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量子血灵珠传奇 > 第280章 冥界阴禽

量子血灵珠传奇 第280章 冥界阴禽

作者:张其金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5-02-16 23:41:18

张其金在读《明史》的时候就知道,按照当时大明王朝的考试规定,整个考场都是封闭的,怎么会出现一只那么奇怪的鸟,而且还有意向刘养正的试卷上拉屎。

刘养正也对于这种奇异之事非常的百思不得其解,他总觉得发生这样的事,莫非有人暗算他,所以他一直想揭开这件事迷底。

发生这样的事,落榜后的刘养正心里可是窝火极了,如果不是他心里力量强大,他早就自杀了,即使没有像发生自杀这样的事,但刘养正是不弄个明白,他是不罢休的。

刘养正在考试结束后,他迟迟没有离开,他在考场附近不断走动,就是想弄清楚那只怪鸟是怎么进入考场的。

像拉屎在刘养正试圈上的怪鸟,是他一生从未见过的,他也不知道那种鸟叫什么名字,但由于那只鸟毁了他的一生,他怎能忘记得了,只要他再见到那只把他害惨了的鸟,他一定能够认得出来。

但是,当刘养正一认出那只怪鸟,他当即就晕了过去,要不是有人用尿把他泼醒,他可能也能就这样被气得去向阎王报道了。

刘养正被尿激醒来的时候,他的双眼就直勾勾地望着那只怪鸟。他真的搞不明白,就这样一只不能飞也不能动的怪鸟,竟然能够毁了他的一生。

此时的那只怪鸟,即不是飞着的,也不是活着的,更不是站在什么树上的,而是挂在考场的屋子里的墙壁上的一副画上,这幅画就是宋代画师李迪画的《雪树寒禽图》。

这幅图上画的正是一只形状极为怪异的鸟儿。图画中的那只鸟儿,似鹦鹉而非鹦鹉,似黄鹂而非黄鹂,看颜色花不溜秋,分明是只吉鸟,可是却长着双夜枭才有的凶眼。

对于画中的这只鸟,在大宋王朝的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这样的鸟,而是画师李迪臆想出来的冥界阴禽。

所谓的冥界阴禽,也就是在地狱里才存在的一种死了的以阴灵而存在的一种鸟,就跟我们说一个人死了变成“鬼”一样的人,被称之为冥界阴人。

李迪所画的《雪树寒禽图》中的冥界阴禽,正孤立于枯枝之上,画中所体现出的远方的寒景,虽然被李迪寥寥数笔带过,但却充斥着无尽的苍凉。

就这样一只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鸟,而一个画家画中的鸟,却从李迪画的《雪树寒禽图》中飞了出来,这只鸟飞就飞出来吧,他却偏偏在刘养正的试卷上拉了一泡屎,竟然让苦读诗书的刘养正毁掉了他的一生。

刘养正遇到这样的奇异之事,真像是哑马吃黄莲,有苦难言。他能向谁说,即使是说了,又会有谁信。这就是刘养正的痛苦,也是他无法向别人解释的原因。

就因为这只冥界阴禽的出现,就让这样一个名震天下的神童落了榜,而刘养正只能任由别人讥笑,而自己却连句辩解的话都无从说起。

刘养正在经历了这件事后,他就一直认为一个人的命运早就由上天安排好了,无论自己怎么努力,在决定改变自己命运的关键时刻,总会有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刘养正就认命了,他就有了出家为僧的想法,而且他也付诸行动了。

他认为只有自己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与青灯为伴,通过诵读经书进行忏悔,或许才能化解他由前世所带来的业障。

更重要的是,那时的刘养正,内心已经变得狂躁不已,在他看来,如果他不削发为僧,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不能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迟早有一天他会疯掉的。

发生了这样如此古怪的事,刘养正怎能平静下来,因为这种由上天安排对他进行的残酷打击,他真的无法接受,他总是觉得这都是由于他上辈子所造的孽,才有了考试场中的这种报应,所以他只能削发为僧去忏悔自己了。

在刘养正作出决定后,他就去了一家寺庙,恳求这家寺庙的方丈能够收下他,并为他剃度,以此能够消除心中的业障。

但是,寺庙的老方丈却拒绝了他。

幸好,他在走出寺庙时,刚好遇到了这个寺庙负责戒律的戒律僧,这个戒律僧的人在听了刘养正的来意后,就说替他去说说,也不知戒律僧向方丈说了些什么,刚才还拒绝他的老方丈竟然非常乐意地同意为他剃度,并且还非常高兴地说答应收他为徒,并且还会督促刘养正早晚诵持寺庙规定的功课,以此能够帮他消除心中的业障。

刘养正在方丈决定收他为徒,并剃度后,他真的是有一种感恩戴德的冲动,就在他当日成为寺里的一名和尚后,他就主动要求去打扫寺庙,以此通过自己的亲身劳作来化解内心的狂躁。

可是,当他一天打扫下来,他不仅没有实现他向方丈保持的要将整座寺庙打扫得一尘不染,而结果却是还有一些庭院都没有打扫完,他就已经累得腰酸背痛了。

在他实在是打扫不动了的情况下,他就到佛前上了一炷香,乞求佛祖原谅,因为他实在是打扫不动了。

在拜完佛祖后,他就回去躺在冰冷的硬榻上,开始胡思乱想起来。

就在他越想越难过之时,不料从门里就走进来了几个人,他们蜂涌而上,一起就重重地压在他的身上,未待他反应过来,他的大嘴就被人撬开,一只臭袜子就塞到了他的嘴里,接着就被那些人把双手和双脚都捆了起来,然后送到了一个黑暗无比的密室里。

