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少女前线:141指挥官 > 第795章 今非昔比

少女前线:141指挥官 第795章 今非昔比

作者:Caides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2-22 20:09:44

“毕竟,当年三十六旅面临的情况的确可比现在严峻许多,”他回忆道,声音沙哑而有力,“那时候光是人质的数量就不是一个量级的。”他的眼光好像穿越了时间,回到了那些炮火连天的硝烟弥漫的日子。

叶菲姆摸了摸自己的后脑勺,深感岁月的侵蚀。随着年龄的增长,他那曾经茂密的头发如今已大多脱落,后脑勺几乎**。

他有时会在镜子前停留,凝视自己日渐稀疏的发际,思考着这一生的沉重与抉择。头发渐失,仿佛每一丝头发的脱落都伴随着过去战火的回音,倒计时着时间的流逝。“也不知道还能坚持几个年头,”他自嘲地想,“恐怕坚持不到头发变白。”

但在战场上,岁月似乎被无视。踏上战场的士兵,无论年轻或年老,都被平等地对待——战争不曾因任何人而有所留情。

他们一起踏入战场的那一刻起,仿佛就暂停了变老。身体上的疲惫和皱纹无法真实反映他们内心的青春与热血。

叶菲姆曾坚定地从那无情的战场中走下来,但他心知肚明,战争的余毒早晚会找上门来。他的**虽然逃离了硝烟,但他的内心,那颗曾经在炮火中跳动的心,从未真正离开过战场。

每个安静的夜晚,每个平静的瞬间,内心深处的战场依然在咆哮,回荡着枪炮和命令的回声。

毕竟,对于叶菲姆来说,战争从未结束,它只是暂时隐退到他心深处的阴影里,随时可能再次被唤醒。

他的生活,每一天,都是与这些不可见的战斗同行,默默地背负着那份从未离去的重量。

“他们当时其中一个连的连长跟我是同一个军官学院里面出来的。”叶菲姆回忆说,他的声音带有一种不可抑制的苦涩感,仿佛每个字都是从深处挤出来的。

“我们曾经在毕业多年后的一次偶然相聚中,私下复盘过那次行动。根据他复盘的内容……”叶菲姆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

“如果当时不是因为大量的学生家长在绝望和恐慌中闯到校园内,情绪激动地干扰了阿尔法和内卫军的行动。” 叶菲姆摇摇头,声音中充满了无奈与沉痛,“本应是精确快速的标准突击行动,却变成了漫长且混乱的攻坚战。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极大地增加了操作难度,最终导致了难以想象的伤亡。”

话题越发重重地压在叶菲姆的心头,使他不得不再次深深地叹了口气。

他知道,这场操作的失败不仅仅是战术层面的问题,更多的是情感与人性面前的无奈。

在场的每一个士兵,包括他的朋友,第九连的连长,都是专业训练出身,立志保护人民的安全。

然而,无论训练多么严格,面对突变的情况和生命的脆弱,他们也无能为力。

他清楚记得,因为那次行动中造成的人质伤亡过重,连长、三营长以及其他参与行动的武官们都受到了处罚。

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被调离了原先的职务,有的被送往偏远地区,有的则是直接被迫退役。

这一切的一切,在叶菲姆看来都是那么的不公不义,但战争与危机面前的选择从来都没有容易的。

叶菲姆的老友,那位连长,事发后曾多次向他诉说内心的困惑与痛苦,如何在责任和情感之间挣扎,如何面对夜深人静时的自责和悔恨。

而叶菲姆也只能提供他肩膀和安慰,共同承担这段刻骨铭心的历史。

叶菲姆在回忆那次灾难性的冲突时,内心深处充满了深深的冤枉和遗憾。他深知,那次事件中的失败并不能完全归咎于当时的指挥官和高级官员。毕竟,面对的局势远比任何战术手册所描述的要复杂。

