着铁管来到空旷场地。

现在胡湘也不知道多少火药合适,多了怕把铁管炸膛,少了,怕发挥不出来威力,想了想既然是无烟火药子弹取代黑火药子弹,无烟火药比黑火药威力大,子弹的大小胡湘在后世的影视剧见过,那就用子弹大小的火药量,应该不会把铁管炸膛。

于是胡湘用纸卷了子弹大小的卷,把火药放进纸卷里,作为容量器,把火药倒放进去,又把纸包裹一个铅球放进去,然后用了铁棍伸进铁管压了压火药。

火药是阿贵在胡府配置好的。

弄好后,胡湘让人把铁管固定到木头架上,在木架40步左右,安放一个胸盔甲。

“我来点燃,”李岩自告奋勇道。

毕竟是第一次试验,不知道啥情况,火药导火索做的很长,一端通火门,一端垂落。

李岩拿着一个香头,触向引线。

看得出李岩很慌张,毕竟在泰山见识过黑火药爆炸威力。

火药绳一燃烧就扭头大步走,没有跑起来,估计是顾及脸面。

只听见“砰”的一声。

一团白烟从铁管喷出,众人的心都震了一下,走到胸甲前,铅珠已经穿透胸甲。

众人都很震惊。

李岩脸上微微泛红,要是早知道铁管不爆炸,就不应该慌张了。

估计众人已经看到自己的慌张状态了,毕竟有几次香火头还没有碰到引线,手就缩回去了。

“火器,如此厉害,老朽几日劳累也值得了,三少爷,该火器用在守城上,可比弓弩威力大多了。”老铁匠鲁成说道。

“三弟,如果让老二的团练军用到此火器,那战力就倍增了。”大哥说道。

“该火器是厉害,如何方便使用呢?”胡湘说道。

“可将该铁管固定在一个木托上,这样就可以手持了,发射时候可以对准敌人,”李道长说道。

“李道长真是高见,”胡湘说道。

其实,做为后世的人,胡湘对火器发展史还是了解的,但如果上来就指导怎么做,或者说下一步怎么做,也不符合以前的胡湘了,看来只能指导提示他们了。

“该火器手持时候,需要两手紧握,点燃火器引线就需要另外一个人点燃了,这样需要两个人配合,不像弓箭手,一个人就可以射箭了,”大哥胡义说道。

“老鲁,我们生火时候,都是用遂石,击打铁砧,能不能在铁管后面火门处安置一个铁砧,做一个消息机关,触动机关时候,让遂石击打铁砧,让火星引燃火门引线,”胡湘说道。

“三少爷,此法甚妙,如果能设计这样巧妙机关,把火药点燃,那火器发射就方便多了,老朽要好好想想,”铁匠鲁成说道。

其实胡湘说的就是燧发枪的扳机和击锤机构,其实该机构并不复杂。

现在这个时代还没有弹簧,弹簧通过压缩可以提供动能。

但也可以用钢片弯曲提供动能,钢片,棘轮,和击锤连动在一起,击锤往回拉时候,棘轮联动,钢片受力弯曲,扳机卡住棘轮,钢片不能复位,在扣动扳机时候,钢片复位,提供动能连动击锤,击向铁砧,冒出火星,引燃引线,则火药发射。

其实早期的燧发枪都是弯曲的钢片提供的击发动能。

火铳发明了,后来是火绳枪,中间有近百年,才进步到燧发枪,作为后世胡湘可不想,可以跳跃着让火器进步了,其实很简单,只是人不朝那想。

这个时代已经能制作各种弓弩了,《武经总要》就介绍了各种各样的弓弩,老铁匠应该能想到制作之法,如果想不起来,胡湘就给个提示。

“弓受力弯曲,精钢片也可以,机关卡住,触动机关,精钢片复原,”李岩道长说道。

“老朽心中有数了,李道长的话让老朽心豁然明亮,难道李道长做过消息机关,”铁匠鲁成说道。

“贫道,曾读过鲁班的机关消息,皮毛而已,”李岩说道。

“我们商议下,可以用木头刻个模型,在模型上探究,然后按模型打造,则可早日成功,”胡湘说道

“三弟说的是,”大哥胡义说道。

其实胡湘说的先做模型,在古代铸造已经很普遍了。

鲁铁匠、李岩道长、胡湘、胡义开始用木头制作模型,研究击发机构。

这样众人研究,想法互相激发,则能更快研究出来。

在古代研发还都是靠个人的才艺发明,很多人发明了技艺也不会外传的。

而且只传给自己的儿子,要不在后世经常流行祖传配方,祖传技艺,很少有人把配方公开出来,这也是导致发明缓慢的原因。

这也不能怪古人,现在人不也是这样的,国家和国家也是这样的。没有一个把研究的技术无偿公着与众。

当然燧发枪研究出来了,那也是必须保密的,这个不用胡湘说,胡家铁匠在大哥管辖下,很多炼铁工艺法,都不允许外传的,外传了,胡家的惩罚措施很严厉的,那是胡家吃饭的家伙。

古代也经常这样说,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

四人聚在一起商议,讨论,在胡湘有目的的引导下,很快就完善了击发机构。

大哥胡义于是叫鲁成带领铁匠们打造击发机构,铁管也继续打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