刘养正身处黑暗无边的密室里,他的内心是极度惊恐的,过了很久,他才看到有一盏灯向他逐渐移近,当那盏灯移近的时候,他才看清楚绑他的都是一群他白天已经见过的和尚,而持灯过来之人正是白天答应收他为徒的老方丈,身后跟着的却是跟他说情的戒律僧。

刘养正听到的都是他们充满恶意的语言,以及老方丈一改白天的慈眉善目,此时显露的却是一张诡诈的嘴脸。

当老方丈走近后,他就说道:“刘养正,看来你上辈子做的恶太多了,哪怕你来寺庙忏悔,也无法让你能够寿终正寝,你魂归地狱后,也不要怪老衲了,何该你命当如此。”

刘养正听了老方丈的话,内心的恐惧愈加强烈了,眼睛睁得大大的,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老方丈或许是看出了刘养正的疑惑,就说道:“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又让我改变主意,那么畅快地答应收你为徒,并亲自为你剃度吗?”

刘养正摇摇头以示自己不知道。

老方丈见刘养正不知道,就阴笑着说道:“因为天亮之后,你就要作为一种祭品举火升天,替生民还愿求雨了。”

在老方丈说话期间,戒律僧就把一盆炭火拿过来放在了刘养正的身边。

刘养正听了老方丈的话和见了戒律僧的举动后,他终于明白了一切,他不得不承认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命啊!

原来这座寺庙,为了替百姓求雨,答应焚烧一个和尚,但是,庙里的和尚们都已经相处很久了,都有了一些感情,当然都舍不得烧掉自己的同伴,正好刘养正就选择来这座庙进行忏悔,于是戒律僧就给老方丈出主意,先收他为徒,并为他剃度,这样,在刘养正成为这座寺庙的和尚后,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把他烧掉了,以此达到火烧一个和尚,并能够替生民还愿的目的了。

在老方丈说完之后,他就带着众人,并让戒律僧端起哪盆炭火,一群人有说有笑地就走了。

在众人消失在密室的尽头时,整个密室又变得黑暗无比,只剩下刘养正了。

这一夜,是刘养正一生中最可怕的日子。

刘养正嘴巴被臭袜子塞住,双脚双手被捆住,躺在冰冷的地上,焦急地等着天亮后被一把火烧掉。

这种被恐惧与绝望所包围,而且等待着走向死亡的黑夜,这是刘养正一生一世也忘不了的。

或许是刘养正在经此一劫后,他的命数发生了改变,就在众人回去之后,密室之中竟然出现了一只大老鼠,竟然来到了刘养正的身边,毫不留地就向他双手啃了起来。

这种痛,疼得刘养正眼泪都出来了,但刘养正却没有什么怨言,他认为这都是他的报应。

很快,这只大老鼠就把刘养正的一只手啃得只剩骨头了,或许是哪只大老鼠啃的时间太长了,它想磨磨牙再继续啃,他就向捆着刘养正的牛皮筯绳啃了起来。

不一会儿,捆着刘养正的牛皮筋就被大老鼠啃断了。

牛皮筯一断,尽管刘养正已经处于疼得快要晕死过去了,但求生的希望还是激发他使出全身的力气一巴掌就把哪只大老鼠扫得滚在了一边,然后他迅速地把嘴里的臭袜子拿了出来,然后把捆住双脚的牛皮筯绳也解开了。

刘养正见有了生下去的希望,他开始思考如何离开这个密室。

却就在此时,他忽然听到外边有叩门之声,他立即竖起耳朵,耳听得是老方丈急匆匆的脚步声,似乎带着一个人又向密室走来。

刘养正来不及多想,就以迅协不及掩耳之势冲向老方丈和哪个人,然后夺门而去。

老方丈和哪个人被撞倒地上,根本没机会阻拦,虽然二人声喊叫,不要让刘养正跑了,但事发突然,而且二还身处密室之中,他们的喊声根本就无人能够听见。

刘养正就这样毫无阻拦地逃出了寺庙,重新获得了自由。

在刘养正逃出寺庙后,他就撒开双腿狂跑了起来,也不知跑了多久,他就来到了一座尼姑庵前,他正发现自己**裸地,早已经一丝不挂了,但此时正好尼姑庵前有一套尼姑穿的衣服,他为了遮羞,其实根本没有其它的选择,他只好把那套衣服穿在了身上。

他刚穿好衣服,才一屁股坐下想喘口气的时候,尼姑庵的门就被打开了,开门的尼姑见一个人男人穿了她们的衣服坐在庵前,就是一顿大叫,很快,尼姑庵里的尼姑听到叫声就拿着扫把棍棒等东西跑了出来,不问青红皂白地对刘养正就是一顿狂打。

刘养正被打得实在受不了了,他又瞅准一个机会跑了,他跑啊跑,又慌不择路地竟然又跑到一个尼姑庵里去了。

还好,此时他看到庵里没有尼姑,于是刘养正就无奈地对自己说道:“这是上天给我的征兆。看起来,我命运的归宿,不是僧院,而是在尼姑庵。”

正当他如此想的时候,不知何时,一群手持棍棒的尼姑已经来到了他的身边,早已经把他包圆围了起来。

接着,又是对他一顿狂打。

这群尼姑在把刘养正打得奄奄一息时,就把他扔到了尼姑庵外,当他醒来的时候,已经是半夜了。

无奈,刘养正只好离开尼姑庵,重返南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