那时,行动队伍仅由约一百名精英士兵组成,这本已是一支不可小视的力量。然而,他们面对的是数以千计、怀揣恐惧与怒火的家长群体。这些家长手持各式武器,情绪高涨,愤怒地包围了学校。倘若没有军队及时派出装甲步战车和重机枪团队对情况进行紧急控制,局势早已完全失控。

随着行动的展开,本已紧张的气氛进一步升级。

起初的计划是迅速清除威胁,确保人质安全。然而,恐怖分子的不断变卦加上一位经验不足的谈判专家的误判,使得现场迅速陷入混乱。家长的耐心达到了极限,恐怖分子趁机煽动情绪,场面一发不可收拾。

在一声不明的枪响后,原本应是有序的突击行动转变为全面的攻坚战。特种部队和内卫军不得不采取更激烈的手段介入。所有人,包括焦急万分的家长们,都摒弃了最初的顾忌,纷纷加入了战斗之中。

原本是学习的圣地,学校一瞬间沦为了难以辨认敌我、子弹横飞的战场。恐怖分子巧妙地混在家长群中,抓住机会突然袭击,造成了极大的混乱和破坏。

这种混乱的局面使得行动队伍难以有效控制,一些恐怖分子甚至趁机潜逃至市区,藏匿于各种建筑中。

为了根除这些隐患,军方不得不调遣坦克和更多步战车,对疑似藏有恐怖分子的建筑进行了地毯式的轰炸。

整个市区变成了战场,连带影响扩散至整个城市。直到第二天凌晨,市区的某些角落仍然不时传来零星的枪声,昭示着危机的余波尚未平息。

叶菲姆思考这一切时,心中不禁对陈树生肃然起敬。

在他看来,陈树生对这次行动的策划与执行展现了非凡的指挥才能。

尽管当时的情况复杂,信息泄露的风险无时不在,陈树生却能冷静应对,巧妙安排每一个环节。

陈树生的策略是先行一步,精准有效地封锁了与外界的所有信息流。他不仅命令部队在关键地点搭建起了严密的防线,但更为关键的是,他将警戒线拉得异常远,远超过了标准的安全距离。

这一措施有效阻挡了外部干扰,保持了行动的隐秘性和纯粹性。

此外,陈树生深知医疗支持在危机中的重要性,因此他特别强调了医疗队的配置和反应速度。他确保了所有医疗人员都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到达需要的位置,同时备有充足的医疗资源,包括紧急血浆、药物和先进的医疗设备。

这一准备措施极大地增强了队伍的应急处理能力。

正是因为陈树生这些周到的布置,这次行动与当年的那一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他的精心安排下,整个执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效率得到了显着提升。

操作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被严密计算与控制,从战术布局到资源配置无一不显示出他那近乎完美的战略眼光。

正是这样的决策与执行力,使得整个行动条件比当年优异太多。

这不仅仅是军事行动的胜利,更是一场对细节严密把控的胜利……从这一点上来说叶菲姆就不得不承认,陈树生的指挥能力远在他之上。

他可以是一位完美的连长或者营长或者是一位不错的团长但叶菲姆清楚的很,自己对于战局的把控能力最高也就只是一个团长,在往上高一级别的话……那就不太行了。

指挥作战这种事情,其实不仅仅要看后天的努力同样也看重天赋的……一个连长能同时管理好一百人的吃喝拉撒睡其实就已经别绝大部分的人要强了,毕竟一般人就连一个共同处理工作的小组可能都组织不好领导不好。

自己能指挥一个团……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还是在往自己的脸上贴金。

而如今在此次行动的人员投入方面从整体人数上来说大概有接近半个营,当然这并不是作战人数,毕竟就一整个学校来说战场上的宽度真的容不下一个营完全展开活动,一栋楼最多也就允许一个排在里面战斗。

所以此次行动进入到教学楼当中的突击队员差不多也就是这个人数……但负责的后勤还有后续准备的人数远远不止于此,直接参与到此次行动当中,至少也有百人左右了。

就比如封锁街道还有在校园外建立的封锁阵地,时刻准备的消防还有医疗卫生队,光是这些人的人数就已经超过了半个营,并且更为重要的一点这些人可都不是一个单位甚至不是一个统一的部门。

