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讨封失败,黄仙姑她魂穿70了! > 第453章 罗浮山下的石桥村,自梳女鲍婆婆。

这个黑猫十分的狡猾警惕,感觉它一直在兜圈子,奔跑的速度极快,要不是四娘用神识将其锁定,恐怕早就跟丢了。

片刻后四娘来到了罗浮山脚下一个小村子,这里小桥流水古树参天,村落保留了大量明清时期的古老建筑。不像后世搞旅游开发搞的乌烟瘴气的,完全失去了田园纯真的感觉,变得十分的商业化。

村口的石碑写着这个村子名叫石桥村,因为村口那个石拱桥而得名,据说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小黑猫叼着茶壶在屋顶的青石瓦片上跳跃穿行,而四娘则是不急不缓的漫步在青石小路上,感受石桥村的烟火气。

这里的村民富足安康,每个人脸上都挂着从容安逸的笑脸,不像后世的人浮躁急切疲于奔命,每天忙忙碌碌的连欣赏周遭风景的时间都没有。

玩耍的孩童好奇看着这个如天仙似的女人,门口晒太阳的土狗打着哈欠,眼神警惕的看着这个误入石桥村的客人。

四娘笑着跟小孩们打招呼,她从百宝袋内取出一些水果糖分发给孩子们,看到他们灿烂的笑脸,就连四娘的心情也不自觉的变好了,果然小孩子不吵不闹的时候都是招人稀罕的小天使。

可能是四娘释放的善意让门口的土狗放松戒备,它起身对着四娘摇尾巴似乎在打招呼问好。

四娘询问小女孩:“前面拐角处住的是谁啊?”

“那是鲍阿婆家,她是一个怪婆婆。”

小女孩长得跟福娃似的,声音软软的十分好听。这种带着方言的口音十分的有烟火气。

孩子们口中的怪婆婆姓鲍,村里都称呼她为鲍婆婆,她无儿无女无亲人,她是一个自梳女。在很久以前一群女人为了不被封建社会压迫选择自梳终生不嫁抱团取暖,她们以姐妹相称相互照顾对方,给予对方最真切的温暖。

四娘可以确定刚刚那只黑猫就是钻进这户人家,轻声敲门,开门是一个梳着盘发老妇,长得面目苍老,但是眼神十分的清亮透净,身上穿着藏青色的盘扣粗布麻衣。她身形消瘦但是脊背挺直。

“小姑娘,你找谁啊?”

鲍婆婆以为四娘找错了地方,她家已经很久很久没有人来拜访了,她都不记得上一次有人来是什么时候了。

“阿婆,我可以进屋坐坐吗?”四娘没明说来这里的目的,她只怕吓到老婆婆,她的身上已经泛着黑气了,用不了多久老婆婆的生命也要走的尽头了。

“进来吧!只要你不嫌弃就好。”

鲍婆婆在前面引路,古旧的院子被打理的十分干净,庭院的玉兰花已经开始凋谢了,地上落了一地的玉兰花。

微风拂来,隐隐的能够嗅到那沁人心脾的玉兰花幽香。这株玉兰树给小院增添了一种别样的美感。

四娘在屋檐下看到了那只黑猫,它正一脸警惕的盯着她,似乎十分的担心她会伤害老婆婆。

屋内的陈设十分的简单,连一样像样的家具都没有。里间就是鲍婆婆睡觉的床,四娘随手施了一个除尘术然后落座。

眼见婆婆想给自己倒茶水,四娘跟她说:“阿婆不用了,我不渴。我就是想问问你,外面那只大黑猫是你养的吗?”

“是我的养的,它都陪了我二十多年了,要不是它我可能活不到现在了。”提到大黑猫的时候鲍婆婆脸上带着笑意,有大黑猫陪着自己,她漫长死寂的生命终于找到了一丝乐趣。

四娘抬眼细看老婆婆的面相,一生凄苦四处飘泊,是一个十足的苦命人。

“阿婆,你怎么一个人住在这里?你的家人呢?”

鲍婆婆叹息一声,那声音充满了悲凉无奈更多的是心酸无人倾诉的苦楚。

“自打我选择当自梳女的那一天,他们就把我抛弃了,我再也没有亲人了。我年少时曾经亲眼看到我的妈妈被爸爸打的头破血流,看到奶奶过大寿却不许上桌。看到女孩在出嫁当天投环自尽,那时的我们是牛马是猪狗,我不过是花钱买卖的玩意。

我不想草率的决定自己的一生,我想要当可以决定自己命运的西关小姐。可惜事与愿违我连去学校的资格都没有。

最后我以死相逼终于如愿的当了自梳女,家族觉得我是耻辱,兄弟觉得我自私只想自己,娘亲一个劲的哭,她说你当了自梳女老了怎么办,你死了只能够当无依无靠的孤魂野鬼,你连祖坟都进不了。

我跟她说,我绝不会后悔了,日后落得何种下场我都认了。”

鲍婆婆在说这些的时候,语气极为的平静,就像在说旁人的事似的。

很难想象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人如何艰难在那个万恶的旧社会活下来,她们付出了太多太多。

“我们自梳女大多生活在一起,互称姐妹互帮互助。我的好姐妹阿兰也成了自梳女,她不想嫁给六十岁的糟老头子当续弦,她不想被父母兄弟卖了换彩礼钱。她是一个爱笑的女孩,长得特别的漂亮,后来被一个乡绅相中了,如果不从了他,他就把我们这些自梳女通通的烧死。那个乡绅背景深厚,我们这些人根本惹不起他。

阿兰为了保护我们选择嫁给了他,当他第七个小老婆。我们两个时常通过扇子上的女书通信。她过的一点都不好,她被大太太联合其他的小老婆变着法折磨着,那个乡绅很快就玩腻了她,又娶了第八个小老婆,她被困在了偌大的宅子里再也没有自由了。”

鲍婆婆口中的女书是以前女人们私密联系的文字,女书写在扇子上刻在竹片上,很少写在纸上,并不是他们不想,而是他们根本无钱买纸张,女书是她们唯一能够与这个世界沟通的方式。

“我最后一次见她的时候,阿兰让我跟她一起逃,逃到没人的地方,只有我们两个人地方。”

四娘猜到这其中一定发生了变故,要不然鲍婆婆也不会孤独一辈子。

约定的日子阿兰没有来,后来我听说乡绅带着一家老小逃到海对面的台岛,自此以后我再也没有阿兰的音讯,不知道她是否还活着,是否记得当初的约定。

看来庭院中那株玉兰树就是阿婆用来怀念曾经的友人阿兰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