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少女前线:141指挥官 > 第889章 跳动

少女前线:141指挥官 第889章 跳动

作者:Caides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2-22 20:09:44

咔~

随着那细微却坚定的声响,陈树生的手指在昏暗的环境中灵活跳跃,如同舞者在无声的舞台上演绎着指尖的芭蕾。子弹,一颗接一颗,精准无误地嵌入弹匣之中,它们不仅仅是金属与火药的结合,更是他即将挥洒在这片战场上的决心与意志。

他特别挑选了一颗燃烧穿甲弹,其独特的红色弹壳在暗淡的光线下显得格外醒目,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毁灭之火。紧随其后的,是三颗泛着冷光的钢芯弹,它们的存在,就像是死神的低语,静静等待着释放的那一刻。至于曳光弹,此刻并不在他的考虑之列,他需要的是更为直接、更为残酷的攻击方式。

燃烧弹,那是一种能够轻易点燃敌人衣物与血肉的恐怖存在,它带来的不仅是火焰的灼烧,更是心灵的震撼与恐惧。

而钢芯弹,这种冷酷无情的弹头,在穿透敌人身体的瞬间,会以一种近乎艺术的方式均匀撕裂并变形,它们在目标的体内沿着弹道翻滚,将弹头的每一分动能都毫无保留地释放给周围的血肉之躯,这种力量的彻底释放,足以将敌人的身体撕扯得支离破碎。

然而,面对眼前这些形如食尸鬼的敌人,陈树生的心中涌动的不仅仅是对武器威力的信赖,更多的是对原始暴力美学的渴望。他想象着,用自己的双手,以最直接的方式,将这些污秽之物的身体彻底撕裂,那是一种近乎野性的呼唤,是对生存与尊严的最直接扞卫。

在这个被死亡阴影笼罩的角落,陈树生的每一个动作,每一次呼吸,都仿佛在向世界宣告:在这片战场上,他不仅是一名战士,更是一位掌握着生死之钥的审判者。

“外骨骼装甲的力量是足够了,但在狭小环境当中还是有些不太够用。”陈树生默默的思考着,之前的战斗之所以拖了那么长的时间,除了封锁通道和自己的一些考量之外,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部分通道实在是有些过于狭窄了。

尤其是通往地面的那部分管道,一个较为健壮的成年人都会感觉到地面入口处的通道很狭窄更何况是穿戴着外骨骼的自己。

不然的话,陈树生就不至于需要通过防空洞才能够从管网系统当中离开了,实在是因为能够供外骨骼装甲离开的出口实在是不太多。

所以如果可以的话,陈树生还是希望外骨骼的体型能够进一步的缩减一下的……当然陈树生也清楚这纯属为难人家工程师,毕竟这套外骨骼原本的装甲基本上都已经被拆卸了下俩,仅剩下一个作为基本动力骨架,能有现在的可靠性已经是工程师们冒着掉头发的风险而努力出来的结果了。

实在是不太敢继续让这些工程师们受罪了,不然的话备受压迫的工程师们就应该造反了。

………………

而就在陈树生这边思索的间隙时,士兵这边也回答了陈树生之前的问题……

“他们的眼神……确实刺伤了我们”回答来自队伍中的一个年轻士兵,他的声音虽略显生涩,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我不能理解……他们为什么要用这样的眼神看着我们。”

之前的交流与沟通,如同春日里细雨润物无声,已悄然化解了陈树生与士兵们之间的那层无形隔阂,使得原本僵硬的气氛变得柔和而富有弹性,对话间也少了许多不必要的棱角。

“能够意识到别人的眼神当中是什么意思并且还能够正式承认,光是这一点就是大部人所不具备的。”陈树生微微点头,目光中闪过一丝赞许,“那么,对于这一幕,你们心中有何感触?又领悟到了什么?”