而作为曾经担任过高级军官的叶菲姆自然清楚非相同单位非相同部分之间的配合调动有多么的困难。

毕竟同一个单位或者同一个部门至少能够保证命令的执行度,同一个单位部门上下的组织程度是不会相差太多的,彼此之间也能够熟悉彼此之间的工作性质双方都能够理解对方的行动,相互之间的沟通都是能够保障的。

但不同单位不同部门之间就不同了……双方的组织度完全就不是一个程度的,对彼此之间的工作也不了解,要是相互配合行动的话彼此之间只能通过上级单位的沟通与协调,双方彼此之间根本就做不到相互沟通,甚至可能还会产生极为不必要的麻烦。

而这也是叶菲姆佩服陈树生的原因……毕竟现在配合他们的医疗卫生队,消防队还有那些负责拉警戒线的警员,跟他们都是完全不同的组织单位和部门。

警员和消防的组织度还行,毕竟现在有相当一部分的警员还有消防员都是退伍士兵转业的,这两个部门的组织度……虽然做不到像军队那般的高效,但最基本的执行力还是有的,就是双方彼此之间可能不太理解对方的工作。

毕竟警队可能会有谈判专家或者会在行动当中怎么保障人质的优先存活甚至可能要保障犯人的生命安全……但军队的行动,在没有限制的情况下为了消灭敌人,军队可不会考虑保障生命财产安全。

要是他们完全放开手脚行动的话,是很有可能引起警员那边的反感的……对方可能不会直接有所表示,但眼神还态度是会变的,甚至有些脾气大的可能会演变为言语上的不屑进而进一步的转变为言语上的冲突。

毕竟自己手底下的这些士兵是什么样子的,叶菲姆还是很清楚的尤其是现在这个状态大家的心里面都憋着一口气等着发泄出去呢。

到时候很有可能会直接从言语上的冲突进一步的失控转变为肢体上的……场面只会越来越失控,双方彼此之间的关系也会极速恶化而更为要命的是这种恶化还是那种不可逆的恶化。

毕竟如果军队当中有两个班的士兵相互骂起来的或者打起来了,那么解决只需要连长出面,在双方共同的见证之下双方相互各打五十大板,在相互之间道歉那么这件事基本上就解决了……虽然可能会因为事情的起因不同而惩罚结果有所不同,但双方无论是谁都不会认为连长的解决是不妥的。

毕竟大家都是听连长,连长的判断也没有失去公平更何况还是在双方的见证之下,谁也不会嘲笑谁……

但如果不是不同的部门之间的冲突,那事情就会变的麻烦了……毕竟双方本就不了解对方,在冲突过后对彼此之间的印象更是会断崖式下跌,双方也很难在彼此之间见证下,认为对方做出的惩罚或者道歉是公平的。

毕竟警员犯错的惩罚往往是停职暂时脱下警服在家接受检查但在军队当中如果是打架这种错误,只要场面没失控情况不严重,那么所面临的错误最多也就是让你训练的时候多跑两圈,更多是体能还有身体上的惩戒。

但你要是让士兵停职将身上的军服全都脱下来试一试……那对于士兵来说就是天塌了般的惩罚,对于极为重视荣誉的士兵来说,这跟直接要他的命没什么区别。

所以双方一旦发生了矛盾那么就基本上没法调和,有上级在从中斡旋也基本上很难弥补……

而也正是因为如此,陈树生的安排就是让双方在配合的同时彼此之间不会有直接的接触,叶菲姆所率领的士兵枪口对着敌人,毕竟跟敌人他们基本上不需要任何的沟通,而鲍里斯队长所率领的警员则是站在警戒线那边面向居民和民众。

毕竟警员也都是直接生活在本地的跟城市当中的居民也很熟悉,由他们来跟市民们交流也能够最大程度的安抚居民的情绪并且同时还尽可能地争取到市民的信任。

毕竟当年,市民家长们失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市民对军队不够信任……要是足够信任的话,当年也不至于直接端着枪往校园冲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