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 > 第160章 积少成多

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 第160章 积少成多

作者:我爱左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22 20:46:40

胡湘和卢敏在武安呆了三天,便回大名府卢家了,按照风俗结婚后三天要回门。

现在胡湘的随从人员,一般都是阿贵和四名特战队员,卢敏是小莹和两名丫鬟。这些人都是胡湘和卢敏的贴身保卫人员。

回到卢家后,卢家举行了家宴。

胡湘也让卢父给大名府尹完颜飞说说情,武安的税赋要宽限时日。

卢父知道武安的税赋数量后,也感到高,这样的税赋必然导致武安百姓生活困苦,丰收年,也是饿肚子。农民的粮食不是仅仅满足一年的口粮,也要为下年的天灾**储备粮食,谁能保证下一年还是丰收年。

晚上时候,胡湘回到武安馆,和李岩谈最近的工作情况。

李岩告诉胡湘那个王道士,已经安排去北方了,王道士懂得医术,不会随便被当做奸细抓起来杀了,毕竟是有真才实学的,一般的奸细做不来的。

“趁着今年的粮食丰收,粮食价格低,我们还是要秘密大量的购买粮食,”胡湘说道。

目前胡家供养的人员,三千六百多人,一年粮食需求也要百万斤以上,因为古代没有副食,主食吃的特别多,平均每人每日需要一斤粮食,要都是干活的劳力,这一斤都不够吃,每天得饿肚子,长期都会营养不良。

目前武安县农民手里的夏粮,都已经被胡家收购很多了。

后世胡湘看过一个记录二战伙食片段,

当时日本人伙食是:小麦:210克大米:660克干菜:120克鲜肉:210克蔬菜:600克盐:5克味增:75克酱油:0.08克茶叶:3克砂糖:20克清酒0.4升或甜食120克

**的伙食标准是:1935年,国民政府军政部制定了一份陆军的战时伙食标准:每人每天大米1.5斤,罐头肉4两、干菜2两、咸菜2两、食盐3钱、酱油4钱。

八路军的伙食标准:根据1944年9月19日晋绥边区行政公署颁发的供给标准,当时八路军的交通员、战士每天可以得到小米1斤8两,每人每月可以还得到大灶肉2斤,油15两,盐1斤,菜45斤,炭45斤(烧木炭者加倍)。

国民党和八路军伙食是满足士兵的最低伙食要求,其实实际供给都达不到,八路军军更是逮到啥就吃啥,导致中国的士兵普遍营养不良,瘦的如皮包骨头,和日本人拼刺刀拼不过。

“今年武安的赋税数量,我也知道了,这不是官逼民反吗!”李岩也气愤道。

“凡事我们都要按最坏的打算,要是蒙古鞑子在大规模的入侵,我们的粮草必须充足,”胡湘道。

“我安排出去的人,都报告说各地的关卡,卡的比较严,尤其是粮食,都禁止外运,”李岩说道。

胡湘也知道,府衙也让武安县设立关卡,不让粮食随便流通了。

“我们得想办法,没有足够的粮食,这吸引人口的计划,就得停止,今年的赋税就是一粒都不上交,都不够目前我们招纳的人,他们的口粮的,”胡湘道。

“胡管家对我说,目前武安的石碳产量比以前多了几倍,可以有多余的煤外卖了,那运煤,和运输石灰的马车返回武安的时候,可以携带些黑豆(古代一般作为精料喂马,人一般不吃),如果每次携带些近百斤马料豆,关卡应该不会卡,”李岩说道。

“这也是个办法,黑豆虽然没有黄豆好吃,但也是粮食,总比没有的强,”胡湘说道。

现在煤炭产量增加,应该是胡湘改进了煤矿的排风,和照明,挖煤效率比以前提高了点。

在有两个月冬天了,这大名府也需要大量的煤炭取暖,如果能解决马匹的饲料,也算为武安节省了粮食,当然也可以在黑豆里面掺黄豆。

按大名府煤炭消耗量,每年也需要几百万斤,不过大名府的煤炭以前可不是武安供应的,磁州也产煤,而且那里的煤据说比武安的还好开采,也就是后世着名的峰峰煤矿。

当然,胡家卖煤也不只卖到大名府,大名府周边县城都可以,不能老在一个地方买马料豆。

一车煤是六百斤,要是能卖个二三百车,也能得到几万斤的粮食,当然胡湘可没想靠卖煤挣钱,一车不会装很多煤的,那样马匹消耗的粮食就多了,还有胡家也没有那么多煤可卖。

“目前先靠这个给武安增加点粮食,我在想想别的办法,”李岩说道。

“嗯,能利用的,都利用起来,以后任何人来往武安都不能空手回去,都多少携带点粮食,”胡湘说道。

其实古代骑马,都会在马背携带了马料豆,不能让马老吃草,不然马匹会瘦下来,就跑不动了。

人们很早就发现,牲畜在吃了黑豆以后毛发光亮,身体强壮,干活有劲。

武安和大名府之间来往人员,平时每个月都四五十人次,要是每匹马每人携带十五斤,一年下来也有近万斤粮食,任何事情不要只看西瓜,芝麻多了也能累计成西瓜。

就好比目前的硝石,也都是蚂蚁搬家似的积累的,年初到现在获得数量有六百多斤了。

胡湘和李岩又聊了会。

李岩说,通过他分散出去的人员,这些人也招募人员,现在有二百多人了,这还是控制招纳,不然会更多。

胡湘也知道,毕竟江湖艺人,过街郎中,在这个社会都是弱者,谁不想找个互助的靠山。在他们遇到困难有个行会能帮助他们。当然也不能来者不拒,毕竟也有劣迹斑斑的邪恶江湖人。

“我们在临安邓家金银铺,目前账上银两都有十几万了,要是能运回来就好了,”李岩说道。

镜子在临安获利巨大,不过都是会子,这会子到北方就是废纸。

“我们得寻找合适的人和蒲寿庚联系了,要是能把硝石走私些过来就好了,”胡湘说道。

“只要运到胶州,就可以了,现在胶州在李全的控制下,”李岩说道。

“你说林管家怎么样,”胡湘想起卢家管家。

“林管家,这个人既精明,又稳重,我都自叹不如,他要是能去,当然是最好了,”李岩说道。

其实寻找合适的人主要是忠诚,那可是十几万的银两归他随意支配的,这笔巨大财富难免有人禁不起诱惑。

“呵呵!道长过谦了,”胡湘笑说道。

“不是过谦,我和他接触过很多次了,也在一起喝酒过,”李岩说道。

李岩说的也对,其实能在一个大户人家做管家,都是精明的人。

听卢敏说,林管家在卢家当了十几年的管家了,卢明和卢敏都还小的时候,是他协助卢父把卢家的家业发展壮大的。

和李岩谈完,胡湘便休息了,卢敏怎么没有来武安馆,现在都结婚了,又不用避讳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