他的问题仿佛是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了一颗石子,激起一圈圈思考的涟漪。

按照惯例,此刻本应是一段留白,是给士兵们自我反思与沉淀的时间,领导者通常会选择退至一旁,用几句鼓励的话语轻轻拂过,然后静待时间的发酵,让感悟在心中悄然生根发芽。

然而,陈树生却不愿遵循这样的常规路径,他的心中燃烧着一种迫切,一种想要即刻点燃士兵们内心火焰的渴望。

人最为强大的动力,往往源自内心深处那两种最为原始而深刻的情感——**与羞耻。

这两种情感,如同潜藏在人性深渊中的猛兽,一旦被唤醒,便能激发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力量与坚持不懈的意志。

陈树生深知这一点。

此刻,他目光如炬,扫视着眼前这些疲惫却坚毅的脸庞。

他此时此刻的任务,就是要点燃这些士兵心中那即将熄灭的火焰,让他们为了心中的**与羞耻,再次焕发出战斗的光芒。

“你们被他们的眼神给刺伤了?”陈树生缓缓问道,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每个字都蕴含着不容忽视的重量。这句话如同一把锐利的匕首,轻轻却坚决地划开了众人心中尚未愈合的伤口。那是一种既微妙又残酷的揭伤疤过程,让士兵们不自觉地皱起了眉头,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愿回首的痛苦。

这些士兵原本坚毅的面孔,此刻因为陈树生的话语而变得有些阴沉。他们的眼神彼此交错,仿佛在寻找某种安慰,但却始终无法摆脱那份沉重的压迫感。每个人的内心深处,仿佛被那句话深深地刺痛,像是往日的记忆被强行拉扯出来,一股难以言喻的刺痛感在胸口弥漫开来。

然而,陈树生的话语并未因此停歇,他以一种近乎残酷的直觉,将众人试图深埋的记忆硬生生地拽回了现实的光天化日之下。他目光如炬,仿佛要穿透每个人的内心,直视他们最脆弱的地方。

这不仅仅是一种询问,更像是一种无情的揭露,将那些被刻意回避的细节一一曝光。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尴尬与羞辱,那种感觉就像是被迫站在众目睽睽之下,被人窥探内心最隐秘的角落。

这些细节,他们曾与叶菲姆私下分享,也在战壕的深夜与长官和战友们窃窃私语。那些夜晚,篝火的微光映照在他们的脸上,脸色晦暗不明,眼中闪烁着难以言明的复杂情感。然而,唯独在面对陈树生时,这些话语像是被无形的锁链紧紧束缚,无法挣脱,也无法倾诉。尽管之前的交谈已悄然融化了彼此间的一些冰霜,但在众人心中,陈树生仍旧是那个难以彻底接纳的外人。

面对这样一个外人,那些深藏于心的羞耻与脆弱,自然而然地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不愿轻易展露。那道防线像是堡垒,守护着他们最不愿让人触及的伤痛与脆弱。每一次陈树生的话语,都仿佛一把无形的锤子,重重敲击在那道防线之上,让他们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迫。

然而,此时此刻,陈树生那不容回避的气势,就如同夏日午后的烈日,炽热而强烈,让人无法直视,更无法抗拒。

他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仿佛带着无形的力量,将士兵们心中那份想要藏匿、想要逃避的羞耻心,无情地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无处遁形。

奇异的是,面对如此**裸的揭露,士兵们的心中并未涌起预期的愤怒或反抗。相反,他们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压迫感,那是一种源自陈树生内心深处、无法言喻的威严与力量。他的威严不是来自于职位或权力,而是来自于那种无形的气场,来自于他对真相的无畏与对他们灵魂的直视。

在他的注视下,反抗的念头似乎变得渺小而无力,他们的心中更多的是一种莫名的敬畏,以及对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一切的深深期待。那种期待像是压抑已久的火焰,被陈树生点燃,逐渐在他们的胸口蔓延开来,化作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因为,他们能够感受得到……陈树生是来做出一些改变的,虽然没有任何的证据,但他们就是有这样的感觉。这种感觉像是暴风雨来临前的那股肃杀之气,令人不安却又充满期待。他们明白,这个男人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决定,都将深刻地影响他们未来的命运。

空气中,紧张的气氛愈发浓烈,仿佛下一秒就会爆发出什么。

他们等待着,等待着那个未知的变革,而他们也知道,无论接下来发生什么,他们的内心早已不再平静。

他们心中已然种下了变革的种子,而他们,也将在这场风暴中迎接全新的命运。

“为什么他们会害怕我们?为什么要用那种充满畏惧与排斥的眼神看待我们……难道他们不明白,我们来到这里,是为了保护他们,是为了守护这片土地的安宁吗?!”终于,一位士兵忍不住内心的压抑,将他心中积蓄已久的疑惑与不满大声喊了出来。声音中夹杂着几分自暴自弃的无奈与悲凉,如同一股汹涌的洪流,突然冲破了他内心的堤坝。

这句话就像是一块巨石投入了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了层层波澜。那些原本掩藏在士兵心底的情感和思绪,在这一刻被点燃、激发,开始在他们心中掀起阵阵波澜。每一个士兵都不由得低下头,眼神游移不定,他们的心中仿佛有一道无法言喻的伤痕在隐隐作痛。

紧接着,班长的严厉训斥如同雷鸣般炸响在耳边,“闭嘴!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他的声音充满了威严,试图将这股突如其来的“叛乱”思潮扼杀在摇篮之中。他的语气冰冷而坚定,带着一种无法抗拒的命令感,仿佛要将这片混乱的情绪强行压制下去。然而,尽管他的声音在耳边轰鸣,却无法真正熄灭士兵们心中那熊熊燃烧的疑惑与不安。

这训斥更像是一个闸口的开关,一旦被触动,便再也无法轻易关闭。士兵们的表面虽然依然保持着沉默,但内心的思绪却如同被春风拂过的野草,开始肆意生长,蔓延开来。那份沉重的压抑感逐渐变得难以忍受,仿佛他们的胸口被无形的重担压得喘不过气来。

他们并非没有察觉到自己与民众之间的微妙隔阂,那种冷漠的眼神和闪避的目光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他们自己身份的特殊与孤独。然而,这种思考与复杂的情感却被深深地压抑在心底,无法言说,也无人倾听。那种感受如同被厚重石板封存的泉眼,泉水在石板下不断涌动,却无法喷涌而出。

在军队的世界里,一个“完美”的士兵并不需要拥有超凡的智慧或独到的见解,他只需是一架精准执行的机器,能够毫不动摇地遵循每一条命令,将上级的意志转化为行动的力量。

其他的,诸如个人的情感、对世界的思考,虽不被明文禁止,但也绝不是被鼓励的方向。

这种要求让他们变得如同机器一般,行事冷静而精准,却也因此失去了某种与生俱来的温情与人性。

班长深知这一点,他努力维持着这种微妙的平衡,希望士兵们能保持一种近乎冷漠的专业性,不要过多地思考,更不要与队伍之外的人产生共情。

班长的脸上写满了岁月留下的痕迹,那双充满经验的眼睛里闪烁着冷静与坚毅。他看着士兵们,有一瞬间,他似乎也看到了自己过去的影子,那个曾经充满理想与激情的年轻人,如今早已被岁月打磨得如同一块冰冷的石头。

在军队的逻辑里,与民众共情,或是让个人情绪影响到执行任务时的冷静与判断,被视为最大的忌讳,是一条虽未明文书写,却无人敢轻易跨越的红线。

这样的规定,虽看似无情,却也是军队维持纪律与战斗力的基石。

战场上,他们面对的不是普通人,而是随时可能夺去他们生命的敌人,这一点,让他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不能有丝毫的情感动摇。

然而,在这冰冷的规则之下,士兵们内心的挣扎与困惑,却如同暗流涌动,不为人知。

他们的内心深处,总有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在蠢蠢欲动。或许是对自己行为的质疑,或许是对民众的不解,甚至是对这场战争本身的无力感,这些情感在他们心中交织成网,时刻折磨着他们的精神。

每当夜深人静之时,士兵们躺在战壕里,望着头顶那片被硝烟遮蔽的夜空,心中的疑惑与矛盾便愈发清晰。

他们在执行任务时毫不迟疑,动作精准而果断,但在这片短暂的宁静中,他们的心灵却不再平静,思绪如潮水般涌来,淹没了他们原本冷漠的面具。

这一夜,士兵们内心的涌动愈发激烈,他们明白,内心的冲突无法轻易平息,而这场沉默的反抗也不会就此结束。他们在等待,等待一个契机,一个能够让他们重新找回内心平衡的契机。这个契机,或许是某个领导者的一句鼓励,或许是某个任务的成功完成,亦或许是某个平凡而温暖的瞬间。

班长站在他们面前,注视着这些内心满是挣扎的士兵们。他深知他们的困惑与痛苦,也明白这些情感是无法被简单